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莫名其妙地被骂了,他们到底怎么想的?

知乎日报 京师心理大学堂 139℃ 评论

在网上莫名其妙地被骂了,他们到底怎么想的?

图片:《功夫》

「喷子」的思维是什么样的?

京师心理大学堂,打造最优质的心理科普平台

首先用一句话回答题主的问题: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网络喷子的形成主要基于两种心理学现象,一是去个性化,二是一次性社交情境下的攻击性行为。

首先,去个性化(Deindividualization),指个体浸入群体后个体对群体产生认同,或以群体自居,使个体的个性溶化于群体之中,从而丧失其对其个人身份自我觉察和责任感的过程。在去个性化的过程中,因为不再需要对自己的身份负责,个体的的自省和道德水平出现下降,不再顾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导致冲动、非理智甚至做出反社会行为。匿名性、责任分散(在场人数过多,导致无人认为自己应负主要责任)与过度的外部感官刺激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个体去个性化。其中和网络这个特殊环境最相关的,就是匿名性

去个性化的理论由菲利普·津巴多(即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的设计者与主持人)提出。他设计了两个实验来证明这一理论。在第一个研究中,实验者将被试随机地分为去个性化与个性化两组:去个性化组的外貌会被遮掩起来,并使用数字编号来称呼自己(即外貌与身份上的双重匿名);而个性组使用自己的本名,也不遮掩自己的外貌。两组被试都被要求对两名女性施加电击(被试已经相信被电击的过程十分痛苦),在实验的过程中,两组被试都可以透过单面镜,看到、听到被电击者(被电击者其实是被研究者雇佣的演员,只是表演出很痛苦的样子)。最终结果表明,匿名的去个性组施加电击的时间是个性组的两倍之多。

在第二个研究中,主试安排一群小学生进行了一个特殊的万圣节派对。孩子们在派对上玩各种游戏,赢家可以在结束时得到相应的兑换礼品的代币。游戏有两种,其中一半没有暴力元素,另一半则需要进行肉体上的对抗。整个派对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孩子们照常玩耍;第二个阶段“万圣节的服装送到了”,他们穿上服装(即转化为匿名状态)继续玩游戏;第三个阶段他们被要求脱下万圣节服装,像第一阶段一样继续玩耍。

结果与前一个研究类似:在匿名的第二阶段,无论游戏本身是否含有暴力元素,攻击性行为的数量都比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多了两倍不止——尽管更多的攻击性行为实际上减缓了游戏的进程,导致他们在第二阶段赚到的总代币数反而少于另两个阶段。

匿名所带来的“黑化”现象在现实世界也得到了印证。人类学家约翰·华生对不同部族历史的比较研究发现,有些部族在战争之前会给他们的战士化妆或戴上面具,统一或者掩盖士兵自己的外貌,而有些则不会;分析不同部族在战争中的表现,发现 15 个改变外貌的部族中有 11 个被描述为“毁灭性的”(根据这些战士杀害、虐待、肢解他们的敌人的程度),而 8 个不改变外貌的部族中只有 1 个被如此描述。

由此可以看出,匿名条件导致的去个性化使个体更难自我控制,更加充分地释放了自己内心的“恶”。正所谓: “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由于在网络另一头的人们一般不会知道喷子的真正身份,所以喷子也就失去了自我控制,使用粗鲁的言语攻击、甚至是侮辱和恐吓他人。

(注:关于去个性化的进一步阐述与在不同社会生活领域的体现,建议阅读津巴多教授所著的《路西法效应》。该书综合了津巴多对“人性之恶”的一系列研究,全面系统、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相关理论与事实。)

一次性社交情境下的攻击性行为则涉及到一个在行为科学领域中颇为知名的理论,即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来源于这样一个情境: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情况。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五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实,二者都判刑两年。后进一步被引申为“两个利益相关的人,可以各自选择合作或背叛”的情况。在这一情境下,若两人都选择合作,则两人的总收益最大;若两人都选择背叛,则两人总收益最小;若一人背叛,一人合作,则两人总收益处于中等,但背叛者的个人收益大于选择合作的个人收益,合作者的个人收益小于选择背叛的个人收益。

