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把抗肿瘤专利给美国用,其实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知乎日报 米调炫枫;来还不来;拉丝布丁; 255℃ 评论

复旦把抗肿瘤专利给美国用,其实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图片:Chris Potter / CC BY

如何评价复旦将抗肿瘤药物专利以 4 亿人民币有偿许可给美国公司?

米调炫枫,生命潦草,我在弯腰

国外的新药研究很多采取这种模式,由独立的实验室作化合物开发,可能还包括药理、毒理等等非临床研究,研究得差不多以后这种药物的专利可能会被大型制药企业收购,由大企业投资进行临床研究。

这种模式实际上将大企业由纯研发模式变成了投资研发模式,药品研发投入的大头在临床研究阶段,目前国际上新药的临床研究投入大多在 10 亿美元以上(不过也有知友指出,这样的数据有水分)。独立实验室基本是没有能力自行投入研究的,而大型企业就可以从计算机筛选化合物中解脱出来,只需要寻找实验室里有投资前途的化合物即可。

回到新闻里描述的这个事件,从新闻稿内容来看,复旦大学在该化合物开发中承担的角色相当于独立实验室,如果要进一步进行临床研究,需要天价的投资,根据 独家:中国大学年度科研经费排行榜出炉! 这条新闻中的内容,复旦大学 2014 年全校的科研经费才 20 多亿软妹币,也就是全校的科研经费还不够这一种新药烧的,这种情况下,由复旦大学继续进行研究,才叫“拿着纳税人的钱胡造”。

那么为何不卖给中国企业?

请看 为什么中国很少有自己的创新药? - 米调炫枫的回答

根据该回答中提供的数据,2014 年公布了该年研发投入的 67 家中国制药企业,该年度科研经费合计为………………9 亿美元,也就是说,这 67 家企业合起来也不够研发这种新药。

并且,我国的临床试验机构仍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管理不规范、数据造假的情况,我国的 CFDA 在全球的 FDA 里的威望也不算太高,在这种情况下,卖给中国企业进行临床研究,很有可能会!失!败!(当然,卖给外国企业也一样有失败的风险)如果失败了,前期的研究就全部打水漂了。

所以,复旦大学这种化合物不卖给国内企业,实在是因为国内企业投不出那么多研发经费,没有研发能力,国内药厂太多,根据 2013 年新版 GMP 执行以前的统计,约有 6000 多家,这种小规模分散的方式加大了同行间恶性竞争,并且不利于新药的研究,目前江苏等地已经有一些中国药企开始重视新药研发,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要追上富可敌国的辉瑞、罗氏等等这些巨头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还不来

杨青老师实验室以前在我们隔壁,后来搬校区到楼下了。实验室同学间关系很不错,知道的信息。这个靶点是杨青老师在日本博后时的课题,一直研究到现在,都十多年了的确不容易。专业的我就不说了,主要网上重点宣传的是抗癌,其实这靶点主要是对阿斯海默征起作用,也就是常说的老年痴呆。老年痴呆在国内治疗的不多吧?反正我周边没碰到过几个,但在国外很重视,所以中国企业不买美国企业买是非常可以理解的。而且大家都忽略了这次不是卖专利!不是卖专利!只是授权,而且授权不包括中国区。

其实卖研究成果是很平常的是,这次主要是复旦想树立个产学研结合的典型,所以报道比较多罢了,临床还没出来呢大家没必要太关注。

拉丝布丁,MEDICAL SCIENCE LIAISON

骂的人根本没看新闻全文。

这 6000W 刀可不是一次性付清,要分阶段达成目标才能拿到一部分。临床研究未达到优效?黄!全球各地区未获得审批上市?扣钱!收益未达到预期?扣钱!

新药研发很大程度上是在赌博,能走到哪一步,实力运气都缺一不可。新闻中的药物能否顺利走完这一路艰辛,根本就是未知,国内企业没有能力接盘,难道就让肉烂在锅里?

药买不买得起是一回事,药有没有是另外一回事,前者总还有渠道可以想办法,专利过期了还会有较便宜的仿制药可供选择,药如果不上市,想买都买不到。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复旦把抗肿瘤专利给美国用,其实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