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误 · 我判自己死刑

知乎日报 情何以甚 199℃ 评论

大误 · 我判自己死刑

图片:编辑瞎说的

原创之死

情何以甚,我纵身一跃,跳进人的海洋。

1

“该贴发布时间是 13 年 1 月 17 日,早于 15 年的那个帖子,也早于刘德所宣称的在个人博客的首发时间 2013 年 1 月 20 日。”

关亮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段话:“所以,刘德最后的解释仍然是在欺骗。他当然不是在 17 年才抄袭的这篇文章,而是早在 13 年就抄过一遍!事实证明,口口声声问心无愧的刘德,就是一个谎言连篇的窃贼!”

全文洋洋洒洒七千字,图文并茂,例举了刘德两次抄袭的事实。

终于是尘埃落定,铁证如山了。关亮移动鼠标,点击了发布。

他知道这篇文章发布出来意味着什么,也知道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如今是自媒体的时代,他账号上百万的关注者,很快就会把这篇文章传播开来。

舆论丑闻会在刘德身上炸开,把他所有的阴暗卑鄙都炸得一览无余。

从他被举报抄袭时第一时间的反应不是删帖道歉,而是百般抵赖后时,结局就已经注定。因为他没有想到关亮手里有多么多证据。事实无法抵赖,而他消磨了所有看客的同情,甚至那些粉丝的信任。

一点火星顺着网络无限蔓延,如今熊熊燃烧起来。

“今天凌晨三点,在实锤出来后的半小时里,刘德修改答案,承认抄袭了!”原始爆料贴里,关于刘德的信息及时更新着。

曾经刘德的铁杆支持者,曾经满怀信任地写着下:“我读刘德的文章已经很多年了,相信他的人品,他绝不会抄袭!”

在刘德承认抄袭后,他默默地修改为:“刘德居然承认抄袭了,亏我一直这么挺他,太尴尬了,好歹挣扎一下吧?”

也有刘德的粉丝在文章里列举出刘德狡辩时提供的证据:,“刘德早在 13 年就发了相同内容的帖子,怎么会抄一篇 15 年的文章?到底是谁抄袭谁?”

当刘德承认那份证据也是假的后,这位粉丝删除了全文,只留下一句话:“太刺激了,刘德这个骗子,我再也不会相信他了。”

更多的是看客的愤怒,“抄袭可耻!”

“滚出这里!”

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并非是以众凌寡,也非仗势欺人。只是因为,老鼠是坏的,代表阴沟、肮脏、疫病、丑陋。

无论什么人,都有对善恶最基本的判断。再如何阴暗的人,也向往着阳光。

当然也有一些或蠢或坏的人,在那里泰然自若:“内容好就行了,管它是谁写的?”

更有甚者:“不就是抄袭吗,我不懂有什么好撕的?”

网络社会有一句名言:你永远不知道电脑后面坐着的是人是狗。

因为每个人都不必为自己的言论负责,所以网络上的言论往往暴露着人们最真实的内心,并且往往是丑陋的那一面。

当然,这种声音很快就淹没在人民的汪洋中。

三岁的小孩也知道偷窃可耻,一个多次偷窃,并且恬不知耻抵死不认的人,当然尤为可耻。

关亮一条条的地翻着评论,情绪复杂。

他没有想象中那么痛快,所有的痛快似乎都在诉诸文字的那个瞬间发生了。

他感到有些悲哀。

如果不是这次刘德自己露出了马脚,留下了铁一样的证据,谁能够拿他有办法呢?

他将抄袭,继续抄袭,关注者滚雪球般增加,名利纷来。

而大部分真正的创作者,却因为得不到相应的收益,不得不另谋生路。他们放下了笔,搬起了砖。只能痛苦地放弃梦想,扛起生活。

原创者的版权,谁来尊重?知识产权,谁来保护?

这需要的是整个大环境的支持,是无数人约定俗成对抄袭者的摒弃抵制。人人喊打,老鼠才只能躲在阴沟里不见天日。

然而,抄袭是卑鄙的,也是低级的。

许多人已经跳过了这个低级阶段,开始有了更高级的做法——洗稿。

通读全文后,抓住文章的创意和节点,把文字重新排列组合。

一篇似是而非的洗稿文章,即使诉诸法庭,也得不出什么结果来。

这些附在原创者身上的吸血虫,吸血吸出了新姿势。理所当然的,被吸血者愈发的宿主无可奈何,只余一地干瘪的尸体,倒在黑暗中,偶有些艰难的怒吼,也无人能听见。

又有什么办法呢?