当参与博弈的双方都只进行一次的时候,最佳的选择是什么呢?分类讨论可以告诉我们答案:1)如果对方选择合作,那么我选择背叛肯定能使我收益最大;2)如果对方选择背叛,那么我也肯定不能当冤大头去选择合作。于是,背叛在此时成了最佳策略。除非参与博弈的双方都不知道最后一次博弈是什么时候,对于理性的经济人来说,永远都应该选择背叛。

但是,当博弈是一个长期的、暂时看不到尽头的过程时,合作便出现了。因为不断的背叛只会导致对方的报复,最终两败俱伤。生活中,长期合作的工作伙伴就可以被视为这样一种“看不到尽头”的博弈,那些选择损人利己、选择背叛的人们虽然可能得到短暂的收益,却最终会因为“人品太差”而被淘汰出局。因此在预期博弈过程会很长的时候,人们会倾向于合作与互利。历史上最富戏剧性的例子是一战时期的圣诞停火事件:1914 年圣诞节,战线两侧的英德士兵在没有指挥官命令的情况下,不但不攻击对方,反而出来相互问候,赠送礼物,交换战俘,甚至举行了足球赛。这是因为两方的士兵都明白:开火对大家都没好处,不如选择“合作”。即使在圣诞节之外的时间,两边的士兵也很有默契地虚放空炮“意思意思”,最后指挥官不得不经常调换战壕里的士兵,才打破了这一局面。

对于网络喷子来说,情况也是如此。在日常生活中,即便不同意他人的意见,为了维持自己的良好形象,为了后续的继续交往,我们反驳时也必须表现的有理有据、冷静客观。可喷子并不需要。在这种一次性的社交中,此刻讨论着同一个问题的网友,转眼就各奔前程,即使表现的素质低下、缺乏理智,也没什么影响。通过“喷人”,喷子成功地发泄了心中的负面情绪,还节省下了用来组织语言逻辑的认知资源(玩过辩论的同学们都知道有理有据地反驳别人是多么劳心劳力的过程)——总而言之,喷子这波不亏。

喜欢玩游戏的人可能会有类似的感觉,就是:尽管都是匿名的网络环境,角色扮演类网游中的低素质行为却比竞技类游戏中的要少。这就是因为尽管都互不相识,但在角色扮演类的网络游戏中,人们的社交行为要更为丰富与频繁,个体会更倾向于一种有利于长期博弈的行为模式。

能够理解,在网络上认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时,却反而招致喷子无脑的抨击是一件令人颇为无奈与感觉无力的是。因为喷子最令人恼火的点之一莫过于:“你简直感觉对方傻气到无法反驳”。但反过来想想,喷子其实是最不具有能力指出你的观点漏洞的人,对于追求真相的人们来说,又何必把精力放在他们身上呢?

参考文献:

1.蒲高兰.(2008)虚拟社区攻击行为的探索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

2.《吉洛维奇社会心理学》[美] Gilovich T.,Keltner D.,& Nesbitt R. E.著,周晓红,秦晨 等 译.

3.Zimbardo P. G.(1995) The psychology of evil A situationist perspective on recruiting good people to engage in anti-social acts.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Social Psychology,11(2),125-133.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bnupsychology

「知乎机构帐号」是机构用户专用的知乎帐号,与知乎社区内原有的个人帐号独立并行,其使用者为有正规资质的组织机构,包括但不限于科研院所、公益组织、政府机关、媒体、企业等。这不仅是知乎对机构的「身份认证」,更是涵盖了内容流通机制、帐号规范等全套帐号体系。和个人帐号一样,机构帐号开通不需要任何费用,同时也受社区规范的监督管理,并要遵守相关协议。目前机构帐号入驻采用邀请制。您可以通过  什么是「知乎机构帐号」 来了解更多机构帐号信息。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在网上莫名其妙地被骂了,他们到底怎么想的?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