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沙丁鱼:有新鲜的,为什么要吃罐头?

知乎日报 sylvieluk 491℃ 评论

亲爱的沙丁鱼:有新鲜的,为什么要吃罐头?

图片:jules / CC BY

sylvieluk,崇洋媚外,讳疾忌医。

对咯,有新鲜的鱼吃,为什么要吃罐头?这样说好像有点政治不正确,我是腌制鱼类爱好者。

有人可能觉得腌制食物生来就不太优雅,甚至还有点苦情,感觉吃腌制食物的,都得配合「葛优躺」那种。不过营销学上有个说法,什么广告都比不过你童年的某段回忆(所以才有那么多广告试图到你的童年去上演《盗梦空间》)。我这个非主流爱好也来自某段童年经历,「葡国老人牌」罐头沙丁鱼就是我对腌制鱼类所有好感的来源。

  • ▲ 葡国老人牌罐头(图片来自网络)

将海鲜制作成罐头保存这门技术其实历史悠久,1810 年左右就有了,发明者是法国人尼古拉斯·阿柏特( Nicolas Appert )。阿柏特发明出的这种把海鲜加热再封存于容器中的做法,解决了当时长期在外征战的法国军队口粮问题,他因此还获得拿破仑颁发的 12,000 法郎奖金(查到一位英国网友的估算,1800 年法郎购买力约相当于现在 2.7 美元,所以这笔奖金大约相当于现在 32,400 美元,还算不错了)。

过了几年,也是来自法国的约瑟夫·科林( Joseph Colin )开创了沙丁鱼罐头,之后大西洋对岸的美国渔民也开始用同样方法制作鲑鱼罐头,再后来,移民到美国的意大利人又开始制作金枪鱼罐头。现在沙丁鱼、金枪鱼、鲑鱼这几款依然是我们最经常吃到的海鲜罐头,在国内不太常见的章鱼罐头和青口罐头,味道也极其惊艳。

▲ 罐头橄榄油浸青口(图片 © 吃很重要 × C )

▲ 罐头沙丁鱼(图片 © 吃很重要 × C )

制作海鲜罐头通常需要进行两次加热步骤。第一次加热在封口前进行,主要为了去除海鲜原料的水分;第二次是在封口后进行,主要目的是杀菌。这样制成的罐头,无须冷藏也能被长久保存,而且能把营养物质锁死。

比如沙丁鱼罐头就富含 Omega-3 脂肪酸,那是一种人类身体需要、但必须通过外部摄取的营养物质(大部分鱼类罐头都含这个,金枪鱼罐头是例外)。第二次加热过程中,鱼肉的骨头也会被软化,所以能随着鱼肉一起被直接吃掉,而这些骨头的钙质含量相比新鲜鱼类也是呈指数级增长。还是以罐头沙丁鱼为例,巴掌大的罐头净重通常是 120 克,这些鱼和骨头就足以提供成人半天所需的钙质量。

▲ “MINERVA” 是一个自 1942 年起生产罐头鱼的葡萄牙品牌,名字「米涅娃」就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罗马名(图片来自网络)

▲ “MINERVA” 一款沙丁鱼背面标柱的营养成分(图片 © 吃很重要 × C )

美国人的罐头鱼文化,在 1920 年代有点停滞了(没有具体查证原因,但是罐头鱼经常被用于佐酒,而美国政府于 1917 年颁布了禁酒令,禁酒正是从 1920 年开始实施),罐头鼻祖法国人似乎也没有花多少心思搞这个,于是挑起罐头鱼这杆大旗的,事实上是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冰岛、瑞典等几个欧洲国家。

从海鲜罐头的丰富性来看,西班牙和葡萄牙出产的品类可能是最多的,另外高档优质一点的罐头鱼,常常也产自这两国。西葡两国的罐头鱼制造者(通常以家庭企业为组织形式)很多依然保留最传统的捕鱼方法,在制作罐头过程中也颇花心思,对不同海鲜添加不同的佐料,组合出 SKU 多到数不过来的罐头产品。罐头所使用的鱼的季节、海域、部位,所做罐头过程中添加什么种类的糖、盐、油、醋、辣椒,制时长等等均有讲究,这些变量互相作用,共同组合出质地风味各异的产品。

不要太小瞧制作罐头这事。每一个罐头背后都有我们看不见的厨师躲在背后,他们不仅料理出的美味,而且还让美味能够被复制。经过多年发展,罐头鱼完完全全自成一个体系,所以罐头鱼已经很少单独出场,通常一出场就这种架势——

