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对比——漫谈城市

知乎日报 QB尼莫nemo-tc 450℃ 评论

面积对比——漫谈城市

图片:

面积对比(3)——漫谈城市

QB尼莫nemo-tc,平生无所学,唯好穷装逼。进能扯文史,退可吹数理。

zhuanlan.zhihu.com/p/28zhuanlan.zhihu.com/p/29

面积对比(3)——漫谈城市

一。网上常见的误解

二。什么是行政上的市?什么是地理上的城市?

1。中国的市

2。美国的市

3。东京都

4。地理意义上的“城市”

三。对比用的地图工具,,以及放大的美国城市的低密度郊区

1。谷歌地图的缺点

2。低密度郊区与城市结构

3。遥感地图

首先声明,我是外行,只是因为走过很多国家、很多城市,有感而发写点东西,所以只能说些直观的东西。前后有大半年,陆陆续续写的,用词混乱,而且用词不准,也无法给出明确的定义,请见谅。

大概意思:城市带 >都市圏 / 都会区(本文中的城市)> 市中心 / 核心区

原本想挑几个典型结构的都会区聊聊,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外行人的尴尬。

一。网上常见的误解

经常有人在对比城市时,因为统计口径不同,得出十分奇怪的结果。

图出自《北京到底有多大》,原文章通篇就是复制网络上的信息,并用一惊一乍的句子吸引眼球。里面有各种唬人的数字,比如北京=155 个巴黎,还有很多从知乎上复制的,调侃北京堵车的抖机灵。

这种文章很容易误导人,以为 X 城市好小,X 城市好大。实际上,在比较城市的时候,这种方法毫无意义。这个北京地图里,一半的面积是人烟稀少的山区,在平原上还有大量的乡村和农田。

?

按照这个逻辑,只看行政区面积,不管城市的实际大小,那么重庆是北京的五倍大,那么呼伦贝尔市是陆地面积最大的市,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之和。如果带海域面积的话,还有个更大的家伙——三沙市。然而呼伦贝尔市的城区面积,和同为地级市的苏州差多少?连很多县级市都比它强。

再举个极端的例子,美国洛杉矶县的 88 个市里,最小的弗农市(vernon)只有几个街区大,常住人口 100 多。

图内容:如果全世界 69 亿人住在同一个城市里,这个城市的面积会有多大?参照不同城市的人口密度算。

  • 此图的人口密度数据,显然是简单的参考了行政上的“市”的人口密度。不了解的人,看完这个图,会误以为巴黎的人口密度比纽约高。
  • 其实,它的巴黎市,只是巴黎的市中心,只相当于纽约的曼哈顿;而纽约则是计算了全市 5 区,尤其是,其中有一个人口很少、面积很大的史丹顿岛。

大巴黎地区城市化水平图。75 是巴黎市(分为 20 区),92、93、94 是内环三省,77、78、91、95 是外环四省。

纽约市附近人口密度图。纽约市 NYC 一共五区:New York 县=曼哈顿区,Richmond 县=史丹顿岛区,Kings 县=布鲁克林区,Queens 县=皇后区,Bronx 县=布朗克斯区。

最后一栏是人口密度。

参考:

北京二环面积 62 平方公里,新东城新西城两区加起来 92 平方公里。

三环面积 159 平方公里。五环面积 667 平方公里。不过,北京很多重要的办公、商业核心区不在二环以内。

上海内环面积 115 平方公里。外环面积 665 平方公里。

这样对比会更合适一点:

高密度核心区——曼哈顿 vs 巴黎市;实际上最中心的区域巴黎小胜

核心区 + 中密度外围城区——纽约 5 区 vs 巴黎市 + 内三省

?

实际上,计算外围城区时,纽约应该加上新泽西河岸地区(从 Bayonne 到 Fort Lee),去掉史丹顿岛南部的大片低密度别墅区。

  • 如果要算整个都会区的建成区,巴黎要加外环四省的部分地区,纽约要加上北新泽西、长岛、上州的部分县市。
  • 注:人口密度可以用来判断市中心,但要注意,居住用地只是城市用地的一种。另外有些城市的市中心晚上没什么人。新泽西的纽瓦克和哈德逊县之间,哈肯萨克河两岸,有一大片“无人区”,这里是纽新港的核心港区 + 纽瓦克机场 + 货运火车站 + 大量的物流中心和仓库

二。什么是市?什么是城市?

