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陆、香港、台湾翻译的电影名称会出现较大的差异?

知乎日报 光与火花 145℃ 评论

为什么大陆、香港、台湾翻译的电影名称会出现较大的差异?

图片:《爱尔兰人》

光与火花,男,电影人

因为这几个地方的宣发逻辑不太一样。

虽然香港也有 hk movie 这类软件,但是因为特殊的地理条件,事实上从传播角度来说,大型地推海报的宣传效应并不会比线上的预告片差。像旺角,红磡,中环这几个大型转换枢纽,只要你出门每周肯定都会路过一两次,而在这里的铺上的电影海报强推效果肯定比脸书上的电影广告效果好。

而电影海报的有两大重点:一是明星,二是片名,好不好看反倒是其次的;而因为外国明星的熟脸程度肯定不如周润发刘德华这些本土明星,所以片名成了重中之重。

根据我的观察,部分港译有个关键重点:自带电影类型。

我随机抽取了这几年的电影,比如:

爱尔兰人 /(港译)爱尔兰杀手 / (原片名)The Irishman

海边的曼切斯特 /(港译)情系海边之城 / (原片名) Manchester by the Sea

这是两部带有地名的电影。对比之下,大陆无疑翻译得更准确,第二部的港译干脆连曼切斯特都给丢了。但是如果我没机会看到预告,甚至没看到海报,那么至少我能粗浅地从片名 get 到第一部有暴力元素,第二部有爱情元素。

事实上,爱尔兰人的重点不在杀人,海边的曼切斯特就更加没啥爱情戏,但是,能不能准确反映剧情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人买票进电影院。

再举一个更极端的例子。

教授与疯子 / (港译) 牛津解密 /(原片名)The Professor and the Madman

如果说前面两部还是打了个类型擦边球,这部就妥妥的骗人了,因为这部电影压根就跟解密毫无关系。这里顺便吐槽一句,其实这部电影的阵容挺好的,梅尔·吉布森、西恩·潘和小玫瑰,但是结果国内竟然上映了我都不知道,宣发是做的有够烂的。

最后再给大家看看三部是枝裕和的片子译名差异,可以强化我的观察结果:

如父如子 /(港译)谁调换了我的父亲 /(原片名)そして父になる

其实日语片很容易翻译,但是为什么港译要自己编新名字?目的就是把核心矛盾冲突直接打在上面。

海街日记 /(港译)海街女孩日记 /(原片名)海街 diary

这里港译看起来非要多此一举加个“女孩”,但还是符合我刚才说的逻辑,突出类型,这部片子就是去看妹子的。

小偷家族 /(港译)小偷家族 / (原片名)万引き家族

为什么这次大陆和香港翻译一样呢?因为小偷家族本身就够吸引人,不需要再强化。


其实不论是大陆或者香港,大家有个共同认知,就是片名很重要,是整个宣发环节的重中之重。事实上只从文字上对比,大陆译名大部分时间更加信达雅,香港的译名确实俗;但是从商品角度来说,香港译名也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其实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如果能做到片名雅致,同时自带卖点和类型,我认为这才是最成功的译名。比如此题下反复提到的《这个杀手不太冷》,就是这方面的翘楚,至少我完全不看预告和物料,就很想看这部电影。

这里可以稍微岔开来说一下,国产商业片里面,我觉得宁浩算是取名方面的天才,不论是早期的疯狂系列,后来的《心花路放》,《无人区》,还有他坏猴子计划里的《受益人》,《我不是药神》等等,都属于把卖点,类型和文雅结合得很不错的。

以上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为什么大陆、香港、台湾翻译的电影名称会出现较大的差异?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