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脑袋都钻开了,诺奖也得了,后来却证明并不合理

知乎日报 陈禹舟; 365℃ 评论

当年脑袋都钻开了,诺奖也得了,后来却证明并不合理

图片:《神盾局特工》

诺贝尔奖有没有过了很多年之后证明是错的或者不是很严密的?

陈禹舟

有的,比如,额前叶切除术

葡萄牙神经科医生、科学家安东尼奥·莫尼斯 ,因“发现了脑白质切断术对某些精神疾病的治疗价值”而获得了 1949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1949/

1935 年,约翰·富尔顿和卡罗尔·雅克布森在伦敦举行的第二届神经精神学会上发表报告,提到他们对黑猩猩实行两侧前连合切断术后,黑猩猩的攻击性行为减少,这引起了安东尼奥·莫尼斯的注意。于是他开始尝试用类似的方法治疗人类的某些重大精神疾病。最初,他尝试通过向额叶注射酒精的方式摧毁神经纤维,但是不久就发现这种做法也会损害到大脑的其他地方。于是他便开发出了被称为脑白质切断器的手术仪器来完成额叶的切除工作。

当实行这一手术时,医生需要在病人的颅骨两侧各钻一个小孔,然后将脑白质切断器从洞中伸入病患脑部,在每侧选择三个位置实施手术。这个仪器的外形就像是一把修长而精致的螺丝刀,不过它的头部侧面开了口而且没有尖端。然后医生需要拉动手柄,开口处的钢丝在拉动作用下便会凸起,切断神经纤维。1935 年,阿尔梅达·利马在莫尼斯的指导下完成了第一例这种手术,第二年他们将结果共之于众。他们所治疗的第一批 20 名病人全部存活了下来,这一手术很快在其他国家也流行起来。1949 年,莫尼斯因此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奖。

现在对前脑叶白质切除术所做出的评价一般都是负面的,这主要是因为在当时的简陋条件下,对大脑所实施的手术精度很低,对术后效果的评价也没有客观、可信的标准。而且手术对象在经过手术后往往丧失精神冲动,表现出类似痴呆、弱智的迹象,并且也有一定的死亡率。

一些文学和影视作品(如《飞跃疯人院》、《禁闭岛》、《美少女特工队》)将前脑叶白质切除术描述成使人丧失反抗意识的手术。1950 年左右所做出的调查表明,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病例在手术后没有多少变化,另外三分之一比术前还有所恶化。随着后来药物治疗的发展和其他更精确脑外科手术的发展,前脑叶白质切除术在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逐渐被抛弃。

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用前额叶切除术消除精神分裂症 / 抑郁症的症状,仿佛前抗生素时代,对于受到严重创伤的肢体所做的截肢处理。在某种意义上,截肢可以降低(脓毒)败血症的可能从而尽量保住人的性命,而前额叶切除术可以让病人停止伤人或自伤、不会给社会带来太多麻烦。但是,与截肢者仍能保留 / 代偿部分运动功能不同的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中心是无可替代的。一旦前额叶与其他脑区的联系被切断,患者的高级思维活动将被破坏,没有人格和尊严可言,几乎成为行尸走肉了。

参考资料:

维基中文

互动百科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当年脑袋都钻开了,诺奖也得了,后来却证明并不合理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