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面前像个「人儿」,在家里就很难说了

知乎日报 安慰记心理小店 172℃ 评论

在朋友面前像个「人儿」,在家里就很难说了

图片:《马男波杰克》

去个性化让我们无法从家庭中真正独立

安慰记心理小店,将心理学变成一种生活方式的地方

文/Martin Haibo

我一哥们儿最近崩溃了,确切地说,是被他女朋友和母亲大人整崩溃了。

女朋友篇

“又在玩游戏,衣服洗了么?”

“嗯。”

“嗯什么啊,听到我问你了没?”

“你烦不烦,我在玩游戏呢!”

“你玩游戏你有理了?我刚回来就看到一盆脏衣服,早上不是跟你说了让你晚上回来把衣服洗上么,一回来就玩你的吃鸡(一个游戏术语)!”

“我知道!有完没完?!”

“你敢凶我?!”

“得得得,我一会儿就去洗可以了吧?我忙了一天了,回来刚开一把休息一下,本来开开心心的,然后就听到你一顿唠叨,我能不烦么?”

“就你在忙?我也工作一天了,一会儿还得做晚饭,你以为我不累啊,让你把自己的衣服洗了都不耐烦!”

“我哪里说不洗了啊,但是你别是那种态度行不行!”

“什么态度啊,是你先凶我的好么?”

“……”

母亲大人篇

“儿子,上次你说的出国的事情弄的怎么样了?”

“嗯,挺好的啊。”

“那考试成绩呢?”

“还可以吧,大概能过。”

“那你问清楚了那边学校的情况了么,申请有什么要求?”

“妈,这个事情你就不要操心了,我自己能搞定,别瞎担心!”

“嗯?!我瞎担心?!我是你妈,问一下又怎么了?出国又不是小事情,总得有很多事情需要提前做好准备的。”

“可是你老是问来问去的,本来压力就大,而且说了你又不懂,解释起来很费劲!”

“你这是在嫌我老?什么叫说了又不懂?你都还没给我说就怎么知道你妈弄不懂了?长大了什么都不用管了是吧?”

“你不要老是反应这么大行不行?我没有说你老,也没说不让你管。不过我正忙着呢,等我空了再给你说行不行啊!”

“我的反应大?到底是谁不耐烦了!”

“……”

我听完以后的反应是,“哈哈哈哈哈!”

哥们儿急了,“笑个屁!跟你说,真是烦死了,就因为刚才给你说的那些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我女朋友都能和我吵起来。还有我妈,也是神烦。你说是不是女的都这样啊!”

“哎呀,跟性别没关系吧。”

“说得好像你不会遇到这种情况一样。不过你说怎么回事呢,本来心情都好好的,聊着聊着火气就上来了,声调语气一下子就提高了。然后说出口的一些话也很后悔。不过你也知道我的,我在外面从来没有和别人红过脸,态度可好了。”

仔细想想,我哥们儿这事儿应该也不是个例,确实很多人都会存在“在家”和“在外面”两套样子。也真是挺奇怪的,明明在外面和同事,领导,同学,老师,乃至陌生人的相处都是那么和谐,彬彬有礼,但是一回到亲密关系中我们的心情就频频爆炸。

作为心理咨询师,经常会听到来访者阐述过类似的情形,日常对话在毫无预兆和毫无意识的情况下演变成了相互指责,以至于双方都来不及冷静,说出了伤害彼此的话。弗洛伊德就曾说过“任何长久相处的亲密关系中都暗藏有怨恨的种子”。这话多少有点偏激,但是我们也确实会在生活中有或多或少类似的感悟。

不过Common(常见)不意味着 Normal(正常),在每次生气动怒又回归到平静之后,我们仍旧希望带给家人和伴侣更多爱,而不是伤害。心理学中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来界定此种心理怪圈,也没有相关文献去探讨这个问题,但是与此相关的概念倒是有一些。比如去个性化,社会学习以及心理界限等。接下来我们来具体谈谈每一个因素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的。

为什么我们会这么分裂呢?

