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四大衰落了,不如说是审计行业开始回归常态

知乎日报 RyanZ 407℃ 评论

与其说四大衰落了,不如说是审计行业开始回归常态

图片:Yestone.com 版权图片库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软肋是什么?

RyanZ,重度历史/科幻爱好者

首先先说个人的结论:

今天的四大(下文均指的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不含其税务、管理咨询以及财务咨询相关业务)所谓的“软肋”(或可以用“衰落”一词作为替代)实际上是审计这个行业的超额利润逐渐消失以及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特殊环境共同造成的。而今天的这种情形,又不能不去追溯审计行业的发展历史。

中国大陆从 1978 年改革开放之前,因为计划经济体制不允许现代公司制企业的发展,所以事实上国家根本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会计”更不要说“财务”职能的部门或岗位。从 1978 年到 1992 年之间,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处于萌芽及探索阶段,真正开始快速起飞,应该始于 1992 年之后,其间有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以及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宪法等实践。原来政企不分的公有制企业、集体制企业改革,是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的第一步。因此大量的这样的企业,亟需向现代公司制企业转变,进行改制。

国家百废待兴,但没有“会计”,更没有懂“财务管理”的人(改革开放之前国内大学的商科专业基本上也被取消了),当然不会有资本市场体系下的会计师事务所这样的机构。为了和世界接轨,发展市场经济,这个时候进入国内的“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德勤、安永、普华永道以及毕马威,其中安达信为五大之首)一方面占有了天时地利,五家会计师事务所寡头垄断了中国几乎所有企业年度审计、上市、重组的业务;另一方面事实上为社会培育了大量的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人材。

可以说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初到本世纪头十年这 20 年间,是“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黄金 20 年(后来为“四大”,安达信因为安然事件解体,基本上大中华区的业务被普华永道接盘,因此之后的四大审计业务的格局一直是以普华永道为首)。这个期间,特别是前 10 年左右,大量的国企、央企股份制改革,拆分,上市,“四大”通过审计业务、审计咨询业务,IPO 业务赚的盆满钵满。

对于在四大工作的员工来说,远远超出当时平均工资水平的薪资 / 加班费 / 差补以及“四大”所谓财务人员的“黄埔军校”这样金招牌,留在四大升职或是跳出去做财务经理甚至 Controller,CFO 都是非常有前途的选择。“四大”内因为业务急速扩张以及本土化的需求,员工从 junior 升级到合伙人的通道相对甲方企业,简直是异常畅通的;“四大”外因为企业极其缺乏会计、财务管理人才,因此对“四大”跳槽出来的人也是青睐有加。这是审计这个行业最辉煌的时候。

有一定经济学基础的同学肯定明白,超额利润只可能短期存在,因为大量竞争对手的出现,最终要向市场均衡状态回归。这 20 年,也是中国本身市场经济体系快速发展的 20 年。大量本土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出现以及发展,挤压了四大生存的空间。有过审计工作经历的同学肯定知道,从审计工作的宏观视角来看,这份工作事实上是人力密集型流水线行业,工作本身不需要颠覆性的创新,按照一定的流程走就可以。正因为如此,这个行业的模仿成本很低。加上基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前“四大”人员的跳槽,内资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也很快,现在瑞华、立信、天健这样的大内资所,无论是组织还是客户资源,已经是不容小觑了。同时企业以及金融机构也在规范化,早先年草根起家的“大老粗”企业,现在很多都占据行业的龙头,有着自己的较为完善的招聘、培养员工的机制,MNC 就更不要说了。这些变局,一是挤压了“四大”的利润空间与市场份额,二是“四大”员工本身收入水平随着超额利润的消失,已经变得不是很抢眼,数十年来,在各行各业的平均薪资水平普遍上涨的时代,“四大”的薪酬却涨幅有限,甚至陷于停滞;因为财务金融领域分工越来越明细,擅长于外部审计的“四大”人的光环也在逐渐消退。和十年前的“四大”前辈们相比,现在的四大员工寻求职业发展可选择的范围也在收窄,层次也在下降。

  • 说“软肋”之前,先说说优势:

1.“四大”公司层面有着整体高效的协作网络,可以承接如工农中建交这样体量的巨无霸的企业,目前内资事务所地区各自为政的情况还比较严重,挂一个牌子可能管理并不统一。但我相信,未来也许会有改观;

2.“四大”的全球性品牌与网络资源,是目前内资所难望其项背的。跨国公司的审计,大陆企业赴港 IPO、赴美 IPO、跨境并购的审计工作,目前国内只有“四大”可以承接,国际上目前也只认“四大”的牌子;

3.相当长时间积累的“逼格”以及培训、管理体制,短期内内资所很难追上。“四大”在中国的办公室,都设在当地最好地段的高大上的写字楼中,专业的培训方式,这可能是吸引应届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吧。

  • 下面就简要地谈谈所谓的“软肋”或“问题”:

前面实际上已经谈到了很多“超额利润消失”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中国特殊的资本市场环境”。有不少回答提到了“四大”承接 A 股 IPO 审计单子一直很少,远在内资大所之后。

目前,大央企的 IPO 单子基本上市完毕,现在 A 股 IPO 以中型小型企业为主。其实大家心知肚明,因为国内中小企业普遍的财务水平较低,而目前证监会采用的核准制 IPO 发审制度又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财务风险情况提出了要求。中介机构如券商、会计师事务所起到的更多是“辅导上市”的职能。具体怎么辅导,怎么调整,怎样执行审计程序,执行多少审计程序,那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就不多谈了。“四大”因为自身的风险控制的体系(技术部门),有些业务即使回报率很高,项目合伙人希望承接,但处于公司层面的风险因素的考量,最终也只能放弃。

另外上文我也有谈到,因为审计本身是劳动力密集产业,替代性本身就很强。另外由于审计处于金融产业链条相对尴尬的地位,对于企业来说仅仅是法律或监管的要求,审计工作并不能为企业带来短期内可见的经济效益,因此不受特别重视,国内尤其如此。内资事务所可以“更灵活的执行某些审计程序”“更了解中国的本土企业(更接地气)”,风险耐受程度高,相关成本控制得好,从而降低审计费用,与四大展开“价格战”“时间战”来争取业务,抢夺相关市场份额。

×××

面对这样的情况,其实“四大”都有相应的战略布局。四大全球每年 6-7 月公布的含收入以及收入类型,收入增长的年度报告可见一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前往各家官网下载阅读)。从全球视角来看,审计业务的增长几乎陷于停滞,而管理咨询类、风险咨询、财务咨询以及税务类业务,增长率都很高。其中德勤的管理咨询类收入占比,早已超过了审计鉴证类业务。

“四大”在保持审计这块现金牛业务之外,不同程度的大力扩张审计之外的如管理咨询、财务咨询、IT 咨询甚至大数据等等增长率利润率双高的业务,在稳中求变。

综上种种,说明了审计行业开始回归了常态,而不是“四大”公司本身特有的问题导致的“软肋”或“衰落”。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与其说四大衰落了,不如说是审计行业开始回归常态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