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心理学领域出现了哪些有趣的研究?

知乎日报 KnowYourself 85℃ 评论

2019 年,心理学领域出现了哪些有趣的研究?

图片:rkrandhir / CC0

KnowYourself,关注自我和内心,觉察即自由。

我们也说说看到的几个研究。

1.天天发自拍,别人会怎么看?

人们如何看待那些爱发自拍的人?一篇发表在《个性研究杂志》(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的论文提出,人们对在社交平台上发大量自拍的人评价并不好

华盛顿州立大学的 Christopher Barry 及其团队招募了 29 名年龄在 18 至 27 岁之间、Instagram 账号上至少有 30 张图片的大学生。研究人员对他们发布的图片进行截图,并邀请他们完成一份用来衡量自恋、自尊、孤独、寻求刺激及五大性格特质的问卷。随后他们发布的图片被编码为“自拍”、“他拍”和“无本人图像”,并根据不同主题进行归类。

在第二阶段的测试中,研究人员向 199 名来自其他大学的学生展示了每 30 张为一组的截图,并要求他们从孤独、成功、外向性、吸收、可靠性、情绪性、善解人意等 13 个方面对图片组所展现的个体进行评价。

在与第一组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后,研究人员发现,尽管第二组确实从照片里捕捉到了一些线索,他们并不能准确地评定第一组的人格属性。但在评价方面,他们表现出了一致性:发布更多自拍的人被认为是不受人喜爱的、不那么成功的、缺乏安全感且不欢迎新事物的,而发布更多他拍的人得到了更多积极评价。展现身体特征的自拍,例如秀肌肉的照片,得到了最多的差评。

不过,这项研究存在局限:29 人的样本数过小,而且其中只有 8 名男性;第二组评价第一组时唯一的依据就是照片,而潜在个性信息的另一个重要来源——配图文字被剔除了。

2.哪个表情的使用率最多?

根据 The Unicode Consortium 的调查,“笑哭”表情已成为人们最经常使用的表情符号。在分析了多个来源的匿名数据后,该机构给出了一个热门表情排行榜,其中“笑哭”表情()使用率最高,为 9.9%,??和 紧随其后,分别为 6.6%和 4.2%。

Unicode Consortium’s emoji use frequency survey, 2019.

这个时常出现在搞笑评论或讽刺语气中的表情为何有这般魔力?认知心理学家 Monica Riordan 认为,“笑哭”表情的夸张特质是其吸引力的关键所在。大量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 55%是由肢体语言如手势、姿势、面部表情完成的,谈话语气及音调变化则占 38%。而在不涉及肢体语言和音调变化的短信交流中,人们倾向于使用夸张表情来弥补信息、强化情感——当你打出“笑哭”表情的时候,你不一定真的笑出了眼泪,但对方看到表情便能解读出你想要表达的欢乐、讽刺或无奈。

以“笑哭”表情为代表的表情符号,也可能是人们用来维系社交关系的“工具人”——它们有时并不是真实的感受,而是“对方希望自己表达的感受”。如果你收到了一条并不觉得好笑的笑话,除了毫无灵魂的“哈哈”,你也可以发一个“笑哭”表情,让它替你完成对方对“笑”的期待。

3.停用社交媒体并不能让人更幸福……

离开手机和社交媒体会让我们变得更幸福、更满足吗?堪萨斯大学的 Jeffrey Hall 及其团队研究了当人们积极避免使用社交媒体后的结果。他们将参与者分为 5 组,一组被要求如常使用社交媒体,而其他四组分别被要求停用主要社交媒体平台一周、两周、三周和四周。在为期四周的实验周期内,参与者每天都会记录他们吃饭、工作、看电视、上网等活动的时间占比,并完成衡量幸福感、生活质量和孤独感的问卷。

在剔除了一些未能按照约定停用社交媒体的参与者后,研究人员将数据输入了统计模型,最终得出结论并不十分令人惊讶:无法通过孤独感、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来判断参与者是停用还是在如常使用社交媒体。研究数据显示,停用或少用社交媒体会使孤独感减少,但对其他与幸福感相关的指标影响甚微。“关于社交媒体负面影响的研究应当被更仔细地解读。”研究者在发表于 Media Psychology 的论文中写道。

这项新的研究也有其局限性:样本数量不大,研究者也承认他们没有足够参与者来检测可能存在的某些微小影响。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这种影响微小到只有在样本数量极大的情况下才显现,那么它在现实世界中的实践意义或许不大。

4.能够区分负面情绪,真的很重要

处理消极情绪的第一步是区分它们。如果无法进行区分,那么痛苦的原因便难以确定,自我调节也会变得困难,这就是低 NED (Negative Emotion Differentiation)。来自罗彻斯特大学的 Lisa Starr 和她的同事们主导了一项针对青少年人群中 NED 的研究,他们不仅关注青少年群体中的 NED 和抑郁症状,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麻烦事和压力性事件对青少年造成的影响。

