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渴望幸福和喜剧,为何让人印象深刻和伟大的都是悲剧?

知乎日报 segelas 44℃ 评论

人类渴望幸福和喜剧,为何让人印象深刻和伟大的都是悲剧?

图片:

人类渴望幸福和喜剧,但为何让人印象深刻和伟大的都是悲剧呢?

segelas,电影学硕士已毕业,但仍旧略懂皮毛

简单地谈几句个人的看法。

人类对于喜剧和幸福的渴望,是针对自身的 ---- 任何人都希望,以幸福的实现为核心内容的“喜剧”,落在自己的生活中。然而,当这种幸福的程度、力量,需要被确认的时候,最能凸显它的当然是悲剧 ---- 比起皆大欢喜的“得到”,在“失去”之中依然的执念、意志,以及“失去”本身带来的影响,才更能强调“幸福”相关情感的可贵,表现出它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换句话说,如果稍微“卑劣”一点地说,在一定程度上讲,人们需要让自己成为喜剧主角,也要用悲剧来让自己感受到悲剧的“撕碎”中才能凸显的强大情感打动力,从而明白自己获得的幸福情感之价值的宝贵。因此,人们想让自己演喜剧、看悲剧。

悲剧的“悲”,更多是剧情结尾、人物命运的不如人意。而在情感层面上,它却往往能抵达更高的程度,某种意义上看,也可称之为“命运的破裂,情感的圆满”。特别是在经典的爱情电影里,这种特点体现的尤为明显。《泰坦尼克号》,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前几年,《泰坦尼克号》3D 重制版在中国上映。虽然此片已经不知道重放了多少遍、卖了多少张 DVD,但在全球还是有着相当多的影迷选择了买票消费,再去给卡梅隆的票房大业添砖加瓦一次。3D 版本的全球票房也达到了 3.4 亿美元之多,完全不像一个“炒冷饭”之作的水平。

那么,问题就来了。对于全世界数以亿计的观众而言,大家为什么要再一次去看《泰坦尼克号》呢?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重复接收这样一个“爱情悲剧”呢?这个答案,或许就是悲剧对于人的独特价值之所在了。

事实上,在如今的网络上,关于本片故事老套,情节流俗的评论不在少数,乃至见诸于报端。从爱情大片横行、韩剧日剧催泪弹地毯式轰炸,男主女主几乎死出了花的当代视角来看,这个故事的确并不出彩,也无甚新意,甚至可以用老掉牙来形容。但是,偏偏是这样一部作品,成为了影史的经典,并顶着“俗套”的风评压力而始终被重复观赏。

可以说,电影前四分之三的内容,如果抛开大气的场景调度。精致的取景构图。优美的配乐,单纯地评价电影核心——杰克与萝丝在大船上的交互,即使泪点最低的观众,恐怕也难以否认这个爱情故事的“不够新意”。这个交互构成了电影的主线,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推动了影片的进行。

然而,而就在杰克与萝丝一起的故事讲完,影片真正能够打动人的部分才算开始。镜头从沉入海底的杰克和仰视自由女神像的凯特身上切回到老年萝丝的时候,导演真正的杀手锏才刚刚浮出水面。在面对“没有找到杰克的资料”这一问题时,老年的萝丝说道,“当然没有他的资料。”,然后用最平淡的语气说,“我从没和任何人说起过他,包括你祖父,我连他的一张照片都没有,只在心中见到他。”正是这一霎那,巨大的情感意念穿透了荧幕,来到了电影的情感高潮 ---- 甚至连杰克牺牲自己,沉入海底的瞬间,都无法与之相比。

这个电影中真正的“爱情之力”的歌颂抬高,并不单单是杰克的死,并不在于“杰克为了萝丝而死亡”这一“杰克向萝丝的单向情感输出”这一事实。在另一个角度上,萝丝对杰克的情感输出,也同样非常重要,甚至构成了卡梅隆设计中的情感高潮点睛之处:背负着杰克之死带来的悲痛,萝丝继续活了八十年。当影片推进到结尾,“下船后”的萝丝人生被揭露出来时,她的情感也得以展示 ---- 用八十年的漫长岁月来堆积心中的悲伤,一切化作积压在萝丝脸上的古井不波,承受这种痛苦也要活到如此长久的信念,便来自于当年对杰克的“我答应你,我会活下去”的承诺。与这种“长久地痛苦,也要完成对爱人承诺”的爱情意志相比,杰克之死的情感力量都是有些微不足道的 ---- 一个是持续性的心理折磨之付出,另一个则是瞬间性的一时行为之牺牲。