2

关亮不是路见不平的正义使者,尽管他曾多次为保护原创发声。但至少就刘德事件而言,他并非正义的第三者。

如某位冷眼旁观的大 V 看客所言:“双方早有宿怨。”

是的,早在去年,关亮与刘德间就爆发过浩浩荡荡声势浩大的撕逼大战。

事件的起因在于,关亮写了一篇基于先贤典籍的故事。而在一周之后,刘德发布的另一篇文章里,里面有三分之一的部分,与关亮这篇故事诸多高度相似。

素材的选择、故事的节点、情节的编排,诸多雷同。不一样的是文字,是表述。

问题在于这里,不一样的是文字。没有完全相同的文字,也就不能论证抄袭。

就像两篇影评,尽管情节的切入点都是一样的,文章的结构都相同,编排顺序也如此,但文字不一样,最终呈现出来的气质便有所变化,那么,还能说是抄袭么?

电影人人都可以看,难道就不可能有相同的感受吗?难道就不会有相似的灵感吗?

放到关亮和刘德之间的这件事也是如此,先贤典籍谁都看过,那么,凭什么就不能有一样的灵感?

但关亮坚持认为这是抄袭,至少是抄袭了灵感。

他的理由很简单,即使两个人灵机一动都想到要借先贤典籍发扬,又巧合地选择了相同的素材做文章,素材的编排顺序,也不该是完全一致的。每个创作者都应该有自我的特质,独特的内核。但两种特质无限趋同,必有一个人失去了自我。

但关亮没办法否定会有撞梗的可能。即使可能性只有万分之一,他也不能够否认。

让他坚持的理由还有一个:他是一个相当自负的创作者,他认为以刘德的水平,写不出这样的文章。

可这话,不便明说。骄傲的人总是惹厌。

他不想表露这样的情绪,可还是不自觉的在字里行间隐约表露了。

字以陈情达意,悲欢离合常表现在脸上,但更多时候表现在文字中。在很多时间里,他无法控制文字。就像当他难过的时候,再怎么大笑,眼里也有忧伤。

当关亮正式发文质问刘德时,再细微的情绪都在观众面前放大。

观众对这个狂妄的小子显然缺乏耐心,“凭什么认为只有你有这个创意?你以为自己是谁?”

刘德的粉丝更是愤怒不已:“想红想疯了吧?”

“绑着刘德炒作?”

当关亮提出自己的粉丝实际比刘德多一倍,要炒作也不会找他时,咆哮的声音变成了:“粉丝多了不起?仗势欺人?”

如潮水般的质疑声传来涌来时,许多人都退缩了。包括关亮的朋友和读者。

因为事实上关亮的确拿不出确凿的证据,灵感的迸发、故事的编排,终于被一句轻飘飘的“撞梗”取代。

只有关亮依然固执地认为是抄袭,但他也只能沉默。

关亮不知道,以后再被“撞梗”,该怎么办呢?。

或者永远只能沉默。

在鄙薄和咒骂的河流里,他无法反击,只能做沉默的礁石。

有时候,沉默,代表着坚持。

3

时间转到今天。手握两份抄袭证据,一份来自被刘德抄袭的人,一份来自于扒皮好事的路人。

关亮毫不犹豫地写下了檄文。

朋友劝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万一给旁观者留下个逞强好斗的影响,对于将来的发展不利。

有的人靠撕逼涨粉,而对于关亮这种内容创作者,撕逼毫无益处。

道理他都懂,可终究意难平。

关亮不明白,抵制抄袭,有什么好怕的?

维护正义,有什么好怕的?

为什么抄袭者泛滥成灾,而维护原创权益的人却寸步难行?

