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 · 求学长路漫漫多崎岖

知乎日报 子卿 283℃ 评论

小事 · 求学长路漫漫多崎岖

图片:

如何看待中科院自动化所的博士论文致谢?

子卿,卖碳翁

我也是穷人家的孩子,目前在中科院非升即走。从小学起到博士毕业,也花了 20 年时间。看了这个人的致谢,也颇有感触,也想起了自己博士论文的致谢:

致谢一共 27 行,那年我毕业 27 岁。

我的祖辈和我的降生:木匠布衣代相传,传至今代愁柴米

我曾祖父入赘到我曾祖母家,后来我曾祖母无子嗣,隔壁村有户木匠人家老婆去世了,留下一堆子女丈夫无力抚养,我曾祖母收养了他们的一个女儿,这个女儿后来成了我的奶奶。

希望大家不要批评我奶奶的生父,不到万不得已,谁都不愿意骨肉分离。他们当年生活的艰难,可能比电影《何以为家》更甚。

而我的爷爷,年幼时父母双亡,带着自己的妹妹给地主家放牛,他们兄妹俩跟牛吃住在一起,经历的故事跟很多描写那个年代穷苦人的电影所描述的别无二致。后来我爷爷被我曾祖父母招赘为女婿。我曾祖父母家是贫下中农,待我爷爷奶奶很好。我爷爷说,到了我曾祖父母家,不用挨打、能有饭吃有衣穿,他很感激。

是的,这也是我虽然是个文科生,但如此信仰共产主义和工业化、并讨厌民国的原因。

我家也因两代人招赘,受到了邻里的嘲笑、冷眼和欺压(仅仅是嘲笑和冷眼而不欺压你的邻居,已经算好的)。要知道,那个年代是农业社会,谁家儿子多,谁说话份量就大、就能在农村的存量竞争中占据优势。

而我爸爸,生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儿,也就是我姐。有很多次跟邻里发生矛盾,我的邻居直接找上门打架,不仅打,而且指着鼻子骂:你家世世代代都得招女婿。

这也是为什么,尽管我一家人对我姐姐都很宠,但我爷爷奶奶砸锅卖铁也要生孙子的原因,也因此后来有了我。

我是 92 年 2 月出生的,那时计划生育管的很严,超生要罚款,我当年被罚了 5500 元,什么概念呢,当时一个中学教师一个月的工资也只有百元上下。至于为什么是 5500 这个数字,因为村里超生罚款标准是 5000,但生下来发现是个男孩,就多罚了 500。

而这笔钱是我奶奶大冬天穿着单衣挨家挨户敲门借过来的。

我妈当年生我的时候,遇到了脐带缠脖子,当时农村的医疗条件比不上城市,更比不上现在,这种情况很可能导致难产而死,一尸两命。一般产妇分娩要尽快生出来,不然即使生出来,孩子也会死,而我是第三天夜里才生出来的(其中具体经历我就不知道了),基本上处于孩子死亡线的边缘。

我出生的时候,没有哭,把家里人吓坏了,然后拍屁股希望我哭出来,结果还是没有。家人以为我死了,后来我自己哭出来了,然后大家也跟着哭。。。。

父母在我童年成长中塑造了我的底色:慈母密密缝蓑麻,望得他年归锦衣;严父谆谆谈古今,莫失精忠报国心。

我的降生,给我家里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不仅是因超生罚款产生的借债,而且我小时候身体不好,三天两头去村里卫生所。

我爸爸做过很多活,有去砖窑厂做过工人,也当过木匠(跟我奶奶的亲兄弟学的),也到建筑队当过工人。我爸爸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曾经为了一天能多赚 1 块钱的工资,骑自行车到隔壁县的砖窑厂打工,当天往返。

也因此,我童年里并没有多少爸爸的故事,但我的爸爸却在背后支撑起了我的童年。

我自己记忆中,我爸爸回来就意味着我有好吃的,小时候是一种叫“金刚麒”的面食(镇江或者老家盐城的特产,图片网上有,但现在已经很难买到了),后来我才知道是我爸上晚班砖窑厂给发的晚饭,但我爸舍不得吃,带给了我(和我姐一人一半);再后来这种好吃的变成了方便面,后来我才知道,是我爸春节回家路上的伙食,但他把大部分留给了我(和我姐)。