很多中国人经常把“市”的不同概念弄混。行政区划上的“市”,和地理上的“城市”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 中国人平时所说的“市”,一般都是直辖市或地级市,是人为划分的行政区,都是以一个中大城市为核心,带上周围的小城市、县、乡镇、农村和野外。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行政区划了,论人口和面积,比许多国家的省级 / 一级行政区都大了。
  • 西方行政规划里的“市”,包括日本的町级市,大多数都是一个很小的行政区划,相当于中国的镇级,翻译成“镇”非常合适。少数大点的“市”,也就相当于中国的县级。大型城市的市中心,一般会单独的设一个独特的行政单位。
  • 详见 面积对比(1)——英美中法日的“县”
  • 毕竟中国太大,一国就顶一个欧洲、或者一个广义的中东、或者南亚 + 东南亚。经常会出现,中国一个省顶人家全国,一个地级市顶人家一个省。

?

面积对比:

  • 60 平方公里: 东京 JR 山手线=上海地铁 4 号线=北京二环。老城区
  • 650 平方公里: 东京核心 23 区=上海外环以内=北京五环以内。新城区
  • 2000 平方公里: 东京都=外环+松江区青浦区=五环 + 昌平区。城区加一小条郊区,形状奇怪的区划
  • 14000 平方公里: 东京都市圈(一都三县)=上海直辖市 + 昆山县级市=北京直辖市 - 延庆区。都市圈

1。中国的市

首先在行政区划上,中国就有很多不同的“市”。平时说“市”的时候,指代对象一般是直辖市(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近些年,中国正在研究是否试点设立镇级市。

?

中国有 5 个级别,加 1 级地方自治,有些地方会缺少某些级别。比如直辖市往下就是县或市辖区,没有地级;有些县是省直辖的,跳过地级。(省直管不等于省直辖的县级)

  1. 中央级
  2. 省级:直辖市、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
  3. 地级:地级市、副省级市、自治州、盟、地区。由省派地方公署
  4. 县级:县级市、副地级市、县、市辖区、自治县、自治旗、特区、林区。
  5. 乡级:、乡、街道办事处、民族乡、苏木、民族苏木。
  6. 地方自治组织:社区居委会(非农)、村委会(农村)。无政府机构。

地级行政区,曾叫专区,源于民国时的行政督察区,明清时的府。

副省级市,仍然是地级市,只是行政级别比一般地级的高半级。

副地级市,仍然是县级市,只是行政级别比一般县级的高半级。

省辖市,可以是地级市,可以是副地级市,也可以是县级市。

举例:

新疆的哈密地区(地区、地级),撤地设市,改叫哈密市(地级市、地级)。

同时,原哈密市(县级市、县级)改叫伊州区(市辖区、县级)。

省级市(直辖市):北京市

地级市:广西省 - 桂林市

县级市:山东省 - 青岛市 - 即墨市

  • 从卫星图能看出,不管是哪种行政上的市,都包括城市化区域、农业区域和野外区域,和城市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 中国大部分城市的建成区,都在同一个行政区划的范围内,但是现在也有了很多跨行政区的情况。

举例:

a。广州、佛山的市区部分,连成一体,属于同一个都会区。

b。燕郊镇,行政上属于河北省 廊坊市(地级)三河市(县级),但建成区是和通州相连,而和三河市被农田隔开,居民也是通勤去北京上班,应当算入北京的都会区。

c。花桥镇,同上,属于苏州市(地级)昆山市(县级),但应归于上海都会区。

2。美国的市(City)

美国的 3 级行政级别,联邦 - 州 - 地方:

  1. 第一级,联邦:由州赋予权力而成立。
  2. 第二级,州(State)曾经的殖民地独立而成,或联邦领地到达一定人口后成立。
  3. 第三级,州政府设立的“县",和人民自发组建的"市镇",交错组成了地方政府
  • 县、郡(County)州政府设立,完全划分全州所有土地,也可翻译成郡。在人口、面积上,接近中国的县级行政区。联邦和州的各种统计数据,一般都以县来统计计算。
  • 市、镇(City、Town 等等 )有建制的居民点,当地居民可以自己申请成立或撤销,市长和市议会由居民选举产生。也有 township、village 等等其他叫法。有的市镇建立的比殖民地更早,有的是在 21 世纪刚刚建立,可以小到几百人,可以大到几百万人。一般绝大部分的市镇,类似中国的乡、镇级行政区。
  • 非建制地区(Unincorporated area)没有成立市镇的地区,可能是偏远乡下,没有人的野外区域,或者是放弃建市的的居民点,由县或州政府代为管理。非建制地区的人口未必很少。

联邦、州、地方各收各的税,直接对自己的选民负责,只负责自己的任务,理论上互不隶属,是合作关系。

地方一级上,有很多种情况:

  • 县、市并行:最常见的情况。有县政府,而且下面有很多市镇政府,此时分工合作。市政归市政府管,比如垃圾、绿化、路灯、婚姻、治安、消防;县政归县政府管,比如税收、统计、执照。个别市镇会横跨 2 个县。没有成立市镇的地区,由县代管。
  • 无县政府,有市政府:就直接没有县政府,比如新英格兰地区,县域内各个市镇边界相连。只有一个负责协调的县级代表会,由县域内各市镇代表组成。
  • 独立市镇:直属于州,不划入任何县。一般在统计上也算作一个县。比如,弗吉尼亚州法律规定,人口超过标准的镇才能叫市,同时要与所在县分离独立。

以上三种可以认为等同于中国的乡镇级,台湾省的镇级市,日本的市町村级。

  • 不完全的市县合一:县内 90%的市都与县政府融合,完成了市县合一,但还有个别地区拒绝合并。比如路易斯维尔市和杰佛逊县、印第安纳波利斯市和 Marion 县。
  • 市县合一(Consolidated city–county):常常出现在较大的中型城市。城市把某个县填满了,就会考虑市县合一,比如费城(费拉德菲亚市和费拉德菲亚县)、丹佛市和丹佛县。
  • 纽约市(NYC):稍微特殊,纽约市是 5 县合 1 市,也就是纽约现在 5 个区 borough 的来源。不过那 5 县原本就特别小,合并完的纽约市也仍然很小,也可算作市县合一。

以上三种可以认为等同于中国的县级市,台湾省的“直辖市”,日本的东京都、大阪府、京都府三个县级单位。

?

各州的详细情况参见:

作者:硝酸铵
链接:zhihu.com/question/2136
一、两套并行交错的行政区划体系
不考虑州如何联合成立联邦的等问题,只讨论州以下的情况。(State)下主要存在两套并行交错的行政区划体系。
第一套体系是自上而下的对州的分割:主要是州分为(County,亦译为“郡”,本文采用“县”的译法;另有些等同于县的单位及县级相当单位)。一些州的县又下分为“”(Township,“乡”为我拟译;不过有一些州用 Town,这是个很复杂的情况,在“例外”一段会解释),但“乡”的政府完整程度可能千差万别。
第二套体系是自下而上的居民建制:人口聚集的地方称为称居民点(Place),若居民投票同意建制(Incorporate)并得到州的批准授权后则成立建制居民点或称建制地区。建制居民点的具体专名根据州法律和居民意愿综合决定,主要包括(City)和(Town,但也有用 Township 的;同样稍后解释)——有的州规定设立时人口高于一定值叫市否则叫镇,有的州则完全不作区分——个别州还有(Village)、“镇区”(Borough;“镇区”为我拟译,详见后)或其它各种称呼。

加州 - 洛杉矶县(County),下属 88 个建制市(City),和许多非建制地区(白色部分)。鲜红色是洛杉矶市。洛杉矶县最小的弗农市(vernon)只有几个街区的大小,全是工厂,常住居民 100 多,连街道办都算不上,要不要和北京比一比面积差多少倍?

加州 - 洛杉矶县。只覆盖了半个洛杉矶都会区。

加州 - 洛杉矶县 - 洛杉矶市。只是洛杉矶都会区的一小块。

加州 - 洛杉矶县 - 比弗利山(Beverly Hills)市,著名的富人住宅区,经常被翻译成比弗利山庄。

?

