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东方人吃饭用筷子其他地区用刀叉和手?

知乎日报 沃金;way lyu 297℃ 评论

为什么东方人吃饭用筷子其他地区用刀叉和手?

图片:Yestone.com 版权图片库

为什么现在人类吃饭的工具有的用筷子,有的用刀叉,有的直接上手,是习惯的先入为主还是文化使然?

沃金,心眼小,报复心强,记性好。

先说结论:

是我们的烹饪方式影响了进食方式,由此诞生了我们的餐具。后来因为餐具固定成了一种传统,又反向影响了我们的烹饪菜肴。匕的出现和我们史前农业发展的时间是吻合的。箸变短变粗的时间,跟炒菜开始大行其道的时间也是吻合的。我们传统的饮食,就是粥、饭、羹、菜,四类。匕和箸的出现,是为了满足这四大种食品的进食方式。因为我们的集体饮食传统,烹饪时出现肉类,都是将肉剁成小块蒸煮,方便分食。所以匕用来吃饭喝粥,箸用来夹菜挑肉,都能完全胜任其职能。更多时候,肉类是以羹和糜的形式出现的。在上古时期,最常见的肉类制品就是肉醢。将鱼肉或兽肉碾碎,腌制成肉酱一样的东西。有营养,易于保存,还能佐味。在吃饭时将其铺盖在小米饭上,用小匕进食,跟现在的盖饭没什么区别。

说起其他文明,也跟中国一样,是烹饪方式决定进食方式,而烹饪方式又是受食材限制的。在欧洲农业发展后,他们的主要耕作物从来都不是禾本科的小米。也就不会诞生需要餐具才能吃的食品。非洲某些地方至今以渔猎采集的生活方式为主,食品种类也比较简单。五根手指头,一直都能满足他们的进食需求,自然不用什么餐具了。其实还是个地理问题。

——————

这么严肃的问题,我必须认真回答。

国之大事,唯吃与喝。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我得先纠正一下题主的一个认知。

您对目前各文明地区的餐具描述并没错,确实东亚以筷子为主,欧美用刀叉,印度非洲下手抓。但欧美的刀叉并不是他们的老祖先发明然后传下来的,也没经过什么太长时间发展。西方人使用叉子作为餐具的时间并不会超过一千年,彻底普及开来可能也就三百多年。

传统的欧洲进食方式,和非洲人一样,都是用手抓。刀叉最早出现在欧洲的时候,是作为厨房中烹饪的炊具出现的。从厨房走到餐桌的这个过程很漫长,甚至 19 世纪,英国海军依然禁止水兵们用叉子吃东西。因为那很娘,不爷们。尽管从 18 世纪开始,欧洲的中产阶级已经开始学着上流社会用餐具了。

欧洲最早的餐叉应该出自拜占庭时期的贵族。目前西方人普遍认为把餐叉引进欧洲的是公元十世纪的拜占庭皇后 Theophanu。感兴趣的可以上网搜一搜这位女士,她的中文译名一般叫做狄奥法努。她在十世纪末去了趟罗马,据说在那时候把餐叉带入了欧洲。等到欧洲的贵族学会用叉子,也过了很久的时间。我们所熟知的欧洲大人物们,譬如伊丽莎白一世,无一例外,吃饭都是用手抓。估计在路易十四之后,叉子才开始在欧洲贵族之间普及。又过了几十年,中产阶级上行下效,终于把这玩意在欧洲彻底推广了。

理论上讲,欧洲的传统进食方式,也是用手抓东西吃。我记得有一位德国教士,曾将叉子批斥为魔鬼诱惑人堕落而创造出的奢侈品。因为贵族的叉子做工精良讲究,在当时确实属于奢侈品。这种贵族之间流行开来的新奇进食方式,不仅与传统相悖,也毫不俭朴。目前的主流文明里,食器使用时间最长最久的,应该就是中国。

但是请注意,这无关文明程度

我相信如果我们的老祖宗条件允许的话,也是乐意用手抓东西吃的,毕竟那很方便。事实上我们吃饼吃馒头,也一直都是用手抓。除非是馅饼这种油乎乎,会把手弄脏的。但是你看,几乎没人会用餐具吃披萨,虽然手会脏。而我们吃点心时,也不在乎蹭上油。

促使餐具诞生的条件有两条,永远不变。分别是食材与烹饪方式。中国的史前农业诞生后,改变了先民的进食习惯与食物来源。由最早的渔猎加采集的模式,慢慢改变为农耕与驯养。当时的农作物也以黍和粟这些为主,全都是小颗粒的禾本科作物,俗称小米。而我们的烹饪用具,从石器时代开始到汉朝,几乎都没什么大改动。