去个性化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用来描述个体的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去个性化的状态使人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的意识。借用精神分析流派的说法就是内心那个时常监督我们自身言行的超我在去个性化的状态下松懈了,使得本我出来耀武扬威。

去个性化经常容易出现在群体活动中,这是因为在群体中,每个人都不再是自己,而是“匿名的”、和他人无差别的人。同时,因为自我觉察和自我控制失效的缘故,平常受抑制的行为就会出现。这就不难理解球迷闹事和一些“暴民”的打砸行为,会以群体活动的形式出现。

除此之外,当我们太专注于某一件事情,以至于完全忽略他人的状态,也是一种去个性化。在这种状态下,他人的突然打扰会让我们恼羞成怒。所以我的哥们儿会在女朋友打扰他玩游戏的时候火冒三丈。

为什么我们要在这里引入这个概念呢,这是因为家或者亲密关系相对于个体来说是群体概念,人们会用“我们”来代替“我”,同时,家和亲密关系也是人们最容易放松和卸下面具的地方。在内心感到安全的情形下,大家普遍会放松对自我的控制和要求,这种状态是和去个性化的状态类似的。这个时候,人们较难意识到自己的态度和情感变化。

回到之前我哥们儿的问题,用去个性化来解释这个现象就是我们面对家人或者亲密伴侣的时候,我们往往对于那些可能造成关系冲突和矛盾的话语、行为没有足够的意识,潜意识中自我控制机制是松懈的状态。在我哥们儿和他女朋友的对话中,他漫不经心的“嗯”就触怒了对方,因为敷衍式的回答会伤害对方的情感,影响交流的质量。而后他随口抛出的指责更是让女友懊恼。倘若朋友能够注意到女友略高的声调并说出些许宽慰的话语,那或许就能避免一次争执。

当然,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很清楚,我哥们儿的女友和母亲,也在对话中犯了同样的问题。不过争论对错似乎没有意义,更重要的是,在他人的缺失中看到人类的局限并警醒我们自己并让自己变得更加温柔。

这种分裂是否其实本质上就是来源于家庭的呢?

著名的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在家庭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他认为人们表现出行为模式有一部分来自于间接经验。即当我们的父母乃至其他影响我们早年经验的人在关系中经常性地呈现出争吵,暴力等姿态的时候,我们也会受此模式的影响,容易在我们自身的关系中倾向以冲突解决问题。在这里我们用社会学习而不是精神分析流派的童年期经验来诠释,是因为虽然早年经验的确会影响我们,但是我们如果放任自己沉浸在过去中,我们会一直蜷缩在自造的茧壳里裹足不前。

即使意识到家庭的问题但还是无法保持独立么?

虽然很多人已经意识到家人对自己的影响,但出于各种原因,也许是经济上的,也许是心理层面的,导致即使已经成人,却没有办法真正独立出来,也就是自我和家人之间完全没有心理界限。

心理界限这一概念被心理学家和心理咨询师们广泛的提及,“有关系的地方就有心理界限”。关系对于人们来说一直是艰深的课题,如何与人相处永远是一门学问,这里的“人”还包括我们自己。在孤独中我们学习如何与自己相处,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只是在这两种状态中我们都要不断学习把握“度”,以防止在独自相处中过度孤立,亦或是在亲密关系中过度紧密。

在亲密关系中把自己当作他人的一部分或者把他人当作自己的一部分或许都是危险的,因为过度的卷入会让我们误以为他人会全然懂我们。于是当他们的言行没有符合自己的预期或者他们干涉到自己的生活的时候,就会恼怒,产生“你为什么会这样?!”“你不是应该懂我么”的困扰。换一个说法就是我们对他们有过高的期待,期待他们成为我们心目中的样子。

说到底,频频发生的亲密关系的冲突并不是被施咒的漩涡,让我们深陷其中的不是妖魔,而是我们自己。从深思中我窥看到了人类的有限性,也想与大家分享一下应对的策略。

心理武器

本期心理武器重点推荐两种方法,并且做了详细的说明,与以往推荐的方法不同,今天似乎会有更多思考和感悟的成分。一方面对于家庭影响的应对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另一方面单纯的技巧可能会让我们体验更多的挫败感,毕竟家庭是永远无法结束的关系,所以我们的应对可能是时时刻刻存在的。希望大家能够将今天的思考尽力而为地应用到生活中,不让家庭关系成为牵绊。