那些山区大部分都是森林灌木,显然不能算在城市面积里;而城市区域,又不全都在洛杉矶县或市的行政范围内。

  • 美国按人口算的前三大城市,各种统计口径下都是一样的:纽约、洛杉矶、芝加哥。
  • 但是,第四大城市,按不同标准有不同结果:按行政区划上的建制市算,是休斯顿;按大都会统计区,是达拉斯(达拉斯 - 沃斯堡大都会统计区)。

3.日本

国 - 县 - 市町村,对应中国的 省 - 县 - 乡镇

日本的面积人口,相当于中国的一个较大的省,或两个较小的省。1.26 亿人口比中国任何一个省都多,中国第一名是广东 1 亿。面积 38 万 km2 放中国各省中间能排到第 9,新疆西藏青海内蒙这些巨无霸放一边,只比黑龙江甘肃四川小一点,约等于云南,远超剩下一堆省。

日本的一级行政区划是“广域地方公共团体”(都、道、府、县),这一级除了北海道,都可以看作中国的县级单位,面积人口较大一些的县。东京都、大阪府、京都府地位上类似于中国的直辖市(省级市),但体量上相当于中国县级市。

二级行政 F 是“基础地方公共团体”(区、市、町、村),体量相当于中国的乡镇级单位(街道、镇、乡、苏木)。注意,中国的市辖区是县级单位。

  • “東京都区部”“東京都”“東京圏”经常会被人混用,拿一个的面积比另一个的人口,得到奇怪的数据。
  • 東京都区部=東京 23 区=東京特別区=东京特别区=东京都内,是东京都最核心的 23 区,很小一点点,类似北京二环内老城区的概念。注意这里的区对应街道。
  • 東京都,是一个一级行政区,也就算个县级市。只不过形状十分精奇,从市中心、郊区到山区,切了一长条出来。
  • 東京圏=首都圏=東京都市圏,是横跨一都多县的大都会区。
  • 这是东京都的行政范围,东边紫色是“特别区部”(核心城区 23 区),中间是郊区,西边是山区。实际上,八王子市已经有小一半的面积是山区了,青梅市和秋留野市一大半都是山区。这里的区、市、町、村,都是乡镇级的,体现了城市化的程度。
谷歌地形图,东京都的西半部分是山区

面积对比:

  • 60 平方公里: 东京 JR 山手线=上海地铁 4 号线=北京二环。老城区
  • 650 平方公里: 东京核心 23 区=上海外环以内=北京五环以内。新城区
  • 2000 平方公里: 东京都=外环+松江区青浦区=五环 + 昌平区。城区加一小条郊区,形状奇怪的区划

14000 平方公里: 东京都市圈(一都三县)=上海直辖市 + 昆山县级市=北京直辖市 - 延庆区。都市圈

  • 实际上首都圈,是以核心 23 区为圆心,放射出的一个接近圆形的大范围。近郊区分布在东京都、崎玉县、千叶县、神奈川县。远郊区可以延伸到茨城、群马县、栃木县的部分地方。山梨县的通勤情况不清楚

人口密度

通勤铁路甚至让一些在东京圈工作的人,可以住到了北三县茨城、枥木、群马。

不知道是哪年的图。日本官方对首都圈的城市化进度规划。

  • 那些没有城市化的地区,即使属于东京都,也不能算城市意义上的“东京市”。比如奥多摩町。
  • 整个连续的城市化地区,不仅仅在东京都行政范围内,而是横跨了 1 都 3 县(神奈川、埼玉、千叶)。
  • 另外,北三县各通勤火车站附近的小片住宅,虽然面积很小也很散,但也可以算入,毕竟通勤时间是看交通线路,而不是实际空间上的距离。

?

4。地理意义上的“城市”

地理意义上的“城市”,应该是一个“城市化区域”,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人口较稠密的地区称为城市,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城市的行政管辖功能可能涉及较其本身更广泛的区域,其中有居民区、街道、医院、学校、公共绿地、写字楼、商业卖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

?

