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苦中苦,方为上班族

知乎日报 网易看客 292℃ 评论

吃得苦中苦,方为上班族

图片:《我们无法成为野兽》

周一为什么容易心脏病发

网易看客,看看这个荒诞而有趣的世界。公众号:pic163

新的一周,不想上班的原因找到了。日本旭劳灾医院的研究表明:

星期一,是一周中最容易心脏病发的一天。

每到周一,皮质醇、肾上腺素等压力荷尔蒙会急剧上升,大大加重心脏的负担。不管你心里怎么给自己打气,身体对工作压力的反应是最诚实的。

那么退休赋闲就万事大吉了吗?未必。

研究人员还说,早已习惯在周一切换为“上班模式”的人体,会定时释放出压力荷尔蒙。这样一来,无论你打牌还是遛鸟、聊天还是睡觉,心律不齐的风险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久而久之,就有了“上班如上坟”的说法。

来自班儿逼的呐喊。图源:《情深深雨蒙蒙》

而世界上最硬核的上班族——日本的“社畜”们来说,这种压力只增不减:

纯洁无瑕的周末早已绝迹,更有甚者,要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吃得苦中苦,方为日本上班族

2016 年 11 月 8 日是许多日本上班族无法忘记的一天:

博多地铁站附近出现了长 30 米,宽 30 米,深 15 米的地面塌陷。警察要求附近 10 幢建筑物内的人员马上疏散。

无法去公司上班的职员们,就像小学生遇到台风天学校停课一样,露出了孩子般天真的笑容

那是一只社畜最开心的时刻。

社畜,即“会社的牲畜”,是一种主要栖息于日本,由公司饲养的生物。
多用来形容放弃人类尊严、为工作而活、愚忠公司、无偿加班、对过火要求照单全收的底层上班族。

成为合格社畜的第一要义,就是保证绝对的工作时间,随时随地,昼夜颠倒。

比如人还在拥挤的上班路上,身体就已经开始通过手机工作了。

在早高峰的品川站面前,西二旗只是个小饼干。

又比如下班时接到甲方的需求,命令你在今晚十二点前把海报背景改成五彩斑斓的黑,你说好的都行没问题。

日剧《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新垣结衣饰演的上班族在地铁站处理工作。

社畜是不偷偷换上了博尔特的心脏不知道,但有人对比了囚犯和社畜的时间表,发现社畜连囚犯都不如。

囚犯 vs 社畜的劳动时间比较

24 小时持续待命,肉身自必然要随时亢奋。一般日企的自动贩卖机里,都常备五花八门的提神饮料。

上班的时候,蹲在角落磕上一瓶,就腰不酸,背不痛,脑瓜子也不抽筋了。

在日剧《逃避虽然可耻却有用》中,就有集体加班的职员靠能量饮料打鸡血的片段。
好嘞,恢复辣!

感冒药也非常贴心地照顾了社畜们的需求,比如大正制药的广告:

“我要在短期内打败感冒。”

“谨提供给‘感冒了也绝对不能请假’的您。”

社畜是不会有圣诞节、情人节、这个节、那个节的。每到你侬我侬的情人节,商场就会推出“社畜巧克力套装”:

“对于 2 月 14 日加班的人来说,今天东京的夜晚也闪闪发光呢~”

东京是个巨大的富士康,歌舞伎町是旁边的堕落街。但除了满减的外卖,社畜什么都不曾拥有。

一旦老板宣布:“称霸全国前不能回家”,那么悲伤会来得更猛一些:

“因为总是深夜和周末待在公司,iPhone 已经把公司的地址识别成家了。”“租房整整一个月都没回去,被电力公司的人怀疑死了。”
2018 年 12 月,有网友将曾经违反劳工法的公司做成“黑心企业地图”,放眼各地,日本列岛到处都插满了骷髅头。

网站爆红以后,有网友表示不满:“我们集团的企业都没有登上黑企地图 www 拜托快点写上去。”

网站管理员却很无奈:“服务器因为过劳而倒下了,对不起请大家稍等。”

