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森纪行之三泽——さらば、寺山

豆瓣一刻 豆瓣:海带岛 115℃ 评论

今天特别丧,特别丧,特别丧,但阿草说对写文章反倒是件好事,那刚好来写这篇好了,写得可一点也不像游记攻略。

1 青之森

去三泽那天可能是整个旅途里唯一一个阴天,即使在轻井泽山林的大雨里我都没感受到的那种阴天。

用青春18的人会觉得青森是个非常不方便的地方,因为东青森的主要交通工具“青之森”铁路在利用青春18的时候非常受限制的,只有在“青森”、“野边地”、“八户”这三个站乘降时可以使用。果不其然三泽不在此列,但你可以用青森直接坐到离三泽比较近的八户,然后只买八户到三泽这一段的票(500以内)折返到三泽,因为我那天去青森和三泽之间的浅虫温泉泡汤所以整一天都老实现金购票,算下来还蛮贵的。青之森列车是一种有点奶油感的蓝色,挺可爱的,所以我出发的时候心情高扬。


106033/?douban_rec=1
106033/?douban_rec=1
106033/?douban_rec=1

2 美军

三泽站只有我一个人下车,这时候天气还行,但一出站我就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非常致命的错误——没有在周末来。三泽不是观光地,是美军基地,所以有一个航空博物馆还比较有名,其次就是寺山的纪念馆了。寺山纪念馆离三泽站乘车需要20分钟,步行则需要一个多小时,唯一可以去那里的公共交通就是由航空博物馆在周末运行的观光地循环车。所以可想而知我出了站看到大大的战前广场和空无一人的街道是多绝望了,但也没有办法,我的行程只能把三泽排在最后一站,怎么都不可能赶在周末。

在询问了一系列我可以找到的人以后,我面对的是必须坐出租车去那里的现实,结果!我又遇到了可以搭的车!可能我当时那张脸实在是太丧了,一个老人家就主动来问我需要帮助吗,在日本你会发现老人很喜欢来找人聊天,可能太寂寞了吧。于是在车站转了将近一个小时以后终于进入了正题。

在车上聊天的时候,发现了更有趣的事情,那老人的妈妈是中国人!出身在大连,好像是姓“赵”(对方的发音实在是太差了),十几年前已经去世,去世之后落叶归根葬在国内了。这一路上他跟我介绍三泽的情况,让我终于感觉到三泽的气质,它有一种“临时感”。

虽然不知具体的数字,但老人说他觉得这里的美国人比日本人还多,车在开往目的地的途中,老人经常会指着旁边说“这是美军的……”。比如“这是美军的基地,我们不能进的”;“这个沙滩是美军的露营地,一般都他们去”;“这里是美军家人住的地方”;“这是美军划船的地方”。

我想起自己读《拥抱战败》的时候,强烈感受到的那种后殖民的阵痛,一种文化上的服从崇拜和一种精神上的仇恨压抑。那时候日本的小孩子之间流行起了一种过家家的游戏叫“潘潘女郎”。“潘潘女郎”是麦克阿瑟的GHO占领日本时,专门做美军生意的妓女。如果有人记得《金阁寺》里那个被沟口踩过肚子的女人,那无疑就是个“潘潘女郎”。三年的占领期在每一个生活的层面起着作用,并且依然活在像三泽这样的日本,连车站楼梯上的标语都看得出来。

为什么寺山的电影里会出现那么多钟表呢?因为他母亲当年跟美国军官约会的时候,他就整天站在一面座钟下等。等到后来时间成了他的元命题,《再见箱舟》的开头,就是一对父子把全村的钟都偷出来卖掉,让那里变成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里那个“永劫复归 消失不见”的村庄。那种恒常的粘稠的时间感对寺山来说记忆深刻吧。

但身在三泽的我感觉到的只有“临时性”。那些象征优质中产生活的设施是为一些不属于这里,或暂时属于这里的人所建,他们和属于这里的人之间是一种临时性的关系,他们随时准备抽身离开,而这里的人则在另一个完全区隔开的世界里无聊地日复一日。


106033/?douban_rec=1

3 纪念馆(剧透)

到纪念馆以后,我不能再让老人等我,于是就预约了出租车,让司机一个小时后来接我,不然这里平时连出租都不会来。

我当然知道纪念馆会很精彩,对于一个寺山的脑残粉来说,不论它是什么样的,我都会觉得它精彩,但它的精彩是会让无关紧要的人也心生佩服的程度。我觉得一个作品最难的就是用形式去匹配内容,像寺山这样实验性的艺术家,要什么样的展示形式才配得起呢?

