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如何从疫情造成的影响中恢复?

知乎日报 元宿six 98℃ 评论

人类如何从疫情造成的影响中恢复?

图片:geralt / CC0

元宿six,专注医学干货和病房故事写作,有事联系微信songs233

谢邀,年初的新冠疫情爆发至今已有 10 月,从世界范围内情况仍不容乐观,虽然专家称秋冬季可能还会反扑,但从今天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个季的经济数据和目前的社会秩序来看,很直观地表明了中国已经控制住疫情,所以这个问题面向中国提出真的特别适合~

说回正题,自古以来,传染病就给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破坏。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中人类与传染病做斗争的部分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从中获取了无数的经验教训。

目前全球已有 1118321 新冠死亡病例[1],且还在持续上升中。

中国有句古话,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里我们说几个经典的大流行来管中窥豹,要想知道如何从疫情中恢复,结合过去现在,从中总结最为实际。

黑死病带来了科学观

黑死病是欧洲中世纪大瘟疫,实际上是 14 世纪 40 年代散布到整个欧洲的鼠疫,夺去了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约 1/3,而后在全世界都有再陆续出现。

当时人类对传染病的了解几乎是空白,又由于宗教的统治地位,把疫病当做是上帝的惩罚,认为猫是幽灵和邪恶的化身,从而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如捕杀猫咪)甚至加剧了疫情的严重性,在既查不到病因,又受观念限制的影响下,大量死亡,至今是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之一[2]

黑死病的结束就是适者生存的典型,由于染上之后症状严重,病菌难以和人体共存,只能双双走向死亡,而没染上病的人本身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因而存活了下来。其次,最重要的一点是,由于教会逐渐失去民众的信任,许多人开始把目标投向科学,欧洲社会转而走向文艺复兴。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生存环境的改善使得鼠疫难以继续肆虐。

黑死病(鼠疫)这一课,是传染病斗争史上深刻的启蒙课,此后类似的还有霍乱等其他当时无法应付的传染病也有类似情况,都是在经过科学方法的调查和治疗下,才得以控制。

按照现在的口号就是「不造谣,不信谣」,用科学事实说话,这是疫情恢复的前提。

举个例子,如果国外对疫情始终持有阴谋论,对疫苗大部分不信任,那么任何防疫防控工作都无法顺利展开,这也是为什么亚洲普遍比欧美恢复得好的原因。

1918 大流感:有效的防护与隔离

1918 年的大流感(又称西班牙大流感)在历史上似乎被遗忘了,但它和这次的 COVID-19 最像。当 1918 年流感爆发时,医生和科学家们不确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或如何治疗,在 1918 年春正好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种病毒传播到世界各地,并感染了全球至少三分之一的人口。尽管具体死亡人数尚不得而知,但据许多人估计,死亡人数超过了 5000 万[3]

当时暴发特别是它对健康成年人的影响,这与之前的暴发对免疫功能低下和青少年更易感的爆发不同,在没有任何疫苗的情况下,这种流行病不仅扩散快,而且还有两波。第一波比第二波温和。回国士兵促成了第二波疫情。

由于当时没有适当的药物治疗,主要还是靠诸如禁止群众集会和要求戴口罩之类的措施。这可以将死亡率降低多达 50%,但这取决于在疫情爆发初期实施这些措施,而并未过早解除这些措施。由此可见,戴口罩并不是这次疫情才出现的方法,自古就有。

中国就是就重视防护和隔离措施的典型[4],著名医学刊物柳叶刀也进行系统综述和 Meta 分析目前可收集到的所有科学研究证据,强调在医疗机构内外与他人保持至少一米的距离,使用口罩及眼部防护,可能是降低病毒感染或减少 COVID-19 传播几率的最佳方法。

即使疫苗生产出来了,也要在公共场所注意防护。研究表明,要通过疫苗达到群体免疫要至少总人口的百分七十[5]因此要生产出足够数量的新型疫苗并覆盖公众的相当一部分,这仍将花费大量时间,而且我们仍未无法明确掌握疫苗的效力能达到多少,同时秋冬季节的其他流感也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所以,任何一场疫情的结束都不是没有原因的,有些人把疫情的结束归功于天气变热,可事实上呢,西班牙流感前后发生了三波,持续 18 个月,这期间也经历了夏季,并没有消灭疫情。事在人为,没有那些医护人员,没有隔离措施,病毒是不会退却的。

非典: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

非典是距离我们最近也是最切身体会的一次传染病,非典是于 2002 年从东南亚扩散乃至全球,直至 2003 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控制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病疫潮。和前述的两种传染病相比,死亡的人数整个数量级就从千万下降到三位数,尽管与其他大流行相比,死亡人数被认为是非常低的,但死亡率却比 COVID-19 高,这也是一段让人铭记在心的历史。

非典时期,诸多国家都暴露出来了问题和缺陷,例如在疫情初期公共卫生体系和行政部门并未及时通报,导致错过了最佳时期,但也吸收到许多经验,例如非典之后从国家到乡镇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又修订了《传染病防治法》使得疫情的控制和应对有了相对完善的预案,从而避免了疫情的大规模扩散和流行,一切都开始走向规范化、体系化。

及时通报疫情数据,意味着更高效的检测。如果上层决策可以准确地跟踪该病毒的传播,则下层医院可以执行他们的防控计划,避免出现进一步的病毒传播。

以国内青岛这次为例,5 天检测全城?900 万人口,这其中不仅靠着上下齐心的人力物力,也是体现了公卫与临床相互配合的高效体系。

即使在面对这次的 COVID-19,能否做到及时上报这个问题依然存在,提高公卫的地位,是未雨绸缪,即使度过了这次大流行,依然重要。

当下医疗新基建的发展:线上到基层

病毒面前虽然人人平等,但医疗面前却还未达到人人平等。

疫情期间太多失业的人,太多养老院、孤儿院、甚至流浪汉等弱势群体出现孤立无援的状况,但最常见的还是许多患有慢性病的人不能在医疗资源紧张时得到妥善的护理。

好在这次疫情也发展了各个国家的线上诊疗,由于新冠中本身患有慢性病的人其症状更严重病情更凶险,病人去医院就医显得非常的危险,网络就诊开始凸显重要性。随着 5G 基建的发展,未来互联网医院也将是一个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出现疫情时,专家也无需满世界飞,网络会诊就可以很好的解决问题。

但网络并不能解决一切,目前还是以导诊和简单咨询为主,所以国内此次疫情后,有多省市出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开始筹备新三级医院,三级医院建设发展或将迎来新拐点,借着经济低迷时需要刺激的政策,在当下疫情消停之时,新医改强基层成了大方向。

因此,要想真正从疫情的影响中恢复,我们还是要把目光放长远,重视新冠病人外的弱势群体,易感群体,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攻关,在仅适应于急性病诊疗的医院之外,完善基层的慢性病管理职能,并提高卫生系统的运行绩效,以有效地应对慢性病的挑战。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人类如何从疫情造成的影响中恢复?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