研究团队研究了 233 名年龄在 14 到 17 岁之间的美国青少年。他们先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访问,询问他们在过去 12 个月内是否经历了抑郁或压力和创伤事件。在接下来的 7 天里,这些青少年每天通过智能手机完成四次问卷,通过选择 12 个负面情绪词汇和 5 个正面情绪词汇来描述他们当前的情绪。该调查也允许青少年对任何日常困扰进行记录并对严重程度进行评级。18 个月后,研究人员对同一批青少年的抑郁等级进行了评估。

研究发现,那些在为期一周的调查中表现得更难以区分消极情绪的青少年更容易在遇到困扰后经历短暂的情绪低落。他们在 18 个月后的测试中也表现出了更高程度的抑郁症状——但这有一个前提,即他们时常处于压力之下。

为何低 NED+ 压力会成为抑郁的危险因素呢?低 NED 人群无法确定自身情绪反应的原因和结果,因此当负面情绪来临时,他们并未做好应对准备。情绪调节的缺陷反过来使得压力源带来的情绪后果难以控制,因而进一步导致抑郁症状的发展。

如果该项研究结果成立,那么“情绪标签化”(affect labelling)或许是解决青春期抑郁极为有效的手段。“情绪标签化”是教会人们理解并识别各种情绪的过程,它已被证实能够减轻负面情绪的强度,帮助人们恰当应对

5.不诚实的行为真的会对自己不利

谎言未被发现就能逃脱惩罚吗?来自密歇根大学的 Julia Lee 及其同事对不诚实行为是否会削弱我们的“移情准确度”(即察觉他人情感的能力)进行了检测。他们提出,不诚实行为可能会使我们脱离他人,从而使社会互动更加困难,这对维护关系、处理冲突和合作工作都有重要影响

研究人员先是询问了 259 个成年人他们在工作场所进行不诚实行为的频率,并给另一组的 150 个人提供了在电脑游戏上作弊的机会。之后所有人都接受了旨在衡量个体识别他人面部、声音和肢体语言的能力差异的测试。结果发现,在两组参与者中,更多不诚实的行为与更多的判断失误相联系。

为了进一步确认是不诚实行为与判断准确度的因果关系,研究人员进行了第二个实验。他们为样本大学生提供了在掷骰子游戏中赢取真钱的机会。第一组参与者被要求预测哪一边的骰子数字更大,正确的猜测可以换取更多现金。随后,第二组同样被要求进行预测,不过是在抛掷骰子之后——这给他们提供了说谎的机会。与第一组相比,第二组的参与者给出了更加准确的预测结果,说明他们利用了作弊机会。在随后的测试中,他们表现得也更差。

为什么不诚实行为会损害我们的移情准确度呢?一种解释是,它减少了我们的“关系自我建构”,即我们在社交关系中对自己的思考程度。这种社会距离帮助我们合法化不道德行为,因为它减少了我们对他人的关注、降低了关注程度——一种避免“直视他人”的字面形式。

6.好的“隐喻”能促进目标达成后的持续成长

学习,锻炼,健康饮食,努力工作……人人都关注如何“达成目标”,而来自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 Szu-Chi Huang 和 Jennifer Aaker 将目光投向了目标达成之后的时刻。他们发现,如果将目标达成的过程视作“一段旅程”而非“达到目的地”,人们将更有可能将与目标相关的行为习惯保持下去。

我们依赖“隐喻”来处理抽象概念与事物。以“达成目标”为例,Szu-Chi Huang 和 Jennifer Aaker 提出,如果人们将完成目标的过程视作一段旅途,他们更可能在达成目标的时刻回想开始的那一刻,以及一路走来的起起伏伏。这种感觉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已转变为进行这些特定行为的人,进而使行为延续。

这一结果来自涉及美国大学生、大学职工、节食者、计划在 14 天内走 100,000 步的锻炼者、106 位在加纳进行商业教育计划的高管等人群的六项研究。研究者认为,这一结果或是研究利用隐喻提高成功延续几率的开始。

参考资料:

1. Barry, C. T., McDougall, K. H., Anderson, A. C., Perkins, M. D., Lee-Rowland, L. M., Bender, I., & Charles, N. E. (2019). ‘Check Your Selfie before You Wreck Your Selfie’: Personality ratings of Instagram users as a function of self-image post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82, 103843.

2. Quito, A. (2019, October 18). Why we can’t stop using the “face with tears of joy” emoji. Retrieved from https://qz.com/1726756/the-psychology-behind-the-most-popular-emoji/

3. Hall, J. A., Xing, C., Ross, E. M., & Johnson, R. M. (2019). Experimentally manipulating social media abstinence: results of a four-week diary study. Media Psychology, 1-17.

4. Starr, L. R., Hershenberg, R., Shaw, Z. A., Li, Y. I., & Santee, A. C. (2019). The perils of murky emotions: Emotion differentiation moderates the prospe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alistic stress exposure and adolescent depression. Emotion.

5. Lee, J. J., Hardin, A. E., Parmar, B., & Gino, F. (2019). The interpersonal costs of dishonesty: How dishonest behavior reduces individuals’ ability to read others’ emotio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48(9), 1557.

6. Huang, S. C., & Aaker, J. (2019). It's the Journey, Not the Destination: How Metaphor Drives Growth After Goal Attain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2019 年,心理学领域出现了哪些有趣的研究?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