永远都是以蒸饪器为主的,譬如鼎、鬲、甗,这三件套。如下图。

这些烹饪器具的用法非常明显,下面生火,里面烧水,水里煮食物。不管煮的是粥还是羹,滚烫滚烫的食物都不可能下手抓。如果直接把手伸进滚沸的水里,倒是能多点肉味……

这时候餐具的出现几乎是必然的。我们的传统餐具其实并不像大众一般认为的那样,只有筷子。事实上是两样,并称为匕箸,或叫匙箸也可以。匕就是餐匙,但与现如今的饭勺并不完全一样。箸就是今天的筷子,也经过了一定的发展。这两样餐具的用法很简单,匕是用来扒拉饭的,箸是用来夹菜的。

早期的匕基本全都是骨制的,目前可考,最早的匕出土于河北磁山遗址,距今七千年。箸的出土时间比较晚,但这很可能是因为箸大部分都是木质,不易于保存。目前最古老的铜制箸出土于殷墟,属于商晚期。但没可能这样器物亮相就是以金属制品登场。它必然存在木质的前身,只是今天我们还没有发现有完整保存下来的。为什么不是骨制的?因为把骨头磨制成两根粗细不超过 5 毫米,长 20 厘米左右的小棍太不效率了。

箸的起源年代待考,但根据推测,应该是随我们的羹食一同出现的,为了挑出菜食。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面条。如果有面条,就必然需要相应的餐具。而餐匙吃面条,是非常不方便的。所以在面条出现的时候,箸应该也已经诞生了。毫无疑问在具备一定规制前,先民们只是用随手捡的骨片进食,箸也只是两根小树杈。

后来在许多墓葬里出土了置放在墓主人腰间的匕,很显然,是系在腰间随身携带的。可见食匕,或称为食匙,在先民确认其必要性后,将其规范化为日常生活用品了。匕有两种,分为大匕和小匕,大匕的用途是挑取食物,小匕是用来进食。用现代说法来解释,大匕就是一把比较大的公共勺子,用来分菜。小匕也分两种,一种是勺形匕,一种是长条形匕。

勺形匕是用来吃流质食物的,譬如粥食。长条形匕自然就是用来扒拉干饭的。

这是在殷墟出土的三把骨制匕,右边的就是分菜用的大匕,左边是吃粥的勺形匕,中间为长条匕。不许说像鞋拔子。

我们现在使用的饭勺,并不是中国的传统匕。传统匕已经很少见了,很偶尔才会出现一次。今日饭桌上的饭勺,基本都是西餐勺。这种取代的原因有很多,不过无伤大雅,毕竟这两种东西几乎没什么不同。西餐勺更深一些,在食用某些菜肴时反而更方便。

筷子如上所说,就是从汤羹里夹菜用的箸。箸的使用习惯也有一个改变的过程,他最早的用途就是挑菜出来吃,不能用来吃饭。所以古代的箸,也要更细、更长。清代以前出土的箸没有在 16 厘米以下的。这 16 厘米的箸,也仅仅是宋代的个例。汉朝箸则几乎全都在 20 厘米以上,粗细基本都在 2 毫米至 6 毫米,各朝箸直径都没有超过 6 毫米的。

这么长且细的家伙,本来也没有往嘴里送饭的可能。不信的话,找一把 30 厘米的尺子,用来扒拉冰淇淋吃,试试有多费劲。这事儿我干过。后来烦了,冰淇淋也稍微化了一点,就直接端着往嘴里倒了。

我估计很多人都非常不解,为什么小时候家长一定要教育我们用右手拿筷子。《礼记.内则》:“子能食食,教以右手。”就跟西餐讲究左叉右刀一样,我们的食礼早在西周时期也固定了。当时讲究的是匕箸配套,但一次只能用一样,举匕吃粥时就得放下箸,不许左右开弓。而礼记中为什么规定要用右手,目前没有明确的解释。有一个简单的说法,认为这就和规定靠右行驶一样,是为了保持秩序。因为古代中国人都是集体分餐,围坐在一起,我们的文明又强调秩序。如果不规范一下用手习惯,会经常碰到旁边的人。一般国内的家长们,似乎也是这样告诉孩子的。