我妈实际上是个残疾人。她小时候得过脑膜炎,命大活了下来,但眼睛视力非常差,近乎盲人(我高中的时候我妈左眼球失明被摘除,现在右眼只能在五米内能分辨出是我)。

但我妈跟村里其他的母亲不一样,她特别相信读书改变命运,因此在我和我姐小时候非常重视我们的教育。一旦我们回到家,她会放下手上所有活,先教我们做完作业,而其他的母亲要么叫孩子去帮忙干活,要么直接不管不问。

我妈虽然只是小学毕业,识字也不多。但她能在我幼儿园和一年级的时候抓着我的手写最基础的汉字,以及用我和她一共 20 个手指头教我算 20 以内的算术,现在想想我妈妈眼睛视力如此之差,她为了抓住我的手一起写字是多么辛苦的一件事。

第二天我早上起床的时候,我妈会把用菜刀(是的,你没看错,是菜刀)削好的几支铅笔小心地包好放在我文具盒里让我上学。至于为什么用菜刀削几根铅笔,因为一是担心我用小刀削铅笔浪费时间、伤到手,二是我家买不起那种手摇式的卷笔刀。

而我,也因此比同学的成绩更好,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也因此更加爱学习。这就好比做生意最难的是第一桶金,一个爱学习的孩子,最重要的是一开始让他优秀,当他获得了“第一桶金”后,后续就会是滚雪球一样的良性发展。

后续我妈花在我和我姐学习上的精力就更多了,比如为了让我和我姐读好一点的初中,送礼让我们转学(我村里人认为孩子读完初中出去打工就行了,干嘛要花钱转学呢;而且小学老师也不愿意放掉这俩经常拿第一的孩子);比如为了交够初中住校伙食的 120 斤米(我小时候不仅要交伙食费,还要交米)以及来看我,自己推着自行车,把米绑在自行车后面,推车往返 15 公里,而我妈的体重,只有 90 多。

我妈其实在我小时候的印象中,是个特别严格的人(我爸也是),他们教训我的次数多得数不清,但也是到了现在,我才深刻明白他们为我付出了什么。

另外就是,其实我家里经常受人欺负,因为一家人都太老实,而且穷、弱。但我父母和家人,尽量让我不接触这些,只让我们好好读书,给家里争光。包括我的家庭历史,以及为了我出生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我读了大学,我妈才慢慢告诉我的。我想,如果我早一些知道这些,恐怕对社会和人性的看法会变得阴暗一些、眼中不会充满那么多光芒和希望。

还有就是,从小到大,我受过学校和国家很多恩惠,他们给我发过很多奖助学金,甚至我上大学的第一学期生活费和学费,也是我们老家的一家报业集团(市党委的机关报)资助的,这对我家简直是雪中送炭。我爸也是个喜欢关注时政的人,虽然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但他这么多年影响下来,外加国家对我的恩惠,我也特别爱国。

但我也特别认同题主提到的那位博士,如果不是这些,我很可能会跟我村里的小伙伴那样,读完初中就去打工去了。他们其实才是一个农村孩子正常的样子,而我,只是小概率事件罢了。

摸索未来人生的大学生涯:就是致谢里后面很多行了

我姐和我分别在 2007 年和 2010 年经过了葛军大神出题的高考之后,来到了大学。虽然都是发挥失常,但我姐毕竟更胜一筹,在中国石油大学读的会计,而我只是去南京林业大学读农林经济管理(我没有黑母校的意思 / 捂脸)。

小学中学毕竟都有章法可循,我们按部就班就行。可是,到了大学,我们却无所适从,因为我们周围没有人读过大学。所以,我们当年填报志愿的时候,就跟刘强东家里人认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毕业了都是当官的一样,选择了特别利于就业的专业。

比如我当年认为农林经济管理可能毕业后是做城市绿化管理之类的,后来我才明白,农林经济管理压根在找工作的时候没有优势。。。。

迷茫是特别可怕的一件事。比如我在大一的时候泡过网吧(夜不归宿的那种)、一次性参加过好多社团,最后大一上学期高等数学 62 分(其实卷面成绩可能在 55-59 之间,是数学老师平时成绩给高点最后给拉上来的)和平均学分绩点 2.67(满分 4.5,3.0 是评优的门槛,超过 3.5 基本是学霸了)。

这彻底打击了我,我问我自己,说好的“我高考考砸了呢?”我的自尊心不允许我堕落,然后我果断退出了所有的社团,也不再去网吧。依靠第二学期的努力,我学年的平均学分绩点上升到 3.3 左右,班级排名第三,也顺利评优并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此后我又拿了 2 次国家励志奖学金,算是大满贯吧。