中国统计部门所用的建成区,是很好的标准:

  • 建成区(built-up area)指中国的市中的城市化区域。建成区为“城市建成区”的简称,是指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 中国统计部门用建成区来反映一个市的城市化区域的大小。具体指一个市政区范围内经过征用的土地和实际建设发展起来的非农业生产建设的地段,包括市区集中连片的部分以及与城市中心有密切关联的近郊区域,具有基本完善的市政公用设施的城市建设用地(如机场、污水处理厂、通讯电台),一般不包括市区内面积较大的农田和不适宜建设的地段。 建成区标志着城市不同发展时期建设用地状况的规模和大小。
  • 中国的市并不是地理学上的城市化区域,而是一个行政区划单位,管辖以一个集中连片或者若干个分散的城市化区域为中心,大量非城市化区域围绕的大区域。所以市的面积并不能反映城市化的区域即地理学意义上城市的面积。
  • 城市郊区的一些建成地段,尽管未同市区联成一片,但同市区的联系十分密切,已成为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可视作城市建成区。城市建成区在单核心城市和一城多镇有不同的反映。在单核心城市,建成区是一个实际开发建设起来的集中连片的、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以及分散的若干个已经成片开发建设起来,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对一城多镇来说,建成区就由几个连片开发建设起来的、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所组成。
  • 城市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交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等等

三。对比用的地图工具,以及放大的美国城市的低密度郊区1。谷歌地图的缺点

堪萨斯州 - 威奇塔市,只有 39 万人的小城市

威奇塔的东部郊区。卫星图可见,中间那些弯曲的小路都是住宅区,属于建成区,但没有涂上灰色。谷歌地图上这样的细节小错非常多。城市是在不断变化的。

?

谷歌地图上的建成区,用了略深的颜色标识。

主要缺点:

a。准确度低,涂色错误很多,有的郊区能差的非常多。

b。颜色反差小,难看清,尤其是对于路网密度高的大城市。

c。中国城市的建成区没有涂色,而且地图没校正,位置有偏移。

d。默认地图是墨卡托投影,所以变形非常大,高纬度面积变大,低纬度面积变小。只有卫星地图是球形的。

e。有些建成区的郊区部分,由于人口密度低、绿化好,从卫星地图上直接看,很容易当成是野外绿地。尤其是城市人口密度低的 “新西方国家” ——美加澳新,经常会出现核心区之外无城区过渡,直接变成大片低密度郊区。

2。低密度郊区与城市结构

先说 e。中的低密度郊区

亚特兰大的市中心很小,郊区看起来全都是绿地,实际上是低人口密度的建成区。请注意北边的 Sandy Springs 市,看起来非常的绿色。

桑迪斯普林斯(Sandy Springs),美国佐治亚州富尔顿县的一个市,位于亚特兰大的郊区,成立于 2005 年 12 月。2016 年该市估计有 105,703 人口,名列佐治亚州第 7 名。

?

放大绿色的 Sandy Springs 市,就会发现并不荒凉,密密麻麻的都是道路和房子。注意 Sandy 名字的左边有条路写着 River Valley Rd NW。还有右侧的 Perimeter Mall 商场。

River Valley Rd NW 路两旁,居民住宅区,密密麻麻的别墅,有学校,还有 2 个小商业。

?

Perimeter Mall 商场附近,全都是商业。光是大型超市就有好多:Walmart、Target、Costco、Whole Food Market。最下方有个医院,医院西边还有一家 Target。周围剩下的房子大多是只有一层的商业店铺:餐厅、服装、家居、电器等等等。

它和亚特兰大市的边界,放大仔细看,是成片的别墅,以及主路旁的商业店铺。它是连成片的建成区,毫无疑问应该和亚特兰大算作同一片建成区。而且一直要延伸很远。

美国人口第 4 的建制市(200 多万)——休斯顿的行政范围,以及内环 Loop610、外环 Beltway8,第三条环已有雏形,还没正式形成。中间的空洞,是选择自己独立建市的地方。