在有学者做更多考证之前,这个右手使用餐具的问题先存疑吧。说起来我小时候是左撇子,也是用左手使筷子。后来生生被我娘揍成了右撇子……我总觉得我如果一直是左撇子,右脑会更发达,就不会五音不全,能当歌唱家做偶像了。那我没准就能在选秀节目上声泪俱下地讲个故事,唱首歌,然后一鸣惊人。以后天天靠唱歌走穴赚钱,功名利禄滚滚来。脑残萝莉粉保驾护航,谁骂我她们就爆谁贴吧。数不清的果儿往身上扑,赶都赶不走,代言个产品出席个活动,一律商务舱接送。和我吃顿饭就得掏上百万,会有数不清的富婆组团轮流包养我。然后再去演个电视剧,改剧本骂编剧,给自己加戏加台词,然后告诉媒体自己都是临场即兴发挥。不用趴在键盘上码字挣命,闲的没事儿时上个问答网站和一群吃不起茶叶蛋的家伙逗闷子找乐……

咳,最后那句不算。醒醒,去搬砖。

总结陈词。

是我们的烹饪方式影响了进食方式,由此诞生了我们的餐具。后来因为餐具固定成了一种传统,又反向影响了我们的烹饪菜肴。匕的出现和我们史前农业发展的时间是吻合的。箸变短变粗的时间,跟炒菜开始大行其道的时间也是吻合的。我们传统的饮食,就是粥、饭、羹、菜,四类。匕和箸的出现,是为了满足这四大种食品的进食方式。因为我们的集体饮食传统,烹饪时出现肉类,都是将肉剁成小块蒸煮,方便分食。所以匕用来吃饭喝粥,箸用来夹菜挑肉,都能完全胜任其职能。更多时候,肉类是以羹和糜的形式出现的。在上古时期,最常见的肉类制品就是肉醢。将鱼肉或兽肉碾碎,腌制成肉酱一样的东西。有营养,易于保存,还能佐味。在吃饭时将其铺盖在小米饭上,用小匕进食,跟现在的盖饭没什么区别。

拿伯邑考做的那东西叫肉羹,属于菜肴,不腌制。肉醢更像老干妈辣酱。在我国古代,其实也曾流行过餐叉的使用。中国古代餐叉大多数都是两头叉子,很少见三齿餐叉。和欧洲叉子一样,中国的餐叉也是从厨房的炊具走上餐桌的,曾经在战国时的贵族间流行过。通过汉代壁画可见,汉时烤肉的大叉子,是用来串刺肉架在火上烤的。

餐叉在古代的名称,应该是叫做毕。从字形来看,正好是两把食匕在一个柄上。其实今天某些烤肉馆里用来串肉的叉子跟汉朝的比也没什么不一样。毕并没有普及起来,应该也和烹饪方式有关。餐叉就是用来吃肉的,没有人会用它来插菜。而烤肉这种饮食,在古老的农耕社会中国,没有在民间流行起来,仅仅停留在上层社会。毕竟这种吃肉的方式太奢侈了,必须用大块的鲜肉,也不方便分食。

说起其他文明,也跟中国一样,是烹饪方式决定进食方式,而烹饪方式又是受食材限制的。在欧洲农业发展后,他们的主要耕作物从来都不是禾本科的小米。也就不会诞生需要餐具才能吃的食品。非洲某些地方至今以渔猎采集的生活方式为主,食品种类也比较简单。五根手指头,一直都能满足他们的进食需求,自然不用什么餐具了。其实还是个地理问题。

我在柬埔寨的一个小村子住过一段日子。他们有些人的食物来源非常简单,就是钓鱼,摘水果。如果这个人懒到家了,他可以整天不干活,等肚子饿了就出门找棵树摘个菠萝蜜或者榴莲。回家在石头上砸开了,直接下手吃就行。这样能特么过一辈子……他们就是有那么多水果……

我在柬埔寨的向导有一天带我上山,他一边走一边弯腰在草丛里踅摸什么。我一开始没在意,以为他是在探路,避免草丛里有东西。到了山顶时,发现他开始吃东西。我很奇怪,因为我们并没带吃的上山。他得意的给我看他的口袋,里面是满满一袋子菠萝果……原来丫上山的时候一边走一边摘,摘了一大堆……我吃了一些,甜的令人生气。下山的路上他还在继续摘,等我们回到村子里,丫已经吃饱了。显然这些高棉人也是不怎么需要餐具的……

你看,我们的祖先会发明这些帮助进食的玩意,才不是因为什么聪明才智呢。一切都是形势逼的。居住环境没有暖和到四处都是疯长的水果,适宜耕种的作物又那么有脾气。也没有多到会自己蹦上岸的傻鱼,更没有风吹草低就冒头的大肉排。在有限制的条件里尽量发掘身边一切能吃的东西,并寻找最适宜的烹饪方式。为了把这些闹别扭的食物吃下去,于是发明了餐具。

咱的血统对食物充满了执着。

way lyu

替上面补充几张图片。

马王堆的漆勺

曾侯乙墓的金匕

古代餐具

殷墟的叉子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为什么东方人吃饭用筷子其他地区用刀叉和手?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