在本科时候,在班主任的熏陶下,我发现我慢慢喜欢上了做学术研究,虽然那时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做,只能算是很朴素的喜欢吧。

后来我大三暑假自己设计调查问卷,并一个人在七月底至八月初花了 15 天做了 110 份问卷,最后用 probit 模型做了一个实证论文。

其实一开始我的想法有点功利。我平均学分绩点排名专业第四(以前一直是第一或者第二,但后来有俩外院转专业的学霸直接霸占了前两名。。。),第一二名都是 3.8+,第三名 3.66,我 3.64。我想保研,但我们专业往年只有 3 个名额(1 个科学型硕士,2 个专业型硕士)。我看到学院规定发表论文可以在保研的时候加分,而且还加不少,就有了调研写论文的事。

然后 8 月份我写完,发给了我们学院的副院长(浏览网页觉得那个老师很厉害的样子)。然后那个老师联系到了我,说一个本科生能写成这样已经很难能可贵了,说如果能通过保研,一定收我。

后来我们专业第二名放弃保研,她要考南大硕士(二战成功了),我加上面试成绩后排名第二(原本学分绩点第二的那位同学排名第三)。刚好赶上学院加大了对我们专业的支持(我们专业一直是学院的王牌专业),学术型硕士名额调整为 2 个(专业型减为 1 个)。然后我就顺利成了我博导的弟子,也是他第一个博士。

我博导对我做了非常细的学术规划。虽然囿于整体国内环境,博导有自身的缺点(比如为了学生拿奖学金催促发论文有一定的功利性,以及自身学术视野和能力的不足,往往陷入虽然严格但实际教不了什么),但瑕不掩瑜,他是个非常好的育人者,对于人生规划、对于科学研究、对于学院发展,有自己深刻的见解和行动,对于学生也非常慷慨,愿意为学生创造一切条件。

他让我明白:做科学研究是为了把人类的知识边界拓宽,哪怕是一点点,也足以告慰自己;做科学研究无法让自己变得大富大贵,也不要为了大富大贵而做科学研究,有的住、有的吃、有的穿就行了(我博导和我现在课题组组长都是不讲究吃穿,吃食堂也很开心,衣服就没见换过几套),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科学有贡献、甚至运气好一些,能够在未来对社会做出一点点价值,都是很开心的事。

至于后续的学术研究经历,零零碎碎地都在我之前的两个回答里:

你第一篇 SCI 写了几个月?一个月时间写完博士大论文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16 年,正当我博一的时候,我妈妈被确诊患上了乳腺癌,伴随骨转移(3 年后发现是假阳性,因此癌症的分期从晚期调整为中早期),当年我在我家陪我妈半年,我几乎已经做好了休学陪我妈甚至放弃读博的准备。

那时候我妈跟我说:“儿啊,如果我真的没救了,你就回学校,该干嘛干嘛,妈妈这辈子没给你赚钱,反倒经常住院,我不能再耽误你了。”

我博导跟我的同门给我凑了 1 万块钱(其中我博导给了 8000),并且跟我说,学校的事务他们帮忙解决,你是学术好苗子,千万别放弃。

也许是真的一念之差下的坚持吧,我在 2016 年年底在北京的一次比赛上遇到了我女友,她跟我一样,也是苦孩子出身,也热爱科学研究。我们今年拍了婚纱照,很快也会有我们的房子和家庭。

2019 年我毕业的谢师宴上,我问我博导,当初想当他学生的人那么多,为什么最后选择了我,我博导哈哈一笑说:

因为我也是苦孩子出身,我 1997 年从陕西老家来学院求职的时候,也是带着自己写论文(当年是手写的)找当时的正院长,那个老院长问了当年我问你的那个问题:“这都是你自己写的么”?然后就说写的不错。我看到你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加之你小子确实不错,我才选中了你。

所以,有时候我回头想想,一个苦孩子得有多不容易,他们的命运弱得像芦苇,一点点风浪就能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甚至折断他们。我比大部分人幸运,而我,也需要接着向上,做我该做的科学研究,如果可以,我也希望发出一点光照亮哪怕一个人也好。

哦对,至于为什么我要说自己是木匠家庭,因为我自己也是误打误撞进了林业类院校,研究木制品碳循环问题,也算是我的子承父业和家国情怀吧。

写的很杂,还请见谅。

以上。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小事 · 求学长路漫漫多崎岖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