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节奏快到无法停下来听音乐的时代,音乐人在做什么

知乎日报 阚欧礼 155℃ 评论

生活节奏快到无法停下来听音乐的时代,音乐人在做什么

图片:triggerandfreewheel / CC BY-NC-SA

打不完的响度竞争——这些年我们究竟做了些什么

阚欧礼,职业混音师,录音师。撰稿人

又说起这个臭大街了很多年的话题是因为关于九寸钉的一个新闻

九寸钉的新专辑推出了两个母带版本:“LOUD”版本,以及“Audiophile”版本

混音师Alan介绍:Audiophile版没那么响,更接近我们在工作室的真实混音,希望大家好好享受!

这让我又想重新说说响度竞争的问题,这是我大学毕业论文的题目,后来加入了一些内容,这次会再多加一些内容。

历史与趋势——让我们看看响度竞争从何而来(整理的史料,如果觉得枯燥可以跳过,总结起来就是,响度竞争由来已久)

LOUDNESS WAR这是一条在录音混音发展道路上一个颇有意味的现象,国外的网友制作了一个非常简单易懂的文件来阐述响度竞争。

1983年的歌曲的平均电平很低,这有磁带介质屋里能力的问题。其实在以磁带为介质记录声音时,失真是普遍发生的。但这些软失真不会造成过于过分的听感变化,物理特性让磁带介质上声音的瞬态响应确实会受到一些限制(当然有些也来源于当时的振膜技术),当然这也造就了那个年代独有的温润风格。


技术的发展其实给了响度竞争更大的推动力,更好的设备,更大的电平记录载体。在1993年的典型歌曲的分析上其实瞬态会比1983年来的更疯狂一些,但是由于记录设备的强化,造成可承受电平的大幅度攀升。于是,虽然动态损失不大,但是响度其实已经同1983年的响度无法同日而语了。


2000年,当数字技术成熟,CD标准大一统之后,我们只能通过更小的瞬态响应来提升平均电平,所以瞬态已经大量被限制,还好,在歌曲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一些段落间的起伏,这些动态依然在保护着作品的音乐性,牺牲出来的是音色的瞬态响应。


2005年,几乎已经没有动态(如图),这样的所谓肥肠也好板砖也好尤其大量出现在“身体音乐”中(例如迪斯科音乐这类以强烈的节奏和身体感觉为主的音乐)这时候大家已经无计可施,介质短期内不会变化,而提升响度的混音手段也从层出不穷到相对停滞。而现在面前有两条路,1,释放一定的动态空间找到音质与响度的平衡点。2,继续想尽方法的提升响度,看看是否能够在尽量不影响音质的情况下变得更大。大部分人选择了1,因为2已经慢慢的没有了路。


这一切最初的本源其实是因为广播的产生,这打破了唱片的界限,大家不会自主的去调节音量,而调频中的DJ会使用统一的增益来播放音乐,在设备不变的情况下,哪个音乐拥有更大的响度,那么就会得到更多的听众的青睐,因为更大的响度意味着更多的声音细节,更多的兴奋感,同时广播媒介又是当时音乐传播的几乎最重要手段,于是响度竞争开始了。大家都希望通过在尽量保证音质的情况下提升响度,换得听众潜移默化的喜爱。

我们应该意识到,这已经不是模拟时代。LP响度过大会缩短整个唱片的播放时间,但是CD和DVD永远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把所有的罪过都归于BrickWall限制吗?有很多著名的母带师说,他们在数字时代使用各种各样的效果处理器可以将音量提升到极限,而这是在模拟时代不可能实现的。80年代初的录音平均响度标准是-18dBfs,但就在20年后,这个记录被刷新到了-3dBfs,注意这是平均响度,而不是峰值。我们能在之前的图中看到,1983年的歌曲里拥有很多的headroom和动态(当然这不排除当时的录音记录介质的动态有限);而到了2005年,整个屏幕都被填满了,电平几乎都保持在同一高度。那些高于0dBfs的电平去哪了呢?它们都被BrickWall限制器削平了。我们知道被削平的波形是类似于方波的形式,这样的声音过多会得到失真的效果。

而如今,在后广播媒介时代,我们已经快到无法停下来听音乐了。

我不得不联系实际来声讨这一切的一切。几乎所有人从录音棚要拿走CD都是要在回家路上听的,在那些几十万上百万的车上听音乐的。音乐没有错,汽车没有错,而用这个作为标准是有错的,学过一丁点声学的都知道汽车是多么不靠谱的听音环境。狭小的空间,巨大的本底噪音,听音位置的问题,前挡风玻璃的反射等等等等。用这来评判我的作品?你抽我大嘴巴呢?

