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没人喜欢假惺惺的「孔融让梨」

知乎日报 RichardQian;动机在杭州 540℃ 评论

说实话,没人喜欢假惺惺的「孔融让梨」

图片:Shane Adams / CC BY

怎样能够科学地破解「中国式让梨」?

RichardQian,生活·探索·折腾

中国式让梨背后的原因和中国的拼酒文化基本同源,没耐心看完的请直接看针对这个问题的行动指南:

行动指南:建立自己的低 EQ 品牌。

坦诚,不要让大家预期你行动时会有很多的盘算(不是那种明明想要却需要假装推脱几下再收下的人),哪怕一开始会承担一些代价。

其实一切相关“礼数”的判断都是以你的一贯标准作为基准,然后看偏离程度的,重要的只是这个偏离程度

如果大家对你的普遍认知是你精于人情世故,平时默认状态就是礼数周全,那么为了传达尊重的信号你需要进一步升级你的礼数行为(比如更主动谦让,推脱更多回合)。

而如果以死宅 Geek 的形象示人,平日不休边幅,那么正常交往礼貌就已经足够表达你的尊重了。

---

我所说的低 EQ 不是说不明事理地搞砸事情,而是不要很多装的东西(比如一上手就拍胸脯称兄道弟之类),这样和各种伪造信号的相比,一开始你会吃亏,因为别人可能会觉得你冷淡,可是只要长久下来对方了解清楚你的一贯标准,也就没有差别了,并且在这个阶段,你的拍胸脯和称兄道弟会远比别人有价值。当然,如果是发展大量的浅交,“高 EQ ” 状态的人会持续占优势,但大量的浅交,本身不太是我认为值得追求的状态。

 

果壳有篇文章(人情债的博弈:为何会有“中国式让梨”?)把这个过程视作没有产出的零和博弈,我对这个点不太认同,我觉得这个过程(虽然并不高效,后文会讲)和面试一样,产出的是“信号”。

什么是信号,就是说明你的特质的,准确度较高的判断依据,比如面试中,你有一个名牌大学的学历,就是很好的信号(说明勤勉 + 智商不会太差),又比如很多时候大学期间你有很多的课外活动经历也会被作为信号。恰当地使用信号,可以极大降低沟通交往中的成本和风险,这个例子中,借助信号,雇主就可以不用花许多时间自己考察各种知识点,还可以迅速用活动能力筛掉嘴炮党。

在更普通的人际交往中也有信号应用场景,比如通常在你身上花费的时间是对方对你态度的最好指标。高中有段时间我一直想不明白小男生为什么都要扎堆去跟妹子扯扯天气或者题目,这特么是毫无效率的沟通交流方式好么!后来意识到,说什么不重要,这群狼的真正目的就是浪费时间给妹子看,《小王子》书里不是说么,“你为你的玫瑰花花费的时间,使你的玫瑰花变得那么重要”,有点类似。

如果是不经算计,纯自发的行为,这里的主动谦让和为对方着想的行为,也是一种信号,对应着自律和分享精神以及团队精神,原生具有这种特质的伙伴,更有结交的价值,于是即使纯出于本能人们也自然会对这样的同伴给予更多善意和信任——这些善意和信任后续当然是可以转化成物质利益的,也就是漫画里说的“长远来看能获得比一个梨更多的利益”。

 

但是,问题在于,信号可以被伪造,一旦简单的信号被伪造之后,原来交流的双方就要考虑更复杂更难被伪造的信号。

比如意识到这些信号的重要性之后,学历可以被伪造,活动记录可以被伪造,对妹子的兴趣也可以有搭讪术和把妹法则来指导伪造,更何况发现了社交中的偏好后,区区的一个梨呢?

