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尽全力」地工作很蠢吗?

知乎日报 李石;任易 196℃ 评论

职场中「尽全力」地工作很蠢吗?

图片:《半泽直树》

「职场头两年」小专题与职场新人分享如何在关键的两年内提升自我以及如何避免职场「雷区」。

李石,产业地产&量化对冲

谈不上蠢,但确实不聪明,我曾经学到一个道理:打仗需要留预备队

这个道理是一个制造业的老大哥教给我的,领悟之后让我获益良多。希望借此将这个道理传承下去。

当时国外的订单非常多,没人想放着钱不赚,所以老外不停的对工厂施压,希望可以提高产量。

老大哥是生产负责人,用了很多专业巧妙的方式提高产量,但是在最忙的时候也只排六天班,给多少加班费都不接受七天工作。他经常说的就是,你可以要求产量,但不能要求工作时间,否则你就换人好了。

我是 PA,作为自由主义者我并不认可他的做法,我认为只要老板出足够高的价格,他不应该剥夺工人加班的权力。几次沟通,他都置之不理。

后来关系好了,酒醉饭饱之后,他给我讲了其中的道理:“打仗必须留预备队,其中有两个原因。”

  1. 因为总有计划外的突发事件。如果订单接好,日程全部排满,员工请假你批不批,就算员工不请假,园区停电怎么办,就算园区也不停电,有大客户临时插单怎么办”。后来的日子,果然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想法设法逐个解决了,并没有影响人和交期。
  2. 因为总有时间总结尝试优化。比加班人能力人是比不过机器的,但是人有人的优势,就是智慧和创造力。空下来的时间可以跳出现有生产计划,思考如何改进工艺,优化流程。如果有更好的方案可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但是并非成熟工艺流程,这时候为了防止风险最好不要全盘压上,反之可以用小团队进行测试,测试成熟后再全部推广。效率和质量不是靠蛮力干出来的,反而是良好的制度和流程逐步改善出来的。

为什么不 「尽全力」地工作?

  1. 因为我们对不确定性保持谦卑,再完美的计划也会有黑天鹅;
  2. 因为我们要留时间和精力给总结和创新,这既是古语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也是今天所说“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任易,公众号「任易」,只写对工作有用的

与其你「尽全力」的工作,不如思考和实践结合,平时多思考,去「聪明」的工作。

我实在不明白什么叫做看起来「尽全力」的工作,企业雇人是为了解决问题,维持生产,创造效益的;你的产出满足甚至超出企业的需求就足够了,跟尽全力有毛关系?

  • 生产流程类企业要求的是蓝领员工安全、稳定、高效的完成本班组的生产情况,不要出现非计划停机,千万不要出现意外事故;
  • IT 企业要求的是白领员工需求收集完整,方案设计合理,按计划交付项目支出成本,项目顺利通过验收,稳妥完成运维工作,千万不要出现意外事故;
  • 可能只有创业公司会要求员工尽全力工作,跟公司荣辱与共,打出一片天下吧?

我管理 Team 的时候,并不希望 Team 时时刻刻像绷紧了弦的弓一样全力以赴的。平时就尽全力了,等到真正需要全力以赴的时候怎么办?

比如我们现在在早期系统需求分析阶段,甲方爸爸们并不清楚他们要建设一个什么系统,这时候需要的是拿着 Demo 和原型跟甲方爸爸一点点梳理,把朴素的业务需求细化成一个个流程和逻辑;这需要的是水磨功夫和敏锐的反应,真不需要 Team「尽全力」的工作,正常的工作强度足够了。

但是如果方案确定以后,甲方爸爸只给 4 个月的开发时间,那时候就真的需要逐渐把进度赶起来,画大饼也好,给实惠也好,总之需要让业务跟开发迅速磨合好,尽快设计数据表结构(这时候需要的也是清醒的头脑),等到大框架已经确定,需要的就是人力和时间的时候,那就需要 Team「尽全力」工作了。

有人会用审计、会计、银行、金融当做反例,说有的时候真的是加班到崩溃,真的是尽全力工作——如果是大部分时间都花在 Excel 表格和 PPT 上的话,为啥不提高一下自己的 Excel 水平,VLOOKUP、IF、FIND、MATCH、OFFSET 这种函数是不是用的滚瓜烂熟?数据透视表是不是非常熟?数据可视化熟不熟?PPT 的图表可以从外部源更新而不用一张一张的复制黏贴是不是都知道了?能用电脑干的活,非用手工干,当然非常忙了。

当然我承认有些班是不得不加的,但是加班不应该是常态;那帮开发晚上加班写的 Bug,第二天白天还要花一天去改,等同于加班制造问题,上班解决问题;那谁需要你「尽全力」的工作(加班)啊!

只为有价值的事「尽全力」的工作

比如准备一个重要的投标文件,比如准备一份专利的申请,比如准备一份法务文书,比如分析企业各车间的能耗……这种事情做了是有价值的,那么在做这种事情的时候是需要「尽全力」的,而这种尽力也能带来最直接的回报——经验和金钱的增长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重视工作生活的 Balance

2008-2010,每年年底,公司都会组织所有销售到北京开会,然后我永远都是开完会以后充满工作热忱的直接回上海跑客户,却一直持币待购没有认真看房;只有 2010 年看了一套 100 万出头的展春园的两居室,当时是个脏兮兮的宿舍,然后我还没看上;

我把时间都投给了公司的生意后,标准的埋头干活,我得到了哪些呢?

  • 钱;
  • 技能;
  • 撕逼经验和被坑经验;

如果我当时多关注房产,多思考自己的出路呢,经常抬头看路呢?

  • 我会在北京有两套两居室。

两者的差距真的有点大…………「宝宝心里苦」

现在我在工作时间并没有「尽全力」的工作,但同样不影响我的专家角色;而我的专家角色是靠学习、经验和实践得来的,并不是靠尽力工作得来的。

我在知乎上偶尔写写答案,娱人自娱挺好的,如果我尽全力的写,难道就能写出花样来?还是要靠多琢磨。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任易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职场中「尽全力」地工作很蠢吗?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