休斯顿都会区人口第 5(600 多万),次于达拉斯 - 沃斯堡都会区(700 多万)。三分之二人口不在市里。

休斯顿的 downtown 与外环的对比。注意右下角 5km 比例尺。

休斯顿小小的 downtown,以及延伸到地平线的低层建筑群。

卫星图里休斯顿的郊区,在洪水的淹没下,道路和别墅比平时醒目多了

  • 美加澳新(新大陆的发达西方国家)大多数的城市都是这个样子。尤其是美国,城市密普遍度比加澳新更低一个级别。典型的有休斯顿、洛杉矶、达拉斯、亚特兰大、丹佛、哥伦布。巨大的低密度郊区,围绕着一个小小的市中心,郊区可以连绵几十公里不断绝。市中心不仅小,而且晚上没人,被称作核心区总感觉不够格。缺少了欧亚旧大陆上常见的中密度外围城区。
  • 纽约市的结构,更接近欧亚大陆的传统大城市,难以作为典型的美国城市代表。详见下一章。
  • 虽然这些外围郊区也被划作一个个市镇,人口密度也很低,但它们属于大城市的郊区,经济紧密相连,每天都有很多人去城里上下班通勤,和独立的乡下市镇不一样。
在无条件限制时,人们总是趋向于独栋房子的。
强烈推荐阅读:知乎用户:为什么日本人口密度大于中国,在日本流行的却是容积率较小的二层建筑?

芝加哥市中心的昼夜人口密度。工作机会都在市中心,但人都住在此图之外的巨大郊区里。

  • 这种城市结构里,大部分人都住在郊区。住在郊区的人们,根据不同阶层、不同族裔,会自然的出现 “大杂居小聚居”:大范围看,不同类型的人群都分散杂居在一大片郊区里,小范围看则是同类人群聚居在同一街区 。
  • 这样的低密度城市资源利用效率低,能源消耗高。独立空调和供暖消耗更多能源,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人均建设成本更高。城市用地非常浪费,用地效率低。
  • 日常生活不方便,出行全靠汽车,公共交通稀少还亏损吃补贴。无法像住曼哈顿、伦敦、东京、上海那样,半夜出门有 24 小时便利店,各种餐厅小商铺步行就能到达,发达的地铁公交比开车还方便,免去了停车的烦恼。
  • 如果城市人口继续增长,弊端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最终,通勤和生活的不方便,所带来的成本,会抵消郊区的好处。穷人再向城区公寓转移,却发现城区老公寓又旧又矮,房子太少,改建高层公寓又各种扯皮,难度重重。
  • 形成原因是城市用地无规划,扩张无限制,粗放式的摊大饼,这种现象叫 urban sprawling。从城市现代的初期开始,就以低密度形式不断向外扩展。一直摊到交通堵塞,通勤时间超出承受范围,或者平原土地用尽。这时候再想改建老区,提高人口密度、改善交通和基础设施,会阻力重重,成本很高。很多城市在吃过教训之后,才开始限制乱建乱扩张。
  • 反过来,过分限制城市用地,又限制新建住宅区的容积率,人为推高房价,也不利于城市的发展。
  • 高密度、低密度与生活质量无直接关系,最重要的是现代化的基础设施,郊区和城区都可以有富人区,可以有贫民窟。底特律、纽瓦克的贫民窟里有独栋别墅,曼哈顿第二高的楼里有天价豪宅。
  • 东京都市圈的昼夜人口密度。城区变化大(红粉橙),最中心的千代田区直接从红变绿了,郊区变化小(黄绿)。
  • 南边有一小块橙色,是神奈川县横滨市的中心。北边一小块橙色,是埼玉县埼玉市的中心,东边的整个半岛是千叶县。
  • 平成 22 年是 2010 年。“特别区部 ” 是东京都行政范围内的城区部分。

新宿和涩谷在图里标反了。市中心的大白点是皇宫。

副都心西线:池袋 ikebukuro、新宿 shinjuku、涩谷 shibuya、品川 osaki(大崎)。白箭头是目白?

副都心东线:上野 ueno- 浅草 asakusa,锦丝町 kinshicho,临海 waterfront,白箭头是龟户。

西边郊区:青梅 ome,八王子 hachioji,立川 tachikawa,多摩新城 tama new town,町田 machida。

东京的传统中心:千代田区、中央区、港区,总面积加起来和北京的新东城区差不多大。

?

