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晋世家》和《赵世家》关于赵氏孤儿的记载大相径庭?

知乎日报 三种不同的红色 19℃ 评论

为什么《晋世家》和《赵世家》关于赵氏孤儿的记载大相径庭?

图片:

三种不同的红色,听老婆话。跟党走。

《史记》编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叫做“信以传信,疑以传疑”。也就是一个事件的记录有好几种来源,好几种不同的说法,司马迁不会按照自己的好恶去保留一种而删除其他,他会原原本本的把各种不同的说法都记下来,让读者自己去判断。

题主提到的赵氏孤儿的记载,就是这一原则的一个典型体现。

《晋世家》和《赵世家》中记载的不同,首先是因为它们的史料来源不同。《晋世家》中的记载出自《左传》,是司马迁根据《左传》中的记载写的。《赵世家》中的记载则出自战国传说,是司马迁在游历的时候,从社会上父老口中听到的。这两种记载当然是完全不同的,只可能有一种是真实的。但司马迁并没有根据自己的判断对它们弃用,而是将两种说法分别写入《晋世家》和《赵世家》中,将信、疑两种史料都加以保存,可信的史料就作为可信的流传下去,可疑的史料就作为可疑的流传下去,——这就叫做信以传信,疑以传疑。

事实上,《史记》中这样的记载非常非常多,再举个例子:

譬如秦始皇身世,《吕不韦列传》说吕不韦以赵姬赠异人,其时赵姬已怀有身孕,降生后即为始皇,所以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而《秦始皇本纪》则说“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这也很简单,因为《秦始皇本纪》史料来源是《秦纪》,也就是秦国的官修史书,而《吕不韦列传》史料来源是战国传说。太史公将两说并录,也是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的用意。

再比如,黄池之会,《晋世家》记载说“三十年,定公与吴王夫差会黄池,争长,赵鞅时从,卒长吴”,这是以吴国为长了。但《吴太伯世家》中又说:“吴王与晋定公争长。吴王曰:‘于周室我为长。’晋定公曰:‘于姬姓我为伯。’赵鞅怒,将伐吴,乃长晋定公”。这又是以晋国为长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也是史料来源不同,《晋世家》中的记载出自《国语》,《吴太伯世家》中的记载出自《左传》,到底是《左传》正确还是《国语》正确,估计太史公自己也有些懵逼,所以两个说法全部写上,让后人自己去考证。


“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的态度,是一种非常可贵的求真务实的态度,它为后人保存了相当多的史料,让我们看到了同一历史事件的多种记录,体现出了太史公面对史料所采取的严谨态度,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为什么《晋世家》和《赵世家》关于赵氏孤儿的记载大相径庭?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