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头七祭

新闻杂谈 网易新媒体 168℃ 评论

出品:徐达内.COM

月圆人不圆,在鲁甸这片满目悲伤的土地上,“头七”祭奠与中元节不期而遇。

根据@央视新闻9日晚记录:“今晚,500多位民众来到鲁甸县城文化广场上点燃蜡烛,举办简单的哀悼仪式,祭奠在地震中不幸遇难的同胞。‘这一刻,鲁甸县文化广场,下着雨,蜡烛点亮了又淋熄。小姑娘说:‘我们围在一起,蜡烛就不会灭了。’”小姑娘故作坚强的言语背后,却是冰冷而坚硬的数字:“截至8日15时,地震造成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昭阳区、永善县和曲靖市会泽县108.84万人受灾,617人死亡,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

“头七”之日,满屏哀思。@南都评论有言:“从悲伤到平静,七天的时间远远不够;从绝望到希望,7天的历程也难以负载。静坐在远方的我们,难以想象震后的断壁残垣,也无法复制当事人的悲凉。然而,哀悼死者,安抚伤者,鸣谢救援者,这些固定的仪式我们不能绕过。依然是那句话,愿逝者安详,愿生者坚强!”

固定哀悼仪式没有绕过。昨天上午10时,云南全省为鲁甸地震灾难志哀。正如云南信息报今晨所言,那是“云南最沉默的三分钟”:“10日10时整,随着防空警报响起,整个云南都沉浸在浓浓的哀思中,在广场,在商场,在公园,在车站,在码头,在机场;在昆明,在昭通,在曲靖,在丽江;在热闹的金马坊,在游人如织的海埂大坝,在人来人往的鲁甸、巧家县城;在满目疮痍的龙头山镇,在险情高悬的牛栏江堰塞湖旁,在消失的村庄甘家寨搜救现场...人们纷纷驻足静默,为在地震中逝去的617个生命致以哀思。”

震中的救援还在继续,龙头山镇的哀悼无比简单:“安置点外,武警官兵清理出约2000平方米的空地,两辆消防车停在空地前方...没有高音喇叭、没有防控警报,六辆运兵车将哀悼仪式现场环绕,近千人整齐地排成一列列...6辆运兵车的喇叭声音从左边开始逆时针响起。一旁安置点内的居民也走出帐篷,默默哀悼在地震中逝去的亲人、同乡。”

连续多日,绵延多处,整幅的黑白色调遍布于云南日报、云南信息报、春城晚报的头版之上。对灾民来说,未来难以想象,将会受到怎样的安置,成了灾民们最大的期待。根据最新动态:“截至9日,鲁甸、巧家、昭阳、会泽4县区共找到遇难者遗体617具,已全部安葬。4县区政府根据相关规定对每位遇难者家属发放2万元的抚慰金,云南省民政厅表示,截至目前,抚慰金已全部如数发放到遇难者家属手中。”

新华网亦有最新赈灾资金统计:“云南共接收鲁甸地震捐款逾4.7亿元。截至8月10日17时,云南省共接收昭通鲁甸地震捐款47863.79万元,捐物价值14021.06万元”、“截至目前,中央、省级已下拨救灾资金6.23亿元。”

有悲伤,也有暖流。在这过去9天的救援中,很多事迹还是打动人心。尤为受关注、微博流传最广的是一名年轻的舍己救人者:“6日晚,龙井村村民聚在一起,悼念一位20岁的小姑娘,田应先。地震当天,她在土屋倒塌的最后一刻,把邻家男孩高举起来,递到弟弟手中...半小时后,村民把她刨出来,田应先已没有呼吸,她的双臂,依然高高举起。”

如同面对过去许多特大自然灾难一样,作为国家级通讯社,新华社为鲁甸救援送去抚慰与鼓励。“新华社播发云南鲁甸抗震救灾长篇纪实——中国式救援体系,令世界刮目相看”,这篇长文今晨获得南方都市报头版导读,“政府、军队与社会力量等无缝衔接,呈现出较之以前更为成熟的救援流程与更加高效的协同模式”:“震后10分钟武警携物质进发震中、徒手救出15名被掩埋的乡亲、仅几小时食品帐篷送到灾区、救援首次运用四旋翼无人机、先进的技术装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的备灾模式为救援和群众转移安置赢得了宝贵时间、社会组织参与救灾更加专业有序、全社会面对大灾时愈发从容、自信、理性...”

“令世界刮目相看”的评语,来源于对美联社报道的解读:“美联社报道称,仅仅几小时,食品、帐篷甚至4G通信网络都送到了灾区,一个迅速发展的中国正用痛苦的经验和巨大的资源来应对眼前这场天灾。”

有赞扬声,也有追问与反思声。

“头七”当天,经济观察网揭露“地震危险区的秘密”:“地震发生第二天,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发布消息称,此次地震发生在该中心2014年度会商所确定的危险区内。而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原主任郑大林回忆,这个已经划了好几年,‘从大概2011年开始划,当时觉得汶川地震之后这个地区应该有一个六到七级的地震,所以一直在监测,到现在地震发生。’”

几年前就被划为危险区,为何应急预案却并未得到体现:“会商会最终的汇总意见在会后提交给国务院,一般保密一年,不对外公开,但会下发至市县一级政府...地方政府在知晓辖区内的地震趋势预测情况后,将采取加固房屋、加强宣传等措施,设置相应的应急预案。”

另一个更大更直观的问题,则在新京报今晨报道中展露无遗:“‘绝大多数遇难者是被倒塌的房子压死的。’鲁甸县民政局局长马真贤告诉新京报记者。龙头山镇镇长陈国勇则把数据细化为‘倒塌房屋中至少80%是土坯房,绝大多数罹难者也是死在这些土房子里’...鲁甸一位官员坦言,若震区没有那么多土房子,防震工程的推广能再加大些力度,这次地震的伤亡一定会大幅减少。”

80%的土坯房,并非没有想过改变,但最终却还是不了了之:“昭通市住建局官网公布的材料显示,2013年,云南省级预下达昭通市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任务为5.4万户,每户预拨补助资金5000元。截至去年10月2日...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的开工率,在此次地震震中鲁甸县只有59.08%,排名昭通全部11个县的倒数第二;竣工率方面,鲁甸县仅有0.08%,排名倒数第一。”

当人们为如此低的竣工率而感到愤怒时,更深层的原因也随之被揭开:“‘不是跟你说假话,我们这里的老百姓真的非常穷,上级政府划拨的专项资金其实很有限,给要改造房子的村民每家1万元,他还要弄10万才能盖得起坚固的房子。’当地的一位干部说,这对村民来讲几乎就不可能。‘建不起房子,就没法拿补助,拿不到补助就更加建不起房子,这是个死循环。’”

于是,新京报昨日再以社论提醒,“行动才是真正的纪念”:“617名死难者用他们的生命指给我们看,一场震级并不特别巨大的地震灾难之外,贫穷所带来的更加真实而逼仄的生存与现实...在媒体报道中,人口稠密、经济落后,俨然成为这个西南小城面对地震时如此脆弱的重要原因。假如逝者真的可以安息,生者真的可以坚强,那么如何不让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受困于贫穷,必将是一张不能回避的良心试卷。”

社论不得不旧事重提,以唤醒伤痛记忆的决绝方式,为未来的去路点明方向:“无论是汶川,玉树,雅安,还是鲁甸,所有这些被一场灾难重新命名的地名,无不需要用一场面向未来的重建来获得补偿与进步。这种重建,不仅是大地之上的家园,更包括人心之上的信念。”(欢迎关注微信公号“媒体札记”)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鲁甸头七祭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