于是他再一次站出来了,顶着“早有积怨”的名义。

这一次舆论没有偏转,评论一面倒的地抨击刘德。

在铁证面前,再能言善辩的人也找不出辩解理由。

一切都很顺利,就像所有美好故事的结局,朝阳融雪,春风化雨,正义终于姗姗来迟。

刘德自己成立了一个刘德文化有限公司,借助他在网络上厮混多年的名气,倒也渐渐发展起来了。但最近情况很不妙,许多正在进行中的业务都中止了,还有一些谈妥的合作被无限期搁置。

刘德求爷爷告奶奶多方补救,但成效甚微。他靠在网络上建立的虚拟名誉起家,当这种名誉被摧毁,他所有的依托都随之而去了。刘德知道,他只能靠网络复起。

他非常清楚,现在只能沉默。网民都是三分钟热度,等过了这段时间,他再好好地写几篇迎合大众情绪的文章,再拉黑一批追咬着自己不放的网友,一切都会重新开始。

但事情比他想象的更严重。

在刘德抄袭事件持续发酵,直到他终于无可抵赖的承认抄袭,成为人人喊打的对象之后。他所运营的自媒体账号,被官方封号了。

刘德坐在电脑前,眼里布满血丝,他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

但他浑不在意,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刷新自己的账号。

灰白一片。

像永无生机的灰,永远死寂的白。

公司陷入困顿,本来只要回几笔款,就能撑过去。但正在合作的那几家公司纷纷像驱赶瘟神似的中断了合作。回不了款,别说还清负债,连公司里那十来个员工的工资都发不起。

但这些并不能击倒刘德。他知道,只要自己的粉丝还在,他就依然能够东山再起。

但账号封得太突然了,他想先沉默一阵,避过风口浪尖再说,但不曾想,竟只能永远沉默。

一切都完了。

刘德把自己丢到椅背上,整个人都松了下来。

不是松懈,是松垮。垮掉了斗志,垮掉了精气神。

整整一夜,刘德没有离开椅子,他疲倦之极的睡着了。

惊醒他的是雨声,一场突来的狂风骤雨,敲得窗户砰砰作响。

刘德整个人都骤然一缩,惶然地睁开了眼睛。灯仍然亮着,因为暴雨的关系,窗外也仍暗着。

已经睡了这么久,天还是不会亮么?刘德看着墙上挂钟的时间,默默地想道。

桌上的手机一直闪着信号灯,对刘德发出无声的邀请。

拿手机的时候,他不小心把旁边的烟灰缸碰到了地上,声音刺耳,烟头和烟灰散落一地。刘德不去管它,滑开手机,入目是一长排的未接来电和未读信息。

“刘总,什么时候发工资?我明天还得交房租啊!”

刘德只看了最新的一条短信,便把手机丢到一遍。

陷于沉默,也归于沉默。

良久,他敲亮电脑,新建了一个号 - 刘德的小号。

他开始敲字。

“如今我终于明白,什么叫‘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

他以这样的句式开头,然后详细描述了自己现在遇到的困境,公司负债、员工追薪、成名的自媒体账号被封、合作伙伴毁约、无数人通过各种方式攻击他。

“抄袭是原罪,但我能有今天,难道仅仅是因为抄袭吗?难道我没有写过很多好文章吗?难道这两次抄袭,就能够否定我的所有?”

他说:“你知道梦想被一夕摧毁是什么感觉吗?你知道多年的奋斗被一次抹消是什么感受吗?你知道什么是痛苦,什么是绝望吗?”

刘德没有指名道姓,但谁都知道他说的是谁。

文章还在继续:“对,我是抄袭了。可抄袭的人那么多,你为什么就揪着我不放?对,我是抄袭了。可我也已经道歉了,你为什么还死死缠着我?你一定要把我逼到山穷水尽,一定要把我逼到一无所有?”

“你做到了,你满意吗?”

刘德在文章的最后说道:“我会让你更满意的。”

文章上传,很快就被几位关注此事的大 V 分享传播开来,阅读量迅速破万,并且还在疯狂增长中。

人们总是天然同情弱者,很多人开始回忆刘德的闪光点。

更多人则在“活该!”“罪有应得!”的讨伐声中起了疑惑,刘德文中的,所谓让关亮更满意,指的是什么?

