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佐为(东南大学党委书记)
教育是一个全国性的政党项目。东南大学以“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牢记使命”为主题开展教育,进一步“为党育人,为国家培养人才”,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教师、学生和职工满怀信心,坚定不移地办好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坚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要办好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在东南大学开展专题教育,必须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把“四个自信”转化为自信,办好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把“四个服务”作为办学和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
准确把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们大学最鲜明的背景色。要学习和理解习近平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讲话,在理解和解决“谁培养、怎样培养、为谁培养”这一根本问题上取得新的进展,增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始终扎根中国办学。
准确把握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要牢记高校的政治性,把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和治校的基本技能,以政治建设为指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办学和治校的全过程,坚决贯彻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决策部署和新时期的“双一流”建设。
准确把握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动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办好人民满意的世界一流大学。坚持师生导向,营造宽容包容的发展环境,形成党领导下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共创一流的强大合力,使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势头汹涌澎湃。
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只要我们能有效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大学就能在世界上有地位和发言权。在专题教育中,东南大学以育人为本,牢牢把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核心,大力改革人才培养体系。
增强修身养性意识。党中央作出了加快建设“双一流”的战略决策,即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东南大学从实现“二百年”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角度,认识到教育和培养人才的新使命。通过修身养性,巩固了大学创建的基础。努力培养具有家庭、民族感情和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承担起引领未来、造福社会的重任。
完善领导人才培养体系。东南大学围绕领军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形成“思想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新型教育模式,支持学生发展。实施一系列“强工程、优科学、精艺术、特色医学”项目,促进多学科融合,科技、文献、医学一体化,产学研结合,国际化。推进“三位一体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整合德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实施2020年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重塑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模式。实施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和学位授予质量。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师是道德修养的主要力量和根本依托。东南大学实施“四好教师”、“四导”、“四统一”的要求,深化人才强校战略,建设一支以修身养性为使命的教师队伍。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全面实施教师党支部“双领导”工程。深入实施“培养和造就高端人才计划”等措施,将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将通过大型平台、大型团队、大型项目和大型成就来指导和组织教师培训优秀的专业技能,以服务于主要的国家战略。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完善教学评价评估机制,建立全员电子教学档案,促进教师教学反思,增强育人能力。
用高质量的推进“两级”建设
1902年,东南大学的前身三江师范学校因其“教育救国”而诞生在南京四牌坊的圣地。在过去的117年里,学校一直珍视世界和祖国。它培养了34万名精英人才,赢得了200多名院士和五项“两弹一星”荣誉。新中国成立70年来,无论是南京理工大学时期的“教学中心”改革,还是1988年东南大学更名后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还是90年代初的第一次统一招生改革,本世纪初的独立招生改革,以及第一次制定和颁布大学章程,东大人民都决心改革和追求一流地位,始终走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列。
2011年至2018年,学校率先获得27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参与了“探月计划”、“三峡工程”、“500米射电望远镜”、港珠澳大桥、北京分中心、高铁技术、南极科研、无线充电等多项重大国家项目。东大人毫不分心地实践“以科学闻名,以人才报国”的办学理念。
面对新时代的新使命,东南大学作为国内第一批“双一流”的一流大学,必须通过重塑目标、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引领发展,承担新的责任,实现转型发展,尽快实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注重促进发展目标的转变。东南大学将进一步评估申办委员会关于“双一流”建设的决策和部署,加强对学校“双一流”建设成果和经验的评估,认真找出建设领域的不平衡和不足,促进学校发展目标更加明确,世界一流建设路径更加清晰,加快学校发展从国内一流和国际知名发展方向向世界一流转变。
将努力促进人员培训目标的转变。深化认识,第二个百年目标与当代青年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高度一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党和国家赋予高校的人才培养新使命高度一致。不断凝聚领军人才培养共识,完善人才培养措施,加快培养体系建设,培育至善的家国情怀,分享和拓展国际视野,以创新引领未来,为人类谋福利,出台一系列培养领军人才的规划、计划和措施。
将努力促进科学研究的转变。我们将继续实施“原创能力提升计划”,积极规划国家重大项目、平台、团队和成果。我们将凝聚和实施“东南大学十大科技问题”,解决从0到1的创新问题和“瓶颈”技术问题。我们将在为国家服务的大战略中充分体现东南大学的责任。
着力推进学科转型。我们将全面推进“一流学科攀登计划”,在引领“新工程”发展的同时,彻底突破单一学科思维的局限,全面把握非工程学科的学科建设规律,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分类和评价机制,深刻激发各学科建设的活力和动力,加快建设具有综合性和工程特色的新学科生态模式。
将努力促进文化转型。主题教育的方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以“严谨求实、精益求精”为主要传统的“精益求精”校训,拓展“勇争第一、创新引领”和“舍他人、敢为人先”的新内涵,构建大学文化生态可持续改善的新时代。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主体责任,着力解决责任意识、使命感、紧迫感和危机感不足的问题,鼓励党员、干部、教师和学生以更高的政治立场和更大的改革力度,把育人为本、人才为国的使命转变为自觉行动,全面开创东南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新境界。
(2019年11月28日,05)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建设人民满意的世界一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