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界有什么冷知识?

知乎日报 250斤的雪叔 78℃ 评论

影视界有什么冷知识?

图片:Free-Photos / CC0

250斤的雪叔,只是个普通历史爱好者/影视剧组从业者

在中国,影视摄影是一项高强度的技术性体力劳动,和你在大街上看到的拍婚纱、拍风景、影楼里拍人像的「摄像」完全不同,影视剧组的摄影配置通常是:

掌机——听命导演和摄影指导、负责操作摄影机,这种摄影机不是平常在街上看到的广播机,更不是相机,搭配所有配件重量可达 40 斤以上。掌机之间也分等级,A 机是技术熟练的掌机才能胜任的,通常是拍最主要或者技术难度最高的镜头,剩下的其他机器基本负责辅机位,视剧组投资多少,一个正常的影视大组通常有 2-6 台机器,中途会根据进度来调整增加或减少。如果导演需要自己把握镜头,那摄影指导就会去现场工作,变成 A 机掌机。

摄影大助——即跟焦员,负责操控摄影机的焦点,每台摄影机都会有一个手动跟焦环,摄影机的右侧面还会装上一个小监视器,专门给跟焦员工作使用。有的跟焦员喜欢远离现场,就会使用远程跟焦,自己带着一个图传 + 小监搬个凳子蹲一边跟焦。还有一种十分老练的跟焦员,可以完全不看小监,肉眼看着演员和摄影机之间的距离就能跟,这种大神我这么多年只碰到一两个。

做到跟焦员通常意味着你离做掌机也不远了。

摄影二助——即移动员,也是我现在的职位,负责在摄影指导要求掌机上轨道拍移动镜头、或者摄影机上大型升降的时候,操控推轨道板车或摇升降摇臂(俗称摇炮)、摇小摇臂、操作各类移动升降车,和跟焦员一样都是十分考验技术的活,不过两者所面向的技术领域不同,跟焦员是焦点虚实,移动员是镜头移动摇摆。移动器材通常都很重很庞大,比如一个升降摇臂可长达 12 米 -20 米,即使是一个轨道板车也有 20 多斤重,所以摄影二助(移动员)的一个特征是普遍高大或身形壮硕(比如我)。

通常摄影二助只管帮助摄影指导操控使用器材以达到他需要的移动轨迹,怎么摆设移动器材是场务的事。但如果剧组有要求,需要额外成立一个「移动设备组」,那么就不再存在摄影二助这个职位,你会离开摄影组变成移动组的一员,本质上还是给摄影指导和掌机干活,但你已经独立出来成为一个部门了,场务不会再帮你摆设移动器材,怎么搭炮、怎么摆轨道、怎么安装移动升降车的配件,就是移动小助的工作,移动大助和移动组长就负责原本摄影二助的工作:摇炮和推轨道。

摄影小助——这个才是普通人理解中的摄影助理,负责伺候掌机、为摄影机调参数、换镜头、换配件、从高腿(三脚架)换地锅,反正都是杂活,干摄影小助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跟机员——摄影器材公司派过来维护所有摄影设备的技术支持,跟机员有两种极端,一种是在器材公司呆了一段时间,基本什么器材技术原理和各种设备使用、维护、操作知识都懂,现在就等哪一位导演或摄影指导看中他、把他从器材公司里带出来让他给自己干摄影助理,或者干脆一点直接让他干跟焦员。另一种是混吃等死的,在器材公司呆了一段时间,但很多东西还是不懂,机器的知识和摄影的知识也不是很懂,就只懂该怎么调设备怎么安装设备,光感原理不会、色彩科学不会、709 和 log3 是啥一问三不知,基本就是个只懂出体力干活的普罗大众。

跟机员出身的摄影助理基本功都很扎实。

我最早是个场务,被介绍进了器材公司干跟机员,某一部戏被一个导演和摄影指导看中,拉了出来干摄影小助,过了一段时间干摄影二助,再到现在干移动组的组长,偶尔掌一下机,所以对这些职位都算是深有体会。剧组就是一个关系户聚集地,每个人都是靠关系被拉进来的,亲戚之间的提携是很常见的事情,所以我们这种没背景关系的真的是全靠一手技术活才能站得住脚跟。剧组是一个临时的组织,它不是正规公司,更类似于临时组建的工地农民工队伍,五湖四海的人都有,这部戏拍完杀青就立刻鸟兽散,回家的回家去下一部戏的去下一部戏。运气好的以后有机会碰上同一个导演,大家还能再次见面,但大多数情况都是每个人相处一段时间就告别,这辈子不会再见面。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影视界有什么冷知识?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