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话】:上海,重拾自由荣光

图话 腾讯图话 271℃ 评论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开张。纵观上海过去150年,可以清楚地摸到时代的脉络——自由总伴随着经济的繁荣;闭塞也意味着经济的衰败。编辑:徐松

1843年,上海在列强炮火中被迫对外开放。上海开埠,标志着上海进入了近代时期。此后,租界的设立迎来了各国人等;城市扩大创造的的工作机会吸引了来自周边省份的新上海人。迅速膨胀的上海,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冒险家乐园”。图为1895年,上海吴淞口岸,法国军官和他的妻子。

上海地处长江口、居中国南北海岸线中点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英国、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大陆的商人都选择上海作为他们在中国的贸易基地。图为20世纪初,黄埔江上的美国舰队。

从1860年以后,上海开始进入初步繁荣的时期。图为20世纪初,上海的工厂群。

1847年,第一家外资银行英商丽如银行就在上海开设分行。此后数十年间,各国洋行、轮船公司、保险公司纷至沓来。据统计,1936年集聚上海的洋行达791家,及21涉个国家;华商进出口行也有300家。同时,27家外资银行紧跟而入,以满足资金需求和国际汇兑。上海形成了完整的商业、运输、保险、证券、金融产业群,成为名符其实的远东金融中心。图为20世纪30年代,上海外滩。

经济的发展促生了中西交汇的海派文化。当时的上海人,比其他地区的中国人更早地接触到了影视、广告和现代高等教育。图为1948年,上海街头的商业广告。

图为20世纪30年代,上海,一家制作旗帜的店铺陈列着各国国旗。

直至抗日战争,上海仍然是无可替代的国际都市,但连延的战争已使上海发展千疮百孔。图为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人们纷纷逃离上海市区。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将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内陆与中西部地区,在此期间上海为其他地区的发展输送了大量资金、技术和人才,相对而言上海本地发展则相对停滞;另一方面,朝鲜战争爆发导致中国遭西方国家经济封锁,上海的国际经济地位日益下降。图为1975年,上海南京路。

文化大革命时期,上海政治活动相当活跃,成为四人帮重要的活动基地;而经济,则与全国一起倒退。图为1978年的上海。

图为1979年,上海外滩。

1978年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之后,深圳等南方新兴经济特区经济发展迅速,上海作为中国大陆经济中心的地位一度受到挑战。图为1980年,上海。

上海迎来了第二次金融集聚,股票市场、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票据市场、期货市场、金融期货市场、黄金市场纷纷落户上海,上海成为全球要素市场最集聚的城市之一,其中多个市场或品种的交易量已位居世界前列。 尽管成绩被世界重新瞩目,但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早已被香港和新加坡取代。图为1993年,上海,人们争先恐后购买股票。Tom Stoddart Archive/Getty

1990年起,中国启动浦东开发开放政策后,上海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再度巩固了的作为中国经济、金融及贸易中心的地位。图为1996年,上海,三名青年男子站在外滩,身后是正在建设的浦东。AP Photo/Greg Baker

图左为80年代的南京路;图右为90年代的南京路。

经过30年的开放和发展,中国进入了面临改革深水区。而2007年至2012年,上海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减缓,许多发展优势也趋于减弱。于是,上海自贸区在众多反对意见中成立了。自贸区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为核心,辅之以机场保税区和洋山港临港新城,成为中国经济新的试验田。图为洋山港。

上海自贸区被寄予众望——在往后数年里,它将带动中国贸易自由化、税制改革、外资开放、经济结构调整、政府职能转变等一系列转变。 自贸区的成败,不仅决定着上海能否再次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更对中国改革的下一步产生着着深远影响。

文章来源腾讯新闻,建议下载腾讯手机新闻客户端浏览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图话】:上海,重拾自由荣光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