也就在这一刻,这个有些俗套的爱情故事,就此升华为情感打动力十足且持久的经典。萝丝的心史,构成了这部电影的重要隐线。卡梅隆为此做了大量的铺垫。比如,杰克和萝丝吐痰的那场戏,谈到以后一起去干这干那,其中重点提到了杰克教萝丝骑马,发展到杰克的弥留之际、嘱咐萝丝活下去、子孙满堂,引出了“骑马”为象征的“下船后的萝丝人生”这个概念。这条隐线的铺垫,贯穿电影始终。而就在老萝丝的台词带出了这条隐线后,电影最后的十余分钟里,卡梅隆安排了大量对于之前诸多铺垫的呼应。他专门安排了一场萝丝孙女挑大梁的戏份,使得镜头长时间定格在孙女身上,以此示意萝丝的家庭美满、子孙绕膝。而后,在最后一场戏中,镜头逐一扫过萝丝的照片,最终定格在她骑马的那张上面 ---- 萝丝完成了与杰克的所有“计划”,过好了杰克期盼的二人生活,即使她承受了痛失所爱的痛苦,也要让自己能够像对方希望的那样“幸福生活”。

而在影片收尾的虚拟团圆段落之中,卡梅隆再次拔高了这一隐线的表达效果。在悲剧故事的结尾,安排一个虚幻的、光明的结尾场面,这一手法在当今的很多电影中都可以看到。比如《救赎》《晚秋》,莫不如是。但放在这里,则起到了更高层的效果。此前,老萝丝说道,“我只能在心中见到他。”而结尾处于萝丝梦里的二人相见,正对应了所谓的“心中相见”。这样一个“内心中团圆的明亮结尾”,也明确了电影在与人类内心相关的情感层面的圆满 ----- 杰克与萝丝的婚恋没有走到最后,但萝丝对杰克的爱情,却延续到了萝丝的今日。这种在悲剧中的情感圆满、以及借此形成的“爱情之力的高度”,也正是这部作品如此打动人心、且具备持续性的终极秘诀。

在《情书》里,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操作。岩井俊二构建了一个出色的表达体系。他以女藤井树和博子之间“互为男藤井树化身,互为唤醒感情之媒介”的关系作为基础,先以信件作为跨越障碍、传达情感的“情书”,再以二人的记忆作为第二层“情书”,高潮处,进一步以博子向雪山的呼喊和回声作为第三层“情书。而最后,完全物化的“情书”终于出现,在物理空间内彻底地跨越了时间的重重阻隔,送到了女藤井树的手里,形成了最终的“情书”。

这便是电影通篇强调的“爱情与时间、生死”的关系——男藤井树死亡了,爱情关系悲剧了,但二人的情感却依然摆脱了生死的界限,在女藤井树的喊山与回音之间显露,在穿越时空的情书之上落实,伟大到足以超越时间的阻碍。如果二人的关系停留在了喜剧,断不能有如此深刻打动力的情感层面之圆满。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也是如此。它以“男主角回忆童年爱情”为现实主线,牵起了作品的推进线索。最开始,男主角只是在婚前由于“和亚纪死亡时同样的台风”而临时起意,回老家找寻录音带来回忆亚纪。随着回忆的逐渐展开,他对亚纪的感情从休眠中复苏,逐渐才由平静变为了热泪盈眶——每一次由回忆切换回现实,男主角的情绪都渐次激烈化。而这种“历经时间考验后,依然执着于错失之爱人”类型的爱情悲剧,才更加凸显了男主角对爱情的执念之深,不可磨灭。