办公的桌到出租屋的床之间,隔了霓虹灯到月亮的距离,日本 OL 回到家,会 10 秒大变样。图源:2ch

牺牲睡眠,牺牲休假,把个人空间压缩到最小,对客户、上司时刻待命……这样的压抑和刻板,在还未踏入职场的应届生身上就已经可见一斑。

每年 4 月的大学毕业季,应届生的求职活动被称为“就活”。“就活”的过程相当漫长,就像一场闯关游戏。

“就活”时,头发必须染回深色,必须身着深色西装,手提公文包。远远看去,求职者们仿佛是同一条流水线上生产的。

进入公司前、后的区别。

“办公室生存学”是每一个新晋社畜的必修课。

身处讲究等级辈分的日本职场,拒绝上司的要求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位居下位的社员,见到上级的印章还要敬礼。

不同场合下,敬礼有不同的鞠躬角度。

在漫画《世纪末社畜大传》里,社员“无懈可击的行礼姿势”,令山口组成员也倍感敬仰。

由日本第一生命保险公司于 1987 年举办至今的“上班族川柳(即打油诗)大赛”,就充满了对上级的吐槽:

“会不会很累? ”
上司假惺惺地问
还不是因为你!

“要察言观色!”
你总教育我观色
你怎么不看看我的脸色?

但现实中,面对上司却只能笑嘻嘻地说一句:“社长辛苦了!”

日本某能量饮料广告

在一整天的局促与疲惫之后,社畜们还要“被迫”参加“飲み会”。

下班后的“饮み会”被认为是增进同事关系的极佳手段,不参加的人,会被贴上“不合群”、“没常识”的标签,所以哪怕归心似箭,也只好响应组织的号召,干了这杯酒。

之后一部分人会醉倒街头,第二天还要带着宿醉准时出现在办公室。川本健二摄

更为可怕的是,下班后的“私人时间”成了职场霸凌潜滋暗长的土壤。

2018 年 11 月,一位已经辞职的日本小哥召开记者发布会,称三年前在公司的年会上,社长曾经为了“做点有趣的事”,将自己的脸按进火锅。

被诊断为面部二级烫伤后,社长不仅没有任何道歉:“我当时只是想开个玩笑”,还要求他三天后回去上班,因为他是“公司里唯一的男性”。

日本产经新闻的调查显示,在所有从业人员中,遭遇过职场霸凌的人占将近六成。

昭和社畜进化史

每一只被东京的穿厦之风锤炼过的社畜,都惨得很直白,惨得一波三折,惨得一眼望到头。

但若回到 50 年前的日本,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二战后的日本,基本是一个废墟。为了迅速盘活经济,日本企业祭出了“三大神器”。

昭和时期的日本职员。

彼时的日本劳动力奇缺,为了留住人才,各行各业开始实行“终身雇佣制”。据当时被录用的新卒回忆:

“(新职员)获得内定之后,就会被关在豪华饭店中培训,让我们不能接受其他公司的工作。”

当时,进了大手企业就像上了保险,基本上是端着了“铁饭碗”了——只要不出什么大的纰漏,就不会被辞退,退休后还能拿到丰厚的养老金。

1969 年,正在进行“入社前强化集训”的业务员。

同期建立起的“年功序列制”,在留住员工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年功序列制”,员工的工资和工作年限直接挂钩,哪怕你是有为青年,也只能领着前辈一半的薪水。一旦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工资就会暴跌至实习生等级。

另外,跳槽的人往往会被 HR 视作不被前公司认可的“不适任者”,在求职市场上备受歧视,因此换工作在当时并不多见。

昭和 43 年,东京的某企业社员。

而“企业工会”制度,则像深不可测的护城河。工会像大家长一样,从入职、结婚、搬家、生小孩,一直到退休,全方位多角度地照顾员工的生活。

就这样,“三大神器”多管齐下,社员不用为生计忧愁,一纸聘书做到告老还乡,全心贯注为业务发展奔波。

50、60 年代,凌晨一点的会议,是企业里最常见到的奇观。如果男人在晚上 10 点前回家,会被妻子认为不被公司重视。

错过了末班车的职员,干脆留在公司睡觉。一周只能回一次家的职员,就像一个出征的士兵。

这种状态下,压力大是自然的事。

为了让社员舒压,一些公司还设置了“人间管理室”,里头设有贴着上司照片的人形板,让社员拿着竹剑来泄愤。

五六十年代,日本迎来了「神武景气」和「岩户景气」两个经济高速成长期。

各行各业趁着这股势头都在玩命干活,以公司为家、为公司鞠躬尽瘁的员工,被称为“猛烈社员”。

一进店门就用高分贝喊「欢迎光临」,送客时 90 度鞠躬;厕所每时每刻干爽到一尘不染,宅配到货精确到以小时处理……如此令人窒息的服务,在日本只能算作基本操作,甚至「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就连西方人也忍不住赞叹一句:「働き蜂」——工蜂。

