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污损的照片,就是灭亡时与我们作伴的东西

豆瓣一刻 豆瓣:blueshadow 189℃ 评论

“我极为希望自己能到深深的旋涡底部探索一番,即使葬身海底也在所不惜。我唯一遗憾的是无法把自己探得的秘密告诉岸上的哥们儿。”

——引自爱伦坡《莫斯可漩涡沉溺记》

回应311的日本摄影展(In the Wake Japanese Photographers Respond to 3/11),明亮的展厅中挂满了黑暗之物。

17位日本著名摄影师,用镜头对准2011年3月11日。对准地震、海啸、核危机——三重灾难留下的死亡与恐惧的黑洞。


119001/?douban_rec=1

志贺理江子突兀的恐怖


119001/?douban_rec=1

荒木经惟,用剪刀破坏的日常


119001/?douban_rec=1

横田大辅,无头的奔跑者


119001/?douban_rec=1

Mano Dam 残留放射物质,星光


119001/?douban_rec=1
119001/?douban_rec=1

畠山直哉,静谧的森林彩色照片;


119001/?douban_rec=1

太田康介,表现空城中迷失的鸵鸟


119001/?douban_rec=1

川内伦子表现两只鸽子,阴阳两界的隐喻

荒木经惟将日常照片用剪刀破坏;横田大辅,黑白裸体照,无头的奔跑者;畠山直哉,静谧的森林彩色照片;太田康介,表现空城中迷失的鸵鸟;新井卓,盖达尔银板摄影法拍摄的灾难人与物;Mano Dam 通过对核反应堆残留放射物质进行曝光,获得的星光效果图片……

志贺理江子(Lieko Shiga )与川内伦子(Rinko Kawauchi)——两位在中国人气最旺的女摄影师形成对照。

志贺理江子用强烈的戏剧构思,布置环境、物体、色彩。她制造了海滩的印痕,土地中的空洞,穿过老伯身体的枯枝,形成半虚拟的惊悚象征口味。

川内伦子,一如既往地被反光镜面与诗意的细节所吸引,追随一黑一白两只鸽子,优雅地象征着阴阳两界。

聪明、平实、笨拙、巧妙……所有的摄影尝试,都竭尽全力。如此黑暗的命题作文,最大程度地调动着艺术家表达的本能。所有的表现都是妥帖的。因为,摄影本身就是纪念,就是恐惧,就是死亡。311与摄影,便是相互印证和说明。

与此同时,摄影却以狡猾的方式,呈现出其本质——

即便摄影师对事件怀有深刻而复杂的情感,TA(他或她)展现的也仅仅是,通过精心构思,捕捉到的光与色的“平面”。

摄影师的态度越是认真,其作品就传达了极端的“个性”,所有作品都倾向于将摄影者的“独特性”发挥到极致。

观众并不会因此指责作者爱上了“作为摄影者的自己”,但当所有“风格化“的死亡影像,都被放大到“占领墙面”的尺度,并置于同一展厅,自我表达的图像纷纷跳出来,迫不及待地自我表白:他们的与众不同。

闪闪发光的风格化,风格化的死亡——

当黑暗寓言式样的影像集合在一起,死亡在这些图像上消失了,只剩下记录者的个性与方法。


119001/?douban_rec=1

失物招领系列

与这些个性化摄影作品相对照的,是挂在展厅门口的大型照片墙。

《失物招领》(lost and found)项目,集中展示了一部分“被抢救”的图像。工作团队从废墟和海水中,拯救了无数照片的碎片,整理、拼合、数码化,交还给幸存者,并举办展览。

这些集中陈列的小照片,每张的尺幅约有5、6寸,大概是我们家庭相册的照片大小。大部分内容也仅仅是寻常的纪念和旅行照片。

不过,照片污损的方式令人十分震惊——这些照片被污损得恰到好处。与其说,这是随机的破坏,倒不如说,自然力量体现出诡异的意图。

擦痕破坏了身体和脸,准确无疑,破坏是具有美的,同时具有震慑性。

“失物招领”的照片并不是证据,也不是比喻或抒情,他们呈现出灾难本身。照片就是死亡本身。

亿万照片在311的一个时刻,被卷入洪流。作为观众的我,闻到死亡气息,陷入恐惧之中,仿佛进入卷入洪流的瞬间。


119001/?douban_rec=1

nhk航拍镜头,全远景、缓慢、冷漠

紧接着,我走到展厅的一个角落。

那里的液晶电视,正循环播放当年NHK航拍的311灾难实况,直升飞机上的摄像机记载了海水如何摧枯拉朽地席卷了一切。

我身边的两个美国观众被吓坏了,一直忍不住地爆粗口。与其说骂人,不如说他们根本无法接受如此平白的纪录性视觉。

由于是全、远景,海水的运动显得过分平静了,可以说有条不紊。镜头语言,冷漠而客观。

粘稠的海水,带着粉末——这些粉末就是人类的汽车、房子、桥梁,当然还有人。

这样平缓扩展的大海,就像倾倒于路边的一股厨房脏水,淹没了蚂蚁窝。如此有条不紊的残忍!

以上,关于311灾难,三种视觉形态形成对比。

第一,作为比喻、反思的摄影。呈现十七种风格化倾向。

第二,作为灾难残留的纪念照,一个照片墙,从属于灾难的考古学。

第三,液晶电视中播放的实况,冷漠并客观无误地纪录高清晰格式的灾难。

在死亡之类的题目面前。反思的摄影,体现出智力的美感,也暴露出观念性摄影的虚弱性。

摄影这种媒介,太过透明。因此,当摄影作品被署名的时候,一定会沾染各种意图,有意无意的骄傲劲头(我拍到了你拍不到的,我想到了你想不到的,我的个性你没有)

这样的骄傲会跟放大照片的尺幅一样增大。因此,本质上不存在谦卑的摄影。

如果你看到谦卑,那只是有人使用了谦卑的风格而已。

在高清晰的灾难航拍对比下,十七种个性的“高明”,都有随时失效的可能。

很多摄影师甚至意识到了摄影的无力,却因此加倍努力地策划智力的奇观。

相比之下,“失物招领”系列的灾难考古学,在力度上,能够与航拍媲美。不,对某些观众,甚至厉害一些。

至少在一瞬间,我跟着这些照片下沉了,进入了海水漩涡的内部。

为此,我重读了爱伦坡的名篇《莫斯可漩涡沉溺记》。

“我向下张望,发现我们的船并不是旋涡中的唯一物体。无论是上方还是下方,都可以看到船只的碎片、大根的房屋木料和树干,还有许多家具、破箱子、水桶、木棍之类的小东西。我刚才已经描述过,一种好奇感早已取代了我最初的恐惧。当我越来越接近自己的灭亡时,这种好奇感就变得越发的强烈。我开始怀着一种奇怪的兴趣,观察这些数不清的与我们作伴的东西。“

最近几天,每当回想起那些污损的影像,我都会陷入难以言传的恶心之中。

很显然,被污损的照片,就是灭亡时,与我们作伴的东西。


119001/?douban_rec=1

失物招领系列


119001/?douban_rec=1

失物招领系列


119001/?douban_rec=1

失物招领系列

——————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被污损的照片,就是灭亡时与我们作伴的东西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