抛开技术是否革新不谈,李安新作尴尬得只能在及格线上下徘徊

豆瓣一刻 豆瓣:深焦 260℃ 评论

抛开技术是否革新不谈,李安新作尴尬得只能在及格线上下徘徊

昨天大家一定已经被安叔的技术革新之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扑街的消息刷爆了社交网络。今天,深焦驻纽约的特约撰稿人Yiwen将通过这篇长评,为我们从技术、剧作和美学角度详细解析安叔这次有些略显尴尬的出手。

似乎自电影诞生之日起,电影技术的革新方向就被一种求真意志所笼罩着。从黑白默片到有声、色彩、3D、IMAX,再联想到这两年炒的火热的VR技术。电影作为人类记录和模仿现实的工具,一直在力求朝向一种更为接近我们现实世界的方向所努力。然而,这种求真方向确实是电影技术的未来吗?从这次安叔新片观众的反响来看,当大家已经习惯了那个每秒二十四帧的“假”的电影世界时,那个更接近“真”的每秒一百二十帧反而变“假”了吗?还是说,电影的魅力从来就与电影技术的求“真”意志无关?我们之所以要走向电影院看电影,难道不就是因为电影是“假”的吗?

在阅读这篇长评之前,我们也奉上了在纽约电影节现场阅片后,深焦其他驻北美作者对这部作品第一时间的观感,以方便我们的读者对这部电影有更多样化、更立体的认识。

120帧太过于高清真实而不太像电影,给人一种tv show的既视感。剧情十分平庸,叙事算是插叙。大部分是在show和之前战争的场景之间cut back and forth,形成强烈对比,但却有些突兀。此片可以看作是安叔实验与检验技术的一部作品,勇气可嘉但除技术方面的其它层面感觉并不太值得讨论。(慕斯小透明,波士顿)

科技也许能模拟出战争的残酷,活生生的杀戮,血仿佛溅在脸上,这种real不可否认能带来共情(坐在我旁边的女士尖叫出声),但这样的共情是短暂肤浅的,没有进一步挖掘,没有更深入的思考,那观众能感受到的也就是两个小时不到的共情。而比肤浅更糟糕的是刻意煽情。(Yang, 纽约)

———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120fps缔造技术电影还是电影技术?

"我该留在电影的(已知)国度里还是走出这个国度?这是一个很难的决定。” 早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以下简称:《比利·林恩》)确立十一月上档之初,李安便对外媒记者这样说过。


抛开技术是否革新不谈,李安新作尴尬得只能在及格线上下徘徊

事实上,自电影诞生一个多世纪以来,不乏有摒弃先前拍摄手法的创新之举出现,然而正当影像表达在叙事层面的不断突破逐渐成为一种美学探索而为影迷们所接受甚至拥护时,电影作为媒介在技术层面的革新之路却似乎走得并不轻松。

无论有否被观众清晰意识到,电影作为一种媒介存在于观众眼里,始终是具有一定“电影感”的。在视觉与听觉的世界,电影也一直有着它不同时期的不同边界。一如在1927年有声电影出现前,电影是理所应当沉默的;1935年彩色片的出现也被指责是剥夺走电影深刻内涵的无效手段,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近几年,《阿凡达》的上映使3D与IMAX技术正式迎来其产业元年,也因此带来诸多对数字电影技术与电影核心价值的争议讨论。如今,120fps高帧数拍摄的出现是否又会将电影带去一个全新的细节时代或写实时代?这次,是李安举着《比利·林恩》作时代的火把为电影科技的未来探了路。


抛开技术是否革新不谈,李安新作尴尬得只能在及格线上下徘徊

即将满六十二岁的导演李安,继2012年首次尝试以数码3D拍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后,决心挖掘数字电影的另一种可能。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李安像极一个赤忱且满怀好奇的孩子。

