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样成为汉语的通行的第一人称的?

知乎日报 予一人 526℃ 评论

「我」是怎样成为汉语的通行的第一人称的?

图片:

予一人,杂学旁收的废物

「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是一个假借字。这是因为「我」在造字上本是一种武器的象形,用来作代词,属于本无其字的假借,只是借音而已。

在上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有很多变体(variety)。商代甲骨文中出现「我」「余」「朕」三个,周代沿用并又新产生了「吾」「卬」「台」「予」四个。这些词在语音上清晰地分为两类:

上古疑母 ng-:我、吾、卬;
上古定母 d-:余(予)、台、朕。

就第一类而言,「我」在运用上极为普遍,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语法成分。「吾」与「我」古音相近,疑母双声、鱼歌旁转,或许是同源关系。两字在上古并存,但在用法上仍有差异,较明显的就是,「吾」在当时只用作主语、定语,除非在否定句当中,一般不作宾语。如

今者。(《庄子·齐物论》)

这里「丧」的宾语用「我」而不用「吾」。

居则曰:「不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

这里出现倒装,「吾」作「知」的宾语,但这是否定句。

延至现代,「我」发展成为汉语中仅有的第一人称代词,这经历了一个其他变体逐渐淘汰消亡的过程。就以「吾」「我」比较而言,汉代以后,「吾」「我」即逐渐合流,前者慢慢退出书面语,如《孟子》原书「吾」字凡百余见,但在东汉赵歧注中仅剩二十余见,并且许多原文用「吾」的地方都改作了「我」。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我」是怎样成为汉语的通行的第一人称的?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