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不景气时,发放消费券还是发放现金让老百姓获得的实惠更多?

知乎日报 薛洪言 77℃ 评论

经济不景气时,发放消费券还是发放现金让老百姓获得的实惠更多?

图片:angelolucas / CC0

薛洪言,苏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

疫情之后,我们看到西方国家普遍撒钱,而我国则主打消费券。初看上去,发钱自然比消费券更实惠,但政策目的是为了促进消费,转化为中小企业的订单收入,从这个目的来看,究竟是发钱有效还是消费券有效,就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了。

疫情期间,消费和生产同时冻结;疫情之后,企业复工复产,却因消费不足收入萎缩。无奈之下,只得减员降成本,加重消费低迷,导致复工复产在低水平上达到新的均衡。

这种低水平的均衡对应着经济衰退。要走出衰退,需提振消费以打破低水平均衡。好比让匀速 60 迈的车子提升到 80 迈,打破旧平衡必须踩油门,要借助外力。外力提振消费,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发钱”,极端情况下,每人每月补贴 1 万元,不愁消费起不来。

事实上,已经有很多西方国家给民众发钱。据苏宁金融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止 1 季度末已经有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向民众发放现金补助。就我国而言,也把促消费提升到突出的重要位置,却只发消费券,这是为什么呢?

国情不同。英美国家近一半的人隶属“月光族”,政府不发钱、吃饭成问题,反过来,政府发的钱,基本都会用于消费;而中国情况不同,中国家庭整体还是有钱的,人们吃饭不成问题,这个时候,额外发钱只会转化为储蓄,相比之下,发消费券,不仅能确保 100%用于消费,还能发挥杠杆撬动作用,发挥更大的刺激效果。

另外,我们也要看到直接发钱的负面作用。

在经济学中,直接给民众发钱被形象地称作“直升机撒钱”——开着直升机在城市上空撒现金,谁捡到算谁的,一个词,白给。现金的印刷成本极低,开动印钞机撒钱,消费上去了、民众高兴了,何乐而不为呢?

钞票只是一张纸,背后却是对商品和服务的索取权。如果社会商品供给能力有限,超发现金只会带来通货膨胀。同时,当一国肆无忌惮印钱时,货币的国际信誉严重受损,汇率会大幅贬值(想开动印钞机,用纸张换取其他国家的真实商品,这是美元的特权),现金不能转化为外汇去追逐国际商品,只能在国内肆虐,印的越多,通胀越严重,直至恶性通胀。

恶性通胀下,货币以月、周为时间单位快速贬值,储蓄不再有意义,货币像烫手的山芋,人们要么尽快花出去,要么尽快换成外汇或黄金,国内货币体系崩溃;工作也变得毫无价值,人们宁愿花更多时间抢购商品,没人再踏实干活,生产供应体系崩溃。

恶性通胀,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承受。为避免恶性通胀,印钞撒钱必然有个限度,偶尔为之,不可依赖。既然是偶尔为之,民众预期到政府不会持续撒钱,撒一次少一次,除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外,会把多余的钱存起来,而不是花出去。此时,撒钱促消费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撒钱属于有效的救济政策,为低收入群体的必要生活支出提供资金来源,却并非有效的刺激政策,并不能持续刺激居民消费需求。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经济不景气时,发放消费券还是发放现金让老百姓获得的实惠更多?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