10月14日,纽约 AMC Lowes 13三楼的影厅,时隔四年,他带着拥有120帧每秒全新技术的新片《比利·林恩》再一次现身纽约电影节特别放映展上,一贯谦逊兼有羞涩地和观众请愿,“请大家给这部电影一个机会,保有一颗开明的心。我们做的还远不够好,希望大家多包容。” 无可否认, 这次由这位华人导演在电影界掀起的风浪,更多是源于一场内外界对电影未来可能性的实验的瞩目。


抛开技术是否革新不谈,李安新作尴尬得只能在及格线上下徘徊

120fps,4K和Real 3D,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些不具生命力的数据叠加在一起究竟会产生怎样的视觉效应,还是难以估量的。直到14日当晚,银幕镜头定格在男主角比利的床侧,他伸手拿起手机的那一秒,观众席里几乎不可抑制地泛起一阵轻叹 “shit” 。这一声惊叹似乎足以窥看这些数据背后的潜在能量了。

传统电影的拍摄通常在24fps左右,即一秒内二十四帧画面来完成拍摄。超出常规五倍的帧数拍摄,意味着不止电影制作层面上的完全革新,更是对观众就电影这一媒介养成的固有视觉习惯的一种打破。在近两小时的观影之中,技术带来的全新观感无时无刻不刺激着黑屋子里一众人群的眼部神经,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因尚未被习惯而不断调动着观众“在看电影”的主观意识:高强度的打光,拟真到有些失真的人物立体感,如舞台般前后分明的层次,因细节不吻合而略显突兀的镜头剪切,演员面部及眼神情绪上的入微捕捉。它们似乎无一不是在向电影自身高喊着,“看,我还有另一种可能呢”。


抛开技术是否革新不谈,李安新作尴尬得只能在及格线上下徘徊

一种全新技术的运用,有他的拥护者自然也有抗议者。不喜欢120fps电影制作的人责备它太像高清电视甚至科学频道的犯罪现场模拟,尤其当角色变成一个个近大远小的立体人偶,过于逼真的场景反成了“电影世界”的假,流畅的超高清呈现剥夺了演员上妆的机会,也剥去了电影在美感上一层神秘的薄纱(好比一张分辨率极高的照片失去胶片照的朦胧美)。不过无论如何,不可否认的是,由120fsp带来的流动细节的最大化将为数字电影开拓一片新的疆土。未来它将被运用在哪块领域,为何种叙事服务尚且未知,但其中有待挖掘的多样化及可能性已可见一斑。

其实,面对这样一部满是革新意义的实验作品,如何评判又不失公允才是真正的难题。面对新技术,接受是假以时日的事;然而面对作品本身,技术也不过是其内涵的一根辅柱,众多基石中的一块罢了。一场实验自有成败之分,李安这次又是否用新技术达到了他所期盼达到的创作诉求且满足了观众呢?


抛开技术是否革新不谈,李安新作尴尬得只能在及格线上下徘徊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很难回答的。

平心而论,就叙事和美学层面上,李安新作《比利·林恩》并非上乘之作,甚至可能还在合格线边缘挣扎。这份平庸背后有来自故事本身的局限,而更多则是由于导演在叙事节奏上的掌控不足以及因此导致的在情感表达上的疲软和俗套。

与许多新式好莱坞剧本相似,由本·芳汀(Ben Fountain)的同名小说改变的《比利·林恩》讲述了一个在主旋律之内,以单元事件为基调的战争英雄与其背后凡人本质的心灵探索类故事。它描绘了19岁德克萨斯州的少年士兵比利·林恩在伊拉克战场上歼灭敌军,险境逃生的一幕被摄影机捕捉后,与战友共同回国接受政府表彰,在感恩节当天的达拉斯橄榄球比赛中场休息时与碧昂斯等娱乐明星同台时所发生内心变化。当比利短暂回到美国,被英雄的光环与荣耀围绕时,他意识到战争与现实在他乡与故乡的意义是大不相同的。他不由开始思考,自己的身份究竟在什么,哪里又是真正有归属感的家园。

