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外交智库建设必须把握四个关键点

易百科 未知 57℃ 评论

作者:苏格(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国家委员会主席)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发展、繁荣文明和人类进步离不开先进思想的指导”,“智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加深互信,建立共识”。今天的世界正在经历一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进入新时代,为建设中国特色外交智库提供了广阔舞台,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要建立一个新的外交智囊团,我们必须把握以下四个关键点。

首先,应加强理论创新和战略思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新时期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它还把推进新型国际关系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为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体目标。深入研究习近平外交思想,提出有价值、有影响的新思想、新观念、新观点、新判断,为研究形势、规划战略、制定政策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是中国特色新外交智库的使命和责任。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必须客观、实事求是地研究和判断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明确自己的责任、义务和使命。新外交智库应始终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以服务为基础实现“二百年”目标,以维护中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重点,深入研究国际形势中具有全球和战略重要性的核心问题。

我们要善于“古为今用”,继承和发扬新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同时要善于从中国五千多年博大精深的优良文化遗产中寻求智慧,为中国特色大国的外交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专业支持和丰富的营养。我们还应该善于“让外国的东西为中国服务”。我们应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和方法,放眼世界,汲取所有人的长处,吸收和借鉴国际关系分析和歧视的研究成果。

第二,我们应该收集政治意见,做好“双轨”外交。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们必须“不怕浮云遮眼”。我们必须能够审时度势,认清国际格局中力量对比的变化、大小矛盾和主要矛盾。对形势发展中的总体、战略、综合和长远问题的方向和趋势做出准确的战略判断,避免误判。

我们要把握特定历史时期的国家利益,以中国的外交目标、任务和实际问题为指导,客观分析机遇和挑战,找到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政策和策略。深入研究热点难点问题需要集思广益、开拓创新、站在前沿、把握新趋势、提出新观点、研究新建议。我们应该能够提出前瞻性、战略性、创造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对策和建议,成为中央外交决策的好顾问。

新时期的国际关系和外交工作是立体的、多元的。外交智囊团的研究和活动涵盖外交工作的所有方面。新外交智库的职责和使命不仅是为前线外交服务,通过国际交流发挥特殊作用,也是完成政府不方便直接出面的“一轨半”或“双轨”外交任务。这里有双边和多边外交使团。这包括谈判、谈判、沟通和绘图。

第三,我们必须推进公共外交,引导舆论。“国内外两大形势”的总体规划表明,国内人民非常关心国际形势变化和外交对策等问题,这表明我们的外交有民意基础。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有必要增强公众对中央政府外交政策的理解和支持,使每个人同心同德、循序渐进地坚定地相信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为外交工作奠定社会基础,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在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历史进程中,智库的任务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多向的。中国特色的新外交智囊团责无旁贷。必须深入研究公共外交的传播艺术,深入明确,积极有效地引导广大公众正确理解国情,理性观察世界,努力培育和建设开放、包容、和平的民族心态。

我们应该在国际舞台上提出中国的计划,发出中国的声音,讲一个关于中国的好故事,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进入新时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与过去不同。有必要重新规划和实践。请进进出出,加强与国际智库的沟通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并努力以国际社会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语言、角度和方式表达。有必要增强信心,消除疑虑,求同存异,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第四,注重人才培养,加强学风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外交智库需要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国而生,为国而死”,智库研究必须践行中国外交官“忠诚、使命、奉献”的共同价值观,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具备关爱祖国和世界的使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在自己的钢铁之战中仍然需要坚强”,我们需要通过内部和外部修复,建立一流的外交研究人才队伍。目前,中国国际研究人才的分布还不够均衡。有必要全面平衡更多“池”和更少“智慧”的问题。新时期,中国外交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地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科技、文化等方面,涉及到极地、互联网、深海、太平洋/[/k0/】。外交智囊团不能固步自封。他们必须坚持学习,以便不断扩大国际关系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我们还应该致力于培养中青年研究骨干,以便我们的外交智囊团能够传给下一代。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智囊团的建设应着眼于提高研究质量和促进内容创新”。外交研究是一个长期、艰巨和细致的过程。只有培养科学严谨的思维习惯,脚踏实地、务实、勤奋、致力于学术研究,才能真正取得成就。近年来,中国智库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一些智库研究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另一些存在重形式传播轻内容创新的问题,还有一些存在建立平台、邀请名人、举办论坛等形式主义做法。”今后,我们要“勤俭外交”,勤俭讨论,避免简单重复内容,练“内功”,产生原创、高质量的成果。

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从事外交和国际关系研究的专家和学者有许多工作要做。新的中国特色外交智库恰逢难得的历史机遇,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同时,通过交流和取长补短,引领时代潮流,开拓思路,为国家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不断完善国家治理体制和能力,为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做出更大贡献。

(2019年12月2日,第16版)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新外交智库建设必须把握四个关键点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