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发现过恐龙化石吗?

知乎日报 是阿彬不是阿宾 262℃ 评论

古代人发现过恐龙化石吗?

图片:DariuszSankowski / CC0

为什么古代人没有发现过恐龙化石?

是阿彬不是阿宾,古生物学研一新生

首先,古代人是发现过恐龙化石和恐龙遗迹化石的。

很多神话和民间传说为这一观点提供了证据。早在公元前 7 世纪,古希腊人就与中亚的游牧文化有所接触了,当时的书面记录中有对狮身鹰首兽(Griffin)也就是狮鹫的描述:据说它是一种贮藏并守卫着金子的动物,身体像狮子一样大小,长有喙,四条腿,脚上有尖利的爪子。此外,至少是公元前 3000 年的近东艺术中就描绘了类似狮身鹰首兽的动物,而迈锡尼文明也有此类描绘。

狮身鹰首兽的神话起源于蒙古和中国的西北部,这个地方拥有非常丰富的化石资源,尤其是因保存大量完好的恐龙骨架而闻名,白色的骨骼化石在埋藏它们的松软红色砂岩的衬托下格外醒目,因此这些骨架特别容易被发现。更有趣的是,在这些砂岩中保存最丰富的恐龙化石是原角龙(Protoceratops),它大致像狮子一样大小,长有突出的钩状喙,四条腿的末端长有带尖利爪子的脚趾,它们的头骨也有向上生长的骨质饰角(颈盾),这很可能就是狮身鹰首兽形象中常常描绘的翅状结构的来源。基于这些事实,狮身鹰首兽的传说似乎极有可能来源于穿越蒙古的游牧民族对恐龙骨架的实际观察,这种奇异的神话怪兽与真实的恐龙世界之间竟然有着这样的联系。

国外艺术家对原角龙和狮鹫的形态对比

或许神话这种东西太不靠谱,又或者年代太久远无从查证,那我们再来看一个年代较近的例子。这是引用邢立达老师团队的研究成果:

因南宋年间蒙古入侵中原,当时的一些有钱人们就在重庆綦江的老瀛山上掏了一个的石洞,结寨自保。而在他们开凿这个山洞的时候,他们在地面上发现石头竟然开花了!后来在清朝同治年间,当地人还为这个山洞挂了一块儿匾:「莲花保寨」。

事实上,所谓的莲花是鸭嘴龙类恐龙留下的脚印。人类早在南宋时期就与恐龙遗迹亲密共处,只不过将这些奇特现象当作成了保命的异象,直到现代才弄清缘由。

类似莲花形状的鹦鹉嘴龙足迹

古时候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只不过工业革命以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很少有人会用科学的思想去思考这些东西的来历。再举个有名点的例子,虽然不是有关恐龙的:

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曾收藏过这样的一块石头,长度达到 19 厘米、宽 11.4 厘米、 高度 2.5 厘米,表面很光滑,左侧很清晰地刻有四句诗:「南崖新妇石,霹雳压笋出。勺水润其根,成竹知何日。」并署名「庭坚」,下方还刻有章。该诗文是黄庭坚早期之作,而这块石头很可能是黄庭坚在被罢免国子监教授之后其前往江西太和县任知县期间所得。事实上,这块石头是一块距今 4.6 亿年的「中华震旦角石」,而并非如黄庭坚诗中所说的笋,诗人以笋为诗,以诗明志,却并没想过这块笋的其他可能性。

黄庭坚收藏的中华震旦角石化石

之前有朋友提到龙骨,中国人所说的龙骨并不一定指的是恐龙骨头,主要是新生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的化石,这种化石较容易发现,但仍然有着很重要的科研和科普价值,结果竟被古时人们当作中药服用,时至今日仍有大量的渠道销售这种化石为药,这种迷信的、愚蠢的行为是一定要被摒弃和谴责的。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古代人发现过恐龙化石吗?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