类似的手法,事实上也不仅限于爱情题材。在《海上钢琴师》中,多纳托雷用一个极其类似的象征表达,做出了类似的内容。在这样一部与《泰坦尼克号》共同使用轮船作为纯粹世界象征物的电影中,多纳托雷表达出了自己的主题:精神的纯粹,终究不能与现实的日常世界共融,而对现实世界摒弃的“自我牺牲”,实现精神之纯粹的坚持,正是人物心灵追求的体现。

1900 想要下船之时,摄像机从他的背后用一个深景镜头展示了他眼前的船下世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透露着日常的庸碌与复杂,皆是 1900 在船上所不曾面对的繁复与市侩。最终,1900 放弃了下船,甚至与船同亡。在船上的封闭空间中,1900 是音乐的天才,但在船外,他却终将变得不那么纯粹,而被迫面对生活的倾轧。

小号手下船后卖掉小号换取生活费的剧情,就是对 1900 于日常世界中下场的预示:艺术的消亡。1900 不属于任何的国家,他只属于艺术的世界,而他的王国是那艘隔绝了一切庸常的轮船,活或者与船一起走向毁灭后的诸天之上。以生命的死亡,换来了精神的永生。心灵的情感层面,由此而得到最后的强化。

从另一个角度上讲, 爱情悲剧,或许也正是对“阻碍情感层面圆满之隐患”的提前消除,是确保圆满经受住讨论的途径。对于《泰坦尼克号》,网上就有这样的评论:杰克再找块木板不就得了,那就不用死了,这设计的太假了。就此,就引出了一个“悲剧与喜剧,哪一种才能完美维持住情感层面的圆满“的问题。而至少以本片这样的设置来说,只有杰克死了,这个故事才能完成情感的圆满,且经得住“圆满”的推敲。

在杰克去参加一等舱晚宴的那场戏,他在过道亲吻萝丝手背,两人四目相对而较远处是一个楼梯扶手,看上去很突兀得挡在两人中间,两人虽然深情对视,但中间仍有阻碍。这就是老卡通过取景的构图所传达的:虽然两人足够相爱,但爱情不能冲破一切障碍。如果杰克萝丝上岸私奔了,那么天长日久,彼此生活习惯方式和成长史受教育程度所带来的天差地别,必然会导致纠纷不断。爱情是一回事,而共同生活,可就是另一回事了。到那时候,爱情看上去也就不那么美好了。

杰克之死,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一个四面环海的大海中间,泰坦尼克象征着一个与世隔绝的封闭空间,他们可以不用受到外界现实的干扰,尽情童话,而一旦下了船,重新和外界对接,走入现实,童话必然会被现实所击溃。所以,索性让他俩在童话里完结,如此设计,才算圆满。

反例者,像一些”爱情喜剧“里,则爱情的大圆满似乎往往经不起太大的推敲。《生死时速》里,基努扮演的警察肌肉男和半熟居家女桑德拉布洛克,也是在一个封闭空间(地铁)里你侬我侬,爱得要死。结果到了”第一部后发生之事“的第二部,就变成了“他居然在我生日的时候送我灭火器!”的劳燕分飞,而观众显然也对童话故事变成了现实主义很是不满,引发了第二部的票房和口碑惨败。

与之相比,杰克和萝丝的“悲剧”爱情故事,岂不是完满的多? 其实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是,作为杰克萝丝扮演者的小李和凯特,在多年后亲手展现了这个爱情故事发展到最后的结局。2008 年二人时隔十一年再次合作的《革命之路》中,这对荧幕黄金情侣出演了一对激情过后矛盾重重的夫妻。最后凯特流产挂掉,留小李在世上无限虐心。这就是杰克萝丝这出童话故事的现实版大结局。

由此可见,悲剧给予观众的情感层面内容,或许反而会更加有力、打动,更宣示情感的伟大,从而让人们能够在他人虚拟人生的失去悲剧中,意识到自身现实人生的“获得喜剧”于情感满足——和睦的亲人,稳定的爱人——上的可贵。并且,当人们去推敲作品告知自己的情感力量之时,能够“提前消除问题隐患”的悲剧,也会比喜剧更“无懈可击”一些。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人类渴望幸福和喜剧,为何让人印象深刻和伟大的都是悲剧?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