传统形式的大城市(像东京、伦敦、巴黎),是低密度的郊区,围着中密度外围城区,再围着一个大型市中心核心区。过渡自然,逐级下降。而且市中心的居民是非常多的(与美加澳新不同),郊区是交通便利、完全现代化的(与发展中国家不同)。

偶尔会有外围地区,密度超过核心区,形成一大数小的多核心结构。两三个大城市连成一体,组成的两 / 三个大核心结构也比较常见,比如圣保罗 - 明尼阿波利斯、大阪 - 神户 - 京都。莱茵鲁尔区,则是一群中小城市挨在一起,一起成长,形成的多核心结构,每个核心都很小。

?

中国的大城市,一般是核心区巨大,人口密度高;外围城区也大(现代化街区、城中村、贫民窟),人口密度也非常高;然后再外围突然就变独立村镇和农业用地了。现代化的低密度郊区非常少。像是在边缘被切了一刀,缺乏过渡。

强烈推荐阅读:鱼非鱼:为什么日本人口密度大于中国,在日本流行的却是容积率较小的二层建筑? 因为钢筋混凝土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的出现,使得高层建筑的成本大大降低了。二战以后才进行大规模城市化的国家,在非 CBD 地区普遍有更多的高层建筑。 强烈推荐阅读:孟德尔:为什么日本人口密度大于中国,在日本流行的却是容积率较小的二层建筑?
日本的城市是平摊的,不仅宏观上,微观上也是摊大饼。
中国这个搞法自然就产生了睡城之类的地区。其实从原理上说,集中比分散消耗的资源要少。问题是,交通和配套设施建设根本就没跟上人口增长的速度,集中的优势被浪费了,劣势反而明显了。

中国的城市在微观上,是集中的高层建筑和各种预留地,交替间隔。

?

注:人口密度是主要参考依据,但在仔细看一个个街区的时候要注意,居住用地只是城市用地的一种。比如纽瓦克和泽西市之间有大量的港口仓库和一个机场,形成一个长条状的近乎无人居住的区域,仍然算城市。

3。遥感地图 Globleland30:全球地表覆盖浏览

中国天地图系统的

地图非常详细,准确度较高,但是不标地名、国界、省界等信息,所以需要和谷歌地图对照。

?

缺点:

a。由于是墨卡托投影,所以变形非常大,两极面积变大,赤道面积变小。

b。只有 2010 年和 2000 年数据。

此遥感地图中的颜色:

海洋不涂色,白色

水体:深蓝色

湿地:浅蓝色

人造地表:深红色

耕地:黄色

冰川和永久积雪:冰蓝色

森林:深绿色

草地:浅绿色

灌木地:暗绿色

裸地(裸露地表):灰色

苔原:棕色

人造地表变化:粉紫色与亮蓝色(2000 年 -2010 年)

山东 2013 年人造地表更新成果:鲜红色

  • 那个人造地表,在看城市的时候,几乎就等于是城市建成区。当然它也包括乡下的独立村镇,和偏远地区的特殊设施,但是这些不会干扰我们对城市边界的判断。而且村庄本身就是城市的雏形。

?

上边栏的几个小功能:

分屏功能,不能用来比较不同地区,只能显示同一地区。

如果想仔细比较城市面积,可以使用测量面积这个功能,自己画多边形。

  • 注意,美国西部的荒漠,大部分都长有耐干旱的灌木,所以显示为暗绿色(灌木地),而不是灰色(裸露地表)。

?

举例,犹他州的盐湖城附近:

大盐湖附近的灰色,主要是盐质荒漠。左边一大块灰色是沙质荒漠、盐质荒漠混杂。蓝方块是盐工厂。

剩下大片的暗绿色,都是长有灌木的荒漠。

深绿色是山区的森林,浅绿色是草地。

原本想挑几个典型结构的都会区聊聊,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发个图给大家参考一下:

此图制作者是@David Rand

图中的数字是人口,m 是 million 百万人。注意那个雅加达 jakarta 和墨西哥城 mexico city,写反了。

对于里面某些都会区的具体边界位置我持保留意见,有机会的话,想亲自去看看那些地方是不是真有通勤人口。

?

另外推荐一篇文章:

guancha.cn/SongNingShi/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面积对比——漫谈城市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