于是学历需要激光打印盖章全国联网在线验证,社团活动公司只认那些有名的官方社团并且会致电相关部门做背景调查,妹子汉子也逐渐开始能够识别暖男和绿茶。

同样,当人们普遍发现让梨这个行为一本万利之后,原本自发的行为也就开始被各种伪造了(比如各种“吃亏是福”,“吃小亏占大便宜”的教导),于是大家都执行这个仪式。但大家都这么做的时候,这个行为的信号作用也就没有了,就需要代价更大的行为和手段来释放信号了。

稍微好一点方法,是送更贵重的礼物,比如送房子车子奢侈品。说稍好是因为,至少人家得到了有用的东西。

差一点但同样流行的方法,是忍受一般人难以忍受的损失,制造这类信号的过程纯粹损己不利人。比如兄弟会新人入会的捉弄环节,或者喝酒喝到趴下,这就是拼酒文化的根源,而且如果这个分析正确的话,宣传饮酒伤身对缓解拼酒问题是没用的,参与者要的就是通过伤身来发信号表忠心。另外,严打严查的风口浪尖上,组局吃饭本身就是承担巨大的风险了,额外信号的意义就减少了。

总结:为什么大家都恨这种廉价的让梨?妄图用廉价的东西伪造信号,无意义地堆高了正常交流的成本(比如,大家都让梨的情况下,我不让,就会开始让人怀疑我无礼,虽然很可能我跟你推来让去中,浪费的时间换成工资都能买好几个梨了),制造了囚徒困境。

动机在杭州,happinessclass,幸福课

我不知道科学地破解是什么意思。我的看法是,用漫画中的中国式让梨来代表中国文化并不地道。确切地说,它描述的是部分中国的市侩文化。市侩文化的道德标准,就是要“会做人”。会做人,意味着人脉广、门路多、吃得开、走得远。人情世故虽然也有情字,重点却在世故。情商的问题,要用智商解决,该走心的事走脑,不仅走脑,而且烧脑。

我总觉得,在那些“会做人”的人眼里,礼仪或者道德规范都太严肃了,让梨事小,失礼事大。但道德本来也可以很简单。我有一个学生,晕车,有一次坐公交的时候,晕得厉害,旁边有个阿姨看她这样,就递了颗糖给她。她吃了,觉得好了很多。以后每次坐车,她兜里都会放几颗糖,如果见到有人晕车了,她也会上去给晕车的人递上一颗糖。

从这件简单小事,我们就可以看到道德是怎么起作用的。道德的流传并非通过规条戒律,而是通过美好的感情,相互传染。道德的核心并不是理智,而是情感。

心理学家海德特认为,当我们看到别人做了善事,或者自己成了善事的受惠方,就会喉头一紧,胸口一热,想要去帮助别人,或者让自己变得更好。这种美好的情感正是道德传递的基础。相反,没有去情感基础的、干巴巴的道德信条,很容易成为压制人本性的工具。

孔融让梨的背后,其实还有另一个故事,是我从 @简单 在孔融什么时候才能吃大梨子? - 教育的答案中看来的:

孔融的哥哥孔褒有个好朋友叫张俭,得罪了宦官,遭到通缉,走投无路之下,投奔孔褒去了,那时孔褒不在家,16 岁的孔融见张俭神色慌张,便把张俭留下。后来事情败露,张俭逃走,孔融、孔褒却被逮捕下狱。孔融说人是我留下的,哥哥并不知情,应该我来负责。孔褒说人是来找我的,不是找弟弟的,自然该我负责。孔母说,我是一家之长,家里的事情自然该由我负责。一家人争着要求自己顶罪。郡县官员拿不定主意,只好如实上报朝廷,最后由皇上定夺,把孔褒给杀了,放了孔融。

生死的事,自然不是大梨小犁所能比,可一家人也是慷慨赴死,争先谦让。

所以回过头来,完整的孔融让梨故事,应该是这样:大槐树下,阳光正好。一家人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游戏,其乐融融。这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家人之间的爱,已经超越了利益和生死。孔融自觉地拿了一个小梨,想把大梨留给自己爱的哥哥弟弟。父亲问他为什么,孔融自幼饱读诗书,所以他给出了一个聪明的答案。多年以后,这个答案被抽象成了道德信条和做人规则,用来教人做人。

而实际上,孔融当时说了什么,或者谁吃了大梨,压根都不重要。因为孔融让梨的本质,不是一个道德故事,而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故事的背后,是中国社会已经沉淀千年的,母慈子孝、夫敬妻贤、兄弟和睦的家庭文化,没有这个文化根基,你就是每天让 100 个梨,又有什么用呢。你可以要求一个人遵循道德信条,但是没法要求一个人爱。

所以中国式让梨的背后,也许正是越来越远的人际关系。只有礼仪的皮,没有情感的核,于是让梨就变成了这样一幕相互谦让的样板戏。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说实话,没人喜欢假惺惺的「孔融让梨」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