#1 DBT 疗法中的内观

内观是辨证行为疗法(DBT)的核心,也是佛学要义,它倡导人们专注于当下,时刻保持觉知状态。临床实践以及先贤思想都认为,在觉察的状态下活在每时每刻是幸福感的关键因素。具体来说就是对待自己当下的情绪情感有一个很好的觉知,知道自己正在干什么,想什么,然后身体状态是如何的。

初看可能会认为这很容易办到,“怎么会不知道自己正在干什么呢?”。但是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这个事情还真没有那么简单。我们大脑系统中的注意力和记忆,会帮助我们把注意力专注于某一处地方,并将整个过程记录下来。就如我的哥们在玩游戏的时候全神贯注,就是描述的此种状态。但关注当下,保持觉知,意味着在专注的同时,我们要启用另一套系统 -- 觉察系统。

它类于另一个“我”在观察着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并照顾到周围发生的一切。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配备有这个机制,但绝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去训练并使用它。生活中经常会发现,我们在忘我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很容易被突如其来的事情所激惹。而这种怒火真正的因素并不在于“我”被打扰了,而是自我觉察的缺失。所以我的哥们下次玩游戏的时候如果保持觉察,就可以意识到他的女朋友正在问他问题,就可以平静的告诉她“好的,我一会儿玩完游戏就去洗”,而不是怒气冲冲地职责女友“很烦”。

内观的修行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每天花十分钟做内观训练,以增强自身的觉察能力。内观训练可以随时进行,其中一个方法类似于冥想,选择自己舒服的方式,或躺或坐,在十分钟内不加评判地尽全力体会脑海中的每一个思绪,身体上的每一个感受,外界的每一个刺激。坚持一段时间,并将之扩大到一小时,两小时。在熟悉了内观训练之后,就可以在我们吃饭,玩游戏,做事情的时候运用觉察系统,以检验内观修行的功效。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有言“如果我们不是把永恒性理解为时间的无限延续,而是理解为时间消失了,那么永恒的生命属于活在当下的人。”希望大家都能通过内观的训练成为专注于当下的人,并和家人,伴侣,朋友一起,将每一分每一秒都活成无限幸福。

#2 接受人类的有限性

这一武器是我们安慰剂方法中少有的哲学议题,可能也比较晦涩难懂,但适当思考它们,会让我们活得更加通透。有限性并非一个单薄的概念,它有着深刻的内涵。将之融入到个人哲学观中,我们才能够感受到关系的本质。有限性往往与存在主义的自由,孤独,死亡和无意义这四个终极议题相呼应。

真正的自由意味着从心所欲不逾矩,但极少有人能够达到,因为我们或多或少都受制于自己,受制于环境,这是自由议题下的有限性;不管是独自相处还是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我们都不可能被全然的理解,他人也不可能体会到我们所有的感受,这就是孤独议题下的有限性;所有人终将一死,从虚无中来亦将回到虚无中去,这是死亡层面的有限性;我们诞生的时候没有被赋予意义,而穷其一生,我们都在找寻,这就是无意义层面的有限性。

如果接受了人类在这些深刻议题下的有限性,我们就能够很容易地推广到关系中。这意味着接受“我们的亲人或者伴侣和其他所有人一样,并不能全然地理解我们”。意味着接受“因为他们的成长环境和自身的局限,言行并不会一直如我们所愿”。接受“他们会唠叨,他们会担心,他们会烦躁,会像所有其他普通人一样懦弱、自私、短见”。与之相对应的,我们于他们而言也是有限的存在。哥们的女友是一个普通的女孩,有着她的担忧,焦虑,脾气,哥们的母亲也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在爱着哥们的时候带着枷锁。坦然接受这些,放过家人,也放过自己,或许就能让我们获得平静。

接受本身或许很难,人生终极议题的无法避免也会让我们沮丧。但人类终究可以于有限中体会万千无限。借用欧文.亚隆在《直视骄阳》中的话“虽然死亡可以从肉体上摧毁我们,但关于死亡的观念却能够拯救我们”。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在朋友面前像个「人儿」,在家里就很难说了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