▲ 里斯本当地知名老店 “Conserveira de Lisboa” 里,主要销售自己三个自有品牌的产品( TRICANA, MINOR, PRATA DO MAR ),这家有追求的店还花了三年时间,在维持传统形象的情况下,请设计师将全线产品包装翻新了一遍…(图片 © thedieline.com

走进一家西班牙或者葡萄牙有历史的罐头鱼专卖店,你一定能马上直观感受到采购罐头鱼的最大乐趣(即使你本来并不想买,在那些货架子面前一定也会停下来看一眼):在五颜六色的罐头堆里找上 15 分钟甚至半小时,期间可能还会遇到选择困难症,最后满心欢喜地将精挑细选出的几款抱回家。堪称一场「视觉与美味的盛宴」。想想火锅或者吃小龙虾,让你爽到的不就是类似的形式感么。

和很多时尚领域产品的发展路径类似,曾经的军用产品,经过变化和升华,也逐渐被普通大众喜爱。在没有冰箱之前,罐头鱼是一种低成本获取营养的手段(即使在今天,普通罐头鱼的价格都不算高,一罐 4.5 欧左右的沙丁鱼罐头质量就已经很不错),最早食用这些罐头海鲜的人最早是军人,此外是登山爱好者、户外工作人士,然后还有要出去上学上班一天的学生党打工仔,到后来干脆变成节日送礼佳品。

▲ “Conserveira de Lisboa” 店内提供礼品包装服务(图片 © 吃很重要 × C )

罐头鱼文化的内涵发展又发展,近几年吃罐头鱼甚至还略有点时髦了。不仅在罐头文化底蕴本来就丰厚的葡萄牙、西班牙被玩复古的年轻人重新赋予活力,在具风向标意义的伦敦、巴黎和纽约,也出现了专门吃罐头的「罐头吧」(在澳门刚刚也开了一家,国内其他城市有没有不太清楚)。那些吃罐头鱼的人儿们不仅一点不苦情,很多还是浑身上下散发着 effortless chic 气息、你愿意坐那盯着他 / 她看一晚上的那种。

但罐头鱼有一点特别好,可上可下。

当作为前菜出现在那些正式餐馆时,罐头鱼被制作成类似西班牙 tapas 的样貌被端上台面(之前写过的凤尾鱼吃法也是类似)。沙丁鱼或者马鲛鱼被仔细地摆盘过,配合面白、香葱、柠檬汁,盘子下垫上亚麻餐垫,旁边再放上一杯白葡萄酒,就是一标准 fine dinning 套路。巴黎某些餐馆即使不专门贩售罐头,也会备有罐头鱼菜单(其实鱼子酱也是罐头海鲜制品的一类),这些单子不仅种类繁多,还跟酒单似地讲究年份——这款鱼是 1992 年、那款是 1998 年的,这样的罐头鱼价格有时候可以高至 35 美元一份。

▲ 里斯本颇受欢迎的罐头吧 “Sol e Pesca”(上图 © 吃很重要 × C | 下图来自网络)

还有一类罐头鱼吧风格比较街头,有点居酒屋的意思。同样以林林总总的罐头为主题,画风从穿着休闲西装的时尚白领,换成手臂上纹身,嘴唇边挂一大圈胡子,后脑勺顶着丸子头的文创工作者形状。罐头吧既是当地年轻人周末聚会据点,又不时被慕名而来的游客光顾。大家迅速点俩啤酒,端着盛有罐头鱼的盘子,站在街角大声聊天,还必须人挤人。

反正,吃罐头鱼这事注定不是什么大众饮食项目。如果可以吃鲜的,为什么要吃罐头呢?但我觉得有意义的恰好就在这里,吃不到鲜的时候,罐头鱼还能给你一点鲜的刺激。在健康有机饮食的大潮流下,吃罐头鱼相比之下就像一种暗黑亚文化:你可能有兴趣试试,但又清楚自己不会长期依赖它。

怎么说呢,像是一种偷欢的感觉?

参考材料

1. 题图来自 Flickr/jules (CC BY 2.0)

2. “Tincan: the restaurant serving only tinned fish”, Amy Fleming, The Guardian

3. “Spanish Conservas: Gourmet Food? It’s in the Can”, Paula Mourenza, culinarybackstreets.com

4. “On Food and Cooking: The Science and Lore of the Kitchen”, Harold McGee

转载:转之前请先打声招呼我好多谢你

邮箱:wehavetoeat-at-gmail.com


在微信上订阅《吃很重要》

公众号:wehavetoeat / 吃很重要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亲爱的沙丁鱼:有新鲜的,为什么要吃罐头?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