在这种氛围下,懒惰的人成了被嫌弃的对象。1978 年,某报纸专栏文章上出现了“窗际族”一词,讽刺的是非公司高层、也无事可做的中年上班族。

“他们不求上进,也不会被解雇,只是每天现身公司的窗户边,晒太阳看报纸。”

1967 年 12 月 10 日,是部分大企业发奖金的第一个星期天,上班族们纷纷涌向东京都内各大百货商店买新年礼物。

70 年代经济繁荣时期,办公室的墙上往往贴满了“销量倍增”、“大跃进”的横幅。据《State》杂志报道,彼时每周工作超过 60 小时的日本男性数量飙升。

与此同时,企业的出差、外派变得更频繁,但不妨碍社员们像打了鸡血一样生猛:

“到哪里都要飞去上任!”
“外勤、内勤什么工作都做!”
“加班、假日劳动都交给我吧!”
1975 年,从涉谷到滨松町的列车超员率达 300%。

这种势头一直持续到了 80 年代,诞生于 1988 年的能量饮料 Regain ,正是那个疯狂时代的最佳注脚:

Regain 的电视广告:为公司划桨,24 小时不停歇。
出差,就算是飞机头也要坐。

“24 小时战斗吧!Business Man!Business Man!日本的~企业战士!”

热血又魔性的广告主题曲脍炙人口。“能够 24 小时作战吗?”的广告词,也成了 1988 年的年度流行语。

1988 年另一则营养品广告:无论是战斗到 5 点的男人,还是 5 点开始战斗的男人,都需要本品。

喝能量饮品,24 小时不眠不休地拼搏,“企业战士”用不睡觉的身体堆起了现代日本的神话。

泡沫经济时期,日本有了傲视全球的汽车产量,股市的成交量甚至比大洋彼岸纽约证券交易所高出 1.8 倍。

1980 年代,在日本横滨码头等待装船出口的日本汽车。

随着经济越来越景气,人们只要稍微努力就能赚到钱,从不担心失业。

终身雇佣制度下,中产阶级队伍逐渐形成。

“上班族穿着约翰·罗布的鞋子,普通家庭主妇跟丈夫吵着要梵克雅宝的首饰。”“一线城市夜店在周末人满为患,挥舞百元大钞也难在凌晨 2 点拦到出租车。”

1989 年 2 月,潮酷潮酷的日本白领走出东京车站。

与此同时,企业战士们发展出一套逻辑自洽的职场价值观:「一生悬命」、「鞠躬尽瘁」、「顾客是神」、「即使拼尽最后一口气也要完成所有的使命」……

对他们来说,每月加班 100-200 小时是分内之事,加班超过 300 小时才会被人劝上一句:“你工作有点太拼了”。

1987 年,东京外汇市场的忙碌的交易员。

生而为人,死于薪水

就这样,一批终身雇员营营役役,缔造了日本经济奇迹。成为一名上班族,就相当于拥有了中产生活的入门券。

那是一个只要拼命工作,就能得到回报的时代——直到大厦轰然崩塌,击溃了人们所有的幻想。

1990 年初,日本股价暴跌,失落的 20 年就这样毫无预兆地拉开了序幕。

与此同时,终生制的弊端开始带来巨大的反噬。大量企业抛弃誓言,通过裁员来维持生存。勉强保住了饭碗的员工,工资也跟着房价一起暴跌。

更要命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工作时间被极度拉长——人手不够,比起招新人,“榨干”现有的员工才是企业的首选。

1993 年,东京阪田桥公共職業安定所,一个招聘公告板上贴着醒目的“无可展示”。

70 年代前期出生的一代人,则比他们的前辈更“不幸”,刚一毕业,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职途冰河期”。曾经“谁都能被五家以上公司录取”的光景一去不返,而日本职场的“爆肝”传统,却牢牢地传了下来。

