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想拍出好镜头,想得整个人都烧焦了,但就是没钱

知乎日报 太宰琰 139℃ 评论

导演想拍出好镜头,想得整个人都烧焦了,但就是没钱

图片:Yestone.com 版权图片库

为什么中国独立电影的镜头语言都非常沉闷?

那些在电影节上获很多奖的低成本独立似乎有个毛病,喜欢枯燥的长镜头,而且还是固定的,我总觉得其实镜头可以更丰富些,让故事更好看,这样也不会损坏电影的艺术价值吧

太宰琰,喜欢朕就和朕说。

首先普及一个常识。

其实本来没有「长镜头」这个概念,这是作为电影术语翻译到国内时的误会。所谓的 3 分钟、5 分钟、10 分钟什么的,单纯划时间门槛的很长的镜头不能算对应到电影专业含义里的「长镜头」。一个机位像十字路口监视器一样摆在大裤衩下面拍一整天,不能叫长镜头。

对电影从业者来说,在国外更通行,在专业上也更严谨的说法是「调度镜头」。

「长镜头」——「调度镜头」,指单个镜头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重要动作元素产生力量交互关系的镜头。

包含了导演对这一段落各种元素力量强弱甚至前后配比等等的思考。

回归到题目本身,既然题主特地强调了「固定」的难看。那说下原因:

一、导演缺乏灵活调度思维。

二、导演缺乏灵活调度能力。

三、没钱。

先解释一和二。电影段落内部,视觉上勾人的张力可以通过剪辑阶段切的节奏达成,也可以通过单个镜头内动作元素不断交互来达成。

如果导演的镜头设计思维足够强,调度能力也足够强。

只要做到对应段落内有能与叙事相匹配的,有丰富层次的调度,不论是靠剪碎还是靠长时间调度,都一样能吸引观众——即达成题主意指的「好看」。

但最可怕的真的是第三点。

所有的镜头设计,都要有与之匹配的执行手段。执行起来真的是要钱的。真的,是要钱的。都说低成本了,就是真的没钱,真的没钱,真的没钱啊。

调度每复杂一分,成本就成倍往上窜。抢时间,抢成本,钱哗哗地流。

想在某个外景拍复杂的调度镜头,都说低成本了哪有钱搭外景做光。抢天光,多拍几遍,太阳换位置了,天光不对了,光不接了,要再拍,就得明天。再来一天就多一天的钱,哗哗地流。当然啦,有很多就直接不管光接不接了。

为什么中国独立导演拍片多肩扛?因为快,掌机身体好,效率哗哗高。

为什么中国独立导演拍片多固定机位?因为快,布好一块景,反复调度演员的效率比更换器材位置来匹配调度效率高。更关键是万一是搭景,换个机位乱动几下没准景就穿帮了,只能堵着那一个角度拍。

为什么中国独立导演拍片多自然光?他们真的不知道灯光造型对电影视觉多重要吗?不,因为真的有剧组的钱只够请灯光师打出不穿帮自然光的感觉,没钱长时间做格外精致的灯光造型设计。就不说连灯光师都请不起的剧组了。

想起我老师和我们说她有回和侯孝贤聊天,聊到好多人好奇他怎么那么喜欢用固定机位啊,侯导也是老老实实回答: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当年穷啊,没钱乱动。

包括很多人说为什么中国独立电影喜欢拍当下的现实背景的。其实也有很多导演想拍古装红袖添香的,想拍神经质哥特的,想拍梦幻的甜丝丝软萌的等等叶子飞大了的感觉的。但是这一些执行起来,美术上面的开销真的负担不起啊。

说来说去,还是帮着想想怎么提高中国独立导演扎钱的能力吧。

真的很多导演脑海里设计出很多有意思的镜头的,想拍都想疯了,你相信我,导演想拍出那些个镜头的渴望比你想看到那些个镜头的渴望强烈十万倍。想得整个人都烧焦了,但是真的没钱拍。

别问我为什么知道。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导演想拍出好镜头,想得整个人都烧焦了,但就是没钱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