我们仅仅用本底噪音作为例子。普通行驶中的汽车至少会达到60dB(SPL),让我们看看坐公共汽车和地铁时候的环境噪音有多少。我们以现行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为例,客车司机耳旁噪声不高于90分贝,且以50公里时速匀速行驶时,车内噪声不高于79分贝。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在我国本底噪音几乎从来不会达标。那么在至少80多dB的全频本底噪音下,你还打算听到些什么?所以我们不得不不断的提升响度为了仅仅是能听到音乐,乃至音乐已经变得不自然,或者扭曲。我想很多人都曾经尝试当你听着音乐风驰电掣之后,停车——熄火——感觉突然安静的能听到血液在流动,以及大的让人抓狂的音乐声。

但是我们在一个无法放慢而且还在不断变快的世界里,音乐恐怕大部分时间只能存在于车水马龙的这些过程中,耳边有个声音罢了,歌词?细节?内涵?文化?呵呵。

04年黑眼豆豆的经典专辑《Elephunk》一直是我很推崇的一张专辑,歌曲的经典以及我很推崇的混音母带。我一直很崇尚这个中庸而并不极端的风格,不失力度也不失讲究。度——这是说来容易做起来太难,尤其对于HIP-POP唱片来说尤其不易。但是当我买到黑眼豆豆END这张专辑的时候他们的风格却让感觉到“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BOOM BOOM POW我还可以接受,而且混的不错,但是大热的I GOTTA FEELING却从前奏开始就让我仿佛能看到电平一下下撞击着限制级——猩红,同时也撞击着我的审美极限。但是一次我收听广播的时候,正好连续播放了ELEPHUNK里边的LATIN GIRL和END里边的I GOTTA FEELING,我决然发现后者更加有动感和冲击力,我完全感觉不到那些限制痕迹带来的恶劣感受。即便我在努力寻找,不得不说在这样的环境里,更大的响度,更疯狂的限制器起到了作用,他们胜出了。但是他真的就是个完美的作品吗?一半天使一般魔鬼。


另一个让更多人失去评判能力的来源就是MP3的普及,尤其是以苹果为首标榜自己品味卓绝的公司更是给一群从来没有标准的人定了一个极差的标准,我都不说任何音质的问题,你可以尝试使用一个低阻耳机在三代shuffle上听个古典音乐,低电平段落是根本听不清的,他们的耳放功率仅仅适合持续大电平的音乐,他们无法表现任何大动态的音乐,绝不夸张的说苹果全线产品的疯狂生产贩卖头直接决定了很多人听上了更差的音乐。

别跟我说AAC,这本就是一个低于CD标准的音频载体,别跟我说苹果现在想要把标准提升到超过CD的水平,障眼法而已。相比低劣的硬件产品,再好的源文件也仅仅是你可怜的水龙头接上了汪洋大海。

当这样的一系列产品占领了音乐市场,而且通常还暴露在80dB环境噪音下使用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来要求听众分辨美的丑的,善良的和邪恶的。于是鱼龙混杂的音乐市场变得愈发的不可收拾,在这样的听音环境中优质的作品变得平凡,而劣质的作品听上去也不过就是劣质而已,甚至这恶劣的播放环境会让本末倒置。努力追求的音乐工作者变得越来越没地方说理,而听众的审美取向也变得越发的不可理喻。谁都知道好音乐可以提升鉴赏能力,同样,听这样的音乐会无限大的提升你的容忍度,让你分辨不出什么是阳春白雪,哪个又是下里巴人。直到美的就是丑的,善良也再也善良不起来。

响度本身——响度无罪,声大有理

最后拨乱反正一下,不是所有的大响度都是错误,很多音乐的表现手法就是波形畸变,大响度。

比如 LADY GAGA,我想提到大响度的音乐没人会抛开这个世界知名的疯子,但是我依然要赞扬他的团队。那令人窒息的响度但是层次分明的音乐,用2个DB来做出明确的段落和动态感觉这绝对是伟大的。他们让大响度带来的声音变成了一种特有的风格,一种突破性的声音。我曾详细分析过他们的作品,精到之处令人叫绝。

直观一点,温习一下bad romance吧——音浪太强,不晃,会被撞到地上……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生活节奏快到无法停下来听音乐的时代,音乐人在做什么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