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夷文化与中华文明

易百科 未知 250℃ 评论

作者:杜庆余(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第七届东夷文化论坛近日在山东省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举办。论坛邀请了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数十位专家学者,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就东夷文化的起源、历史演变和内涵、东夷文化与中华文明的渊源和辩证关系以及东夷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与会学者认为,东夷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泉,孕育了早期中华文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建民认为,中国古代宗族大致可以分为华夏、东夷和苗族。这三个群体相遇后,既有和平共处,又有冲突,最终逐渐融入中华民族,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融合格局的深厚历史渊源。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林小安认为,大汶口文化出土陶器上的雕刻符号是象形文字,包括单个文字和复合文字。文字是文明起源的标志之一,表明东夷文化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源。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所的王军林教授认为,在古代,东夷文化圈是围绕黄河下游的海岱地区形成的,沿着中国东海岸一直延伸到朝鲜半岛。齐鲁文化形成于东夷文化圈的中心地带,孕育了孔子和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在汉代占据主导地位,促使齐鲁文化从海岱地区的地域文化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从东夷文化到齐鲁文化,再到中国文化,层次与传承的关系非常明显。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宋暖认为,沂蒙是东夷文化的发祥地,沂蒙地区是东夷文化的中心地区。龙山文化博物馆馆长田纪宝认为,以成子牙遗址为代表的龙山文化是中国本土文化,是东夷民族文化发展的高峰期。成子牙龙山文化古国是东夷古国,成子牙是其都城;城子崖遗址的发掘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曙光。殷商文明是在中国史前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许多学者对如何认识和评价东夷文字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山东大学的孟蔡襄认为舜是东夷文化的代表人物。这个代表人物应该被视为一个文化符号,它可能是一个真实的人或一个部落。孟蔡襄分析了古代文献对舜形象的描述,认为舜形象经历了从抽象到具体、从模糊到清晰的发展过程。先秦文献对舜的描述非常简单。随着时间的推移,舜在文献中的记载越来越系统,越来越详细,越来越脱离历史事实。山东大学教授张福祥认为,古代东夷集团中的人物,如太浩、少昊,原本是古代东方鸟图腾氏族的通称,而不是一人一族的称谓,不能完全作为历史人物来研究。太浩和少昊的名字起源于对太阳神的崇拜。所谓的太浩和少昊实际上指的是古代野蛮人相继出现的两大部落群。太浩和少昊的名字与黄帝和颜地的名字相同。黄帝和颜地的名字也起源于太阳崇拜。它们与代表最高神、太阳神的“神圣角色”和代表集群实体及其领导者的“人格”的名字混合在一起。这样的名字应该在中原“五帝”时代流行。蚩尤文化研究会会长杜花梦认为,虽然仓颉作为史前传说人物,在战国以前的现存古籍中并未提及,但后来的史料肯定不是来自空山洞。它必须来自普通人的口耳相传。从目前发现的碑铭分布和仓颉文物分布范围来看,仓颉更有可能属于东夷人。仓颉可能是总结和整理汉字并对汉字形成做出贡献的代表人物。

东夷祖先的物质遗存是研究和理解东夷文化的重要途径。许多学者从出土文物中对东夷文化进行了考古分析。李建民认为,经过长期的考古发掘,东夷文化的遗迹和遗物以及由此认识到的精神文化内涵已经得到科学的鉴定,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东夷文化的真正特征。东夷文化的一个重要现象是陶器上出现了许多图像和文字。学术界对这些图像的性质有不同的理解,但它的出现无疑与古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有关。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严圣东教授,结合近几十年来新的考古发现,认为春秋时期山东地区东西方民族的来源、民族和地理分布不同,文化传统也不同,特别是在丧葬习俗方面,显示了他们独特的文化特征。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李楠认为,东夷各部门的文化体系的独立性非常明显,这与中国各州的文化体系大相径庭。然而,到了西周,周文桦进入了东夷文化圈,彝夏物质交流达到了很深的水平。这一时期在山东各地考古发掘中出土的许多器物表明,夷夏思想相互渗透,夷夏文化融合,族群界限逐渐消失。王文慧、王同喜认为沂沭河地区是东夷文化乃至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地区,曾经占据主导地位。东夷文化始终从文化考古学的序列中一脉相承,具有完整的史前文化体系。夏商周时期,山东和苏北文化是主体,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来源。

在新的时代和新的形势下,如何保护、继承、弘扬、发展和利用东夷文化,使东夷文化在当今社会实现创新转型和创新发展,与会学者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具有新颖的理念和独特的观点。山东省三维旅游规划设计院院长万·林东分析了以山东省清启古道为代表的几条古道。他认为,被称为“盐商古道”的清气古道,不仅是一条古老的交通要道,也是一条古老的贸易要道,也是一条古老的战争要道,同时也是一条文化通道。古道沿途有丰富的龙山文化遗迹和瑶族、后羿等东夷人物的传说,使其成为齐鲁独特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成为继中国“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京西古道”之后的又一个旅游目的地。山东省大舜文化研究会的赵志刚认为,东夷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应着眼于引导、发现特色、促进小区域发展。舜文化是东夷文化的代表文化,因为舜是中国人文主义的祖先之一,也是中国道德的祖先,也是中国孝文化的创始人。在东夷文化中,舜的历史地位是无与伦比的。舜文化在民间仍然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因此用舜文化引领东夷文化的开发利用是一个更合适的选择。如何做好东夷文化的研究,寿光文化研究所的赵守祥认为,东夷文化有着难以想象的深度和广度,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背景和影响。目前,东夷文化研究存在着主题分散、效率低下的突出问题。要实现质的提高,必须选择领军人才,成立“东夷文化研究所”,制定东夷文化研究中长期规划,设立“东夷文化研究专题”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应进一步继承、保护和弘扬东夷文化,提高公众对东夷文化等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努力形成全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本次论坛由中国先秦历史学会、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山东省文化旅游厅和临沂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2019年11月30日,第11版)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东夷文化与中华文明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