纪念馆分为三个部分:常驻展览,企划展览,散步道。馆内当然是不能拍照的,所以我只能口述了。

常驻展览的展厅里设置了一个没有墙壁只有屋顶的房间。房间里摆着二十几张桌子(没具体数)。为什么是桌子呢?因为《死者田园祭》里有一句这样的台词:“昨天家里着火了,还殃及了旁边的住家。警察悄悄瞒着大家说是漏电,其实是因为我把萤火虫放进了抽屉里”。(太他妈精彩了!但我可能记的不是很准确)。

而这些桌子对应这句台词,也不仅仅是一张桌子那么简单。桌子上有一条谜语,一盏灯和一个手电。如果你拉开抽屉会发现抽屉里贴满了跟那条谜语的谜底有关的作品的资料。但你看不清楚,只能把手电打开去照,这样就像是一只萤火虫活在抽屉里。而当你拉开抽屉的时候,桌子上的灯会灭掉,桌子上方的屋顶上会突然出现投影仪投出的影像,自然也是跟这张桌子的主题相关的。为什么是屋顶呢?因为“天井栈敷”啊!而如果你坐在桌子前的椅子上,会发现你的脚下是一片透明的玻璃,而玻璃里面是一片蓝天,飘在蓝天上的云朵写着寺山各个作品的名字。简直太棒了!每一个细节都能让我起鸡皮疙瘩!

而那个大大的屋顶中间被挖空了,阳光可以从上面撒下来。在这一圈阳光周围站着寺山电影里出现过的那些经典的形象。满脸白妆的制服学生,充气娃娃,推架子车的老人,侏儒,当然还有——一面钟。

这个主体设计以外的墙壁上是一些有设计感的海报和珍贵的照片。有一个小房间里放着很多研究者写的跟寺山有关的书,资料非常全,还有一些简报,甚至准备了一台电脑可以看影像资料。在这里我知道了日本有一个正式的“寺山修司研究会”,已经出了很多期会刊了。

整个馆的灯光都是很昏暗的,跟一般的纪念馆资料馆完全不同,在通往出口的一面墙上,播放着电影《扔掉书本到街上去》,试验开头那个独白少年的馆长站在那堵墙面前看着当年的自己为其他参观者解释着什么。

为什么这个馆的设计会这样有看头呢?因为他的参与者都是那些最最了解寺山的人啊。


106033/?douban_rec=1
106033/?douban_rec=1
106033/?douban_rec=1
106033/?douban_rec=1
106033/?douban_rec=1

因为九条刚去世所以当时的企划展览是纪念九条今日子。整个展出的方式就比较正统了。比如两人的通信、结婚请帖、明信片、结婚戒指之类。印象比较深的一个地方是寺山给九条写情书“写你的名字太麻烦了,就叫A子吧”。

从纪念馆的后门出去就是散步道和歌碑了。散步道的指示牌上写的是寺山的短歌,方向指引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那只手,一路可以跟着它来到我们都见过照片的那个文学碑。文学碑的背面是广阔的小川原湖。走出散步道,看到了一片谢掉的紫阳花里招摇着的唯一一朵蓝绣球。


106033/?douban_rec=1
106033/?douban_rec=1
106033/?douban_rec=1
106033/?douban_rec=1

回到馆内看了一下纪念品。有T恤有书甚至还有蛋糕和鱼干……我买了四张明信片寄给白衣、火狐、千明姐以及我自己,因为我们是今年我生日那天在寺山君的感召下而聚在下北泽喝酒的“宇宙日本世田谷”四人组。

最后我找到馆长签了名就匆匆搭上车向车站出发了。


106033/?douban_rec=1
106033/?douban_rec=1
106033/?douban_rec=1

4 尸体

等再次回到车站的时候,天已经彻底阴了,气温也变得很低。毫无目的地在周围瞎转,于是找到些寺山巡礼地,只不过有一些已经变成遗迹和尸体。有《死者田园祭》片头出现的神社,还有寺山爱去的餐馆。街上刮着风,见不到半个人,偶尔有骑着车穿着制服的美国高中生跟你擦肩而过时用日语打招呼。

我看看北国的天,想多少感受一点寺山的心情。那个边打扫鸡舍边对着天空幻想东京的寺山,那个夜里听到外面的汽车喇叭就觉得必须要逃离三泽的寺山。但最终我也只是一知半解地把这当成一座寂寞的小城市,假惺惺地佯装自己也讨厌这里而已。


106033/?douban_rec=1
106033/?douban_rec=1
106033/?douban_rec=1
106033/?douban_rec=1
106033/?douban_rec=1
106033/?douban_rec=1
106033/?douban_rec=1

最后走上车站的时候,我看到一只趴在玻璃上的蝴蝶,我想这蝴蝶倒更像寺山呢。


106033/?douban_rec=1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青森纪行之三泽——さらば、寺山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