当这些思绪拼凑起的士兵比利的成长烦恼被放诸在浸入式数字电影这一全新载体上,以极其逼真的方式推动着观众以求与之共情,效果是不言自明的。几度,特写镜头推到比利与他战友的脸上,年轻的眼睛里写满对周遭环境的不解与怀疑。这样高细节的捕捉带来的情感传递,相比传统24帧每秒的电影拍摄,是更直接也更具象的;却也在很大程度上给演员的表现力再度加重影响而夺走了观众本可被调动的探索欲。

另一方面,影片的摄影在许多场景中(尤其现实线中)使用了浅景深,虚化背景,突出前景再不断换焦的手法,这一手法可能在一定程度对观众实施了保护,以减弱由超高清技术可能带来的视面混乱,但就影片内容本身而言,高景深拍摄可能会提供更大的真实感和震撼。

令人惋惜的是,故事的两条时间线,当下的德州球场与过去的伊拉克战场,彼此穿插闪回叙事之间流露出一种分外唐突的节奏失衡。当观众随着比利的内心视角一次次来到伊战现场,走过相对长的时间轴,场景切换回去,却依旧是在球赛现场的比利身上时,球场的片段显得尤为冗长,像是一寸怎么也扯不开的绒毛线头;而对于伊战经历的过度表达也使得影片在情感累积及最终爆发上失去了本可以达到的力度。


抛开技术是否革新不谈,李安新作尴尬得只能在及格线上下徘徊

诚然我们很难判断在这场技术与表达的微妙较量中,导演李安曾做过怎样弃车保帅的选择。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这依旧是一部值得一看的李安风格电影。自"家庭三部曲"后,李安投身好莱坞制作,以其独有的细腻情感处理及人物内心刻画驾驭了《断背山》《冰风暴》《制造伍斯托克音乐节》以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各类跨文化题材。

历来李安也收获过不少“没有鲜明风格、中西通吃”这样的评价,但事实上作为导演的他在选角和人物情感的处理上也有着自己的持续性和辨识度。与《色,戒》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相类似,《比利·林恩》的主角乔·阿尔文也是由李安一手挖掘和培养的新人演员。乔在《比利·林恩》中饰演内向腼腆又坚强善良的伊战士兵比利一角。在戏中的乔与角色融为一体,表演兼具张力与灵气。这一表现既得益于李安选角的精准,更依靠有李安作为导演在演员培养和调度上日渐深厚的内功。其次,大背景之下对个体人性的考察与把握也是李安擅长并乐忠表现的题材。虽相比起《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主旨的刻画上略显符号化和粗糙,《比利·林恩》还是对战争之下年轻灵魂的迷惘同时不失坚定给出了属于他的细致观察。


抛开技术是否革新不谈,李安新作尴尬得只能在及格线上下徘徊

?? JackRaz

目前《比利·林恩》只有在北京、上海、纽约、洛杉矶与台北五家影院可以做到Real 3D,4K,120fps全规格放映。如果有机会,希望大家都能去影院体验一下最高规格的版本。

是的,每一项全新技术在银幕上的呈现都或多或少会给观众带来被迫接受的压迫感,这大概是源于我们脑海里对传统“电影感”的保护。不过如李安所说的,抱有一颗开明的心,从“看见”到“脑中处理”再到“接受”需要一定时间。当熟悉了一种新的观影体验,也就不会感到那么突兀。另一方面,技术层面的讨论虽为重要,却也不能成为评判一部影片好坏的第一类标杆。前瞻技术的运用是新鲜的,但从来不是影片价值意义上的保护伞。无论时代将走去多远,走向何方,一部优秀的电影的核心还是生长在其价值内涵的表达以及与之相配视听表现力这一根基上。

———

文 | Yiwen(纽约)

编辑 | ESTELLE(杭州)

相关文章:用技术,才能最彻底地掀开自由女神的底裙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抛开技术是否革新不谈,李安新作尴尬得只能在及格线上下徘徊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