他们很快就知道了答案。

刘德自杀了。

他从居住的高层公寓一跃而下,在大雨中坠落,摆成了一个自由的形状。

4

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总是很快,刘德之死为他最后的文章写下了最暴烈的注解。

百万加的阅读量,只用了短短两天时间。

一开始只是有人说:“刘德太可怜了,他其实一直都是个好人。”

“刘德可惜了,他挺有才的。”

在某位客观中立的大 V 发表言论之后,逐渐响起了讨伐声,那位大 V 只是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关亮未免太咄咄逼人了。”

更多的声音慢慢传出,“是啊!道歉了还不够吗?关亮为什么抓着辫子不放?”

“当初撞梗,关亮非说是抄袭,被人家骂了个狗血淋头。现在好不容易看到刘德的把柄,他能不激动吗?”

刘德的文章下面,点赞最高的一条评论是:关亮,你满意吗?

关亮从始至终都没有满意过,是的,他想的就是让刘德封号。但目的只是为了让大家看看抄袭的下场,让抄袭者不敢再抄袭。或者更赤裸的说,就是让人不敢再抄袭他的心血文章。

这没有什么难以启齿,关亮对自己的想法很坦然。但是他真的没有想过刘德会自杀,这毕竟是一条活生生的人命,而在中国,死者为大。

关亮沉默了,任凭私信箱一天天塞满。他从来只会写字,不知该怎样面对公众如此复杂的情绪。

直到一篇名为《杀人者关亮》的文章,再次引爆网络。

这篇文章的作者一向很擅长挑动公众情绪,他在文章连续提出了三条质问。

“为什么那些抵死不认抄袭的人尚有无数人为他申辩,而承认了抄袭的刘德面对的却是更疯狂的攻击?”

“抄袭有罪,但罪过大到了要被人逼死的地步吗?”

“抵制抄袭有理,但杀人有理吗?”

群情激愤,关亮在各个平台都收到了疯狂的攻击。

人们不会对一个手上染血的刽子手客气,极尽侮辱的谩骂不绝于耳。

偶有关亮的粉丝发声,也迅速被愤怒的群众粉碎。

关亮被放到了显微镜下观察,他所有的经历都被翻出来评论。

包括他早年喜欢打架的事情,包括他过于丰富的恋爱史。

刘德所经历的一切,关亮又重复经历着。

甚至有一天,关亮正和父母吃饭的时候,一块石头砸碎了他家的玻璃。石头上用红色颜料写着,杀人凶手。

网友终于人肉出了关亮家的地址,并且相当直接的地发出了声音。

舆情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强硬地砸进关亮的耳朵,砸进他的生活。即使他已经闭了嘴,蒙了眼,遮了耳。他也不得不听,不得不看,不得不发声。

5

关亮开了直播,直播房间名叫:“公审犯罪嫌疑人关亮”

这个直播网站迎来了建站以来最大的流量,无数观众蜂拥而入。

疯狂刷屏的咒骂弹幕和偶尔出现的粉丝支持弹幕关亮都没有注意。

他开着直播,眼睛却看着阳台。

阳台上开着窗,碧空如草原,白云似野马闲移。

他回过头来,对着网络对面无数的观众说,“我没有错。”

这是他说的第一句话。

那些愤怒和咒骂显得更疯狂了,弹幕密密麻麻地刷过。

“我知道三人成虎,我也知道众口铄金。”关亮的声音很平静,正因平静,才显得坚定,“可是三人成虎,变不了真假。众口铄金,改不了对错。”

“刘德抄袭,他是错的。我抵制抄袭,我是对的。”

关亮站起来,转动了一下摄像头,于是大家清楚地看到了他的阳台,阳台上的躺椅,躺椅边胡乱堆叠的书。

关亮走过去,手指在书本上轻轻划过,“我写的文字里藏着我的心,我做的事里有我读过的书。”

他回过头,正对着摄像头,对着网络那头数不清的观众,“如果你们一定要说,是我逼死了他。”

“如果你们一定要说,抨击丑恶是在逼死一个人。”

关亮的声音第一次激动起来:“如果你们想用这种方式阻止维权者发声!”

“那么请你们记住!”

他猛地转身,对着阳台的窗口跃出:“这次是你们逼死了我!”

碧蓝的天空像海,关亮像游鱼跃向海洋。

所有的弹幕都停止了,直播画面像瞬间被人清空了一般,留下一霎可怕的、空虚的空白。

这真的是一场公审,他当着公众的面,判自己死刑。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大误 · 我判自己死刑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