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央行首次降准 0.5 个百分点,为什么不是降息?

知乎日报 267℃ 评论

2016 央行首次降准 0.5 个百分点,为什么不是降息?

图片:Ken Teegardin / CC BY-SA

知乎日报注:

本回答发布时间为 2015 年 2 月 5 日,部分已成为现实的内容在当时尚未发生,本文仅作科普参考。

目前其他各国央行都采用降息的货币政策,为什么中国央行施行的是降低存款准备金?为什么不也采用降息呢?

知乎用户,N/A

这个问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只有降准才能真正降息,二是降准可以缓和外汇储备的减少导致流动性紧张。

一、降准才能真正降息

当我们说“升息”、“降息”的时候,我们指的是央行调整“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对基准利率的调节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靠行政手段,典型代表是我国;另一种是靠市场手段的,典型代表是已经实现利率市场化的主要国家。

市场化的调节方式,就是央行通过自身的公开市场操作,高抛低吸,把基准利率调节到合适水平。以美联储为例,其基准利率是能够决定整个市场的联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也就是指美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美联储直接参与同业拆借市场,当其降低其报出的拆借利率时,向美联储拆借的成本低,市场上出现了廉价资金来源,因此商业银行就会转向与美联储进行拆借,从而整个市场的拆借利率都将随之下降。而如果美联储想要提高拆借利率,那么美联储可以在公开市场上抛出国债,吸纳商业银行过剩的资金,造成同业拆借市场的资金紧张,迫使联邦基金率与美联储的拆借利率同步上升。

人民银行对基准利率的调节方式是通过行政手段,也就是主要是靠央行发红头文件,规定商业银行对储户和企业的存贷款利率,以及浮动范围。过去存贷款利率都有限额,后来随着利率市场化逐渐推进,目前贷款利率上下限都已经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最多上浮 20%,还没完全放开。商业银行仍然主要参考这一基准利率报价。

行政手段的特点是商业银行没有选择参加或者不参加的权利。用行政手段的坏处是是没法保证自己的目标利率能传导到全市场。因为银行是要追求利润的。违背市场规律的价格并不能真正扩大资金的供需。在这种情况下,资金的价格会发生分裂一种是“官价”,只提供给少数人,一般人拿不到这个价格。另一种则是“市价”。除了发文调节基准利率外,央行发文调整准备金率也是行政手段,相比发央票来说对金融市场更为粗暴。不过,下调存准率是减轻了对市场的扭曲,因此可看作是一次市场化的举措。

因此人民银行的这种政策模式,导致“降息”并不能真正降息,“降准”反倒可以通过释放出大量活化资金,以增加供给的方式降低市场利率。

二、降准可缓解外汇储备减少所导致的流动性紧张

近期,美元相对强势,其他国家货币兑美元汇率一直在贬值。许多国家如欧央行、澳大利亚央行等开始降息以刺激本国经济。其逻辑在于(市场化的)降息一方面刺激内需,一方面降息减少了本币的吸引力,促使资金流出本国,导致本币贬值,从而提升出口竞争力。

我国的汇率制度基本可以看作大半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或者爬行盯住制(crawling peg),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相对稳定,其代价就是人行会被迫对冲外汇储备导致的储备占款变动。在外汇储备占款迅速增加的时候,通过提高准备金率锁住许多基础货币,而在 2015 年,外汇储备占款下降的风险较大,如果再不降准以对,有可能发生通缩。

因此,综合上面两点,在我国降准是应对经济趋冷、资金流出的较好货币政策,这与其他国家不同。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2016 央行首次降准 0.5 个百分点,为什么不是降息?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