于是昨日的黄钟大吕成了今日的陈词滥调,“24 小时为公司作战”的企业战士,一夜之间成了人人可嘲的“社畜”。

“疲劳”最终代替“鸡血”,成了社会的主题。

从前,司机、记者、深夜无规律倒班的人被称为“过劳死三大家”。

而进入到 90 年代以后,不仅所有行业都出现了「过劳死」的案例,而且还出现了「自杀过劳死」现象。

日本男人:强奸案发生率世界最低 · 家庭暴力发生率世界最低 · 假期世界最少 · 已婚者的午饭钱、1 个月零花钱世界最低 · 每年自杀人数(约 3 万)世界闻名。

日本警察厅的数据显示,2015 年因工作问题而自杀的案件达 2159 起,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日本电通公司女职员自杀事件。

时年 24 岁的高桥茉莉,从第一学府东京大学毕业后,进了日本最顶尖的广告公司——电通集团工作。

6 个月以后,她每晚都坐最后一班电车回家。一个月多达 130 小时的加班重负,让她“看不见”、”听不见”、甚至感受不到疲惫。

2015 年圣诞节的早晨,独居在东京的高桥给妈妈发了一条短信:“我现在觉得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特别累,谢谢妈妈一直以来的照顾。”

几个小时后,高桥在员工宿舍自杀身亡。

高桥茉莉的母亲召开记者会为爱女讨公道。

该事件一度被电通公司瞒报,直到被日本劳监署认定为“过劳”所致后,才引发了全日本的关注。人们点开高桥的推特,才发现这个年轻的上班族,曾经过着如此不忍卒读的生活:

“谁都是凌晨四点才下班,或者通宵工作,这形成了新社员也不敢说困说累的氛围。

这些人就算因地震、火灾逃跑也会感到有罪恶感,至死都要在 PC 前消磨生命。”

2004 年,一个家里蹲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解释自己为什么不想上班的时候,脱口而出:“我觉得工作就输了,现在的我才是赢家”。

在舆论的压力下,日本政府正在积极推行措施来改善工作环境。

2016 年 8 月,日本史上第一次为“工时改革”设置大臣,规定每月加班时数不得超过 60 小时。2017 年 2 月,又推行“Premium Friday”——在每月的最后一个周五,让上班族下午 3 点提前下班。

日本新桥站的地铁广告:外带工作回家的公事包可是很重的。

但尽管如此,加班文化并没有消失。同年 7 月的调查显示,只有 11%的受访者在 Premium Fridays 比平时更早离开办公室。

一些无良公司甚至推出的特色对策,誓死阻止职员下班:

老板:“八点钟之后会有行政指导来检查,所以八点后请不要用电脑了。”
我:“万岁!”
老板:“八点以后专用的电脑在那边。”
我:“!??!?”
Yusuke Sakai 的作品《上班族的忧郁》。

所谓人畜不能复生。

“只要入了社,退社的时候就是尸体了。”
“那为什么不辞掉工作呢?”
“因为在退休之前辞职,就领不到退休金了呀~亲爱的。”
那么,从现在开始,就算加班也没有工资,你要继续吗?

参考资料 -----------------------------

[1] THE MAN-MACHINE (JAPAN),David tesinsky

[2]《人到中年,更是理直气壮》,酒井顺子

[3]『24 時間戦えますか、ジャパニーズビジネスマン?』,Regain 广告

[4]1970 年の「モーレツ社員」 帰宅は週に1 度、上司の人形を竹刀でボコボコに叩きまくる

[5]ニュース映画に見る 昭和猛烈社員へ特訓

[6]《“神器”的黯然:日本终身雇佣制改革》,张玉来

[7]《「日本語」在日本,每月加班 300 小时才会被说“太拼”!》,好奇心日报

[8]《「日本語」相亲之后,告诉你同样挣扎的日本就业季》,好奇心日报

[8]残業減らない要因、「非効率な会議や資料作成」3 割 ,日本经济新闻

[9]Japan Wants Its Overworked Citizens to Start Weekends Early,Bloomberg

[10]《Japan embarks on work-hour reform after suicide of woman who did 105 overtime hours a month》,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供图 网络 |综合 董方玉 周路平 玉米 | 编辑 简晓君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吃得苦中苦,方为上班族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