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知道看了那么多游戏 / 美妆直播,我为什么还这么菜了

知乎日报 邓慧欣 309℃ 评论

终于知道看了那么多游戏 / 美妆直播,我为什么还这么菜了

图片:Yestone 邑石网正版图库

多看几遍就懂了,谈谈技巧习得的幻觉

邓慧欣,Marketing | Consumer Behavior | JDM

A 站服务器宕机风波刚平,B 站又宣布要赴美上市;年前因撒币风靡一时的“直播答题”热度渐缓,紧接着“吃鸡游戏”的主播们又强行挤上热搜......

视频网站,逐渐成为人们娱乐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少时候,就连我们的学习生活,也都离不开视频教学。学一门乐器,各路大大在直播平台倾囊相授;学码代码,45 天“学懂人工智能”课程早早为你准备好;就连游泳健身,在网上了解一下标准动作就自成专家了(微笑脸)。但你是否有认真想过,看视频学习,真的有我们以为的那么高效吗?

有人或许会说,视频学习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学习者可以无限制地多次重复观看视频,直到把所有细节都了然于心。但视频看得越多,真的意味着学得越好吗?

来自芝加哥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在多次重复观看学习视频后,人们会高估自己的表现,认为自己已经很好地掌握了有关的技能。然而,他们的实际表现,并没有比那些只观看了一次学习视频的人好。

为了证明这个技巧习得“幻觉”存在的普遍性,以及探究其可能发生的原因,作者进行了几个有趣的实验操作。

在实验一中,实验者向被试展示“拉桌布”游戏的视频。演示视频时长为 5 秒;在视频中,表演者快速抽拉桌布,而桌上的物品保持不动。其中一组被试观看该视频一次,时长 5 秒 (low exposure);另外一组被试观看该视频二十次,时长 60 秒(high exposure)。随后,实验者要求被试们预测自己能够成功完成“拉桌布”游戏的可能性(Perceived Ability)。

为了排除由于实验时长差异对结果的影响,以及验证其他的学习方法是否存在类似的效应,作者还设置了文字阅读组(阅读介绍语 5 秒 vs. 阅读介绍语 60 秒)和冥想组(思考 5 秒 vs. 思考 60 秒)结果如下图所示:

结果初步表明,人们在多次重复观看视频后(对比只观看视频一次),对自己能够习得技巧有较高的估计值。为了衡量这样的估计是否是准确的,作者紧接着通过不同的实验任务,测量了人们在观看视频后的实际表现。

在实验二中,实验者要求被试观看学习“投掷飞镖”的视频。被试分为 2(多次重复观看 / 单次观看)*2(预测行为 / 实际投掷行为),共四个组。在演示视频中,飞镖盘根据难度标记为 10/20/30/40/50/60/80,以及正中红心的 100 分;表演者进行投掷。在观看视频后,实际投掷组的被试有一次投掷的机会。该次投掷成绩记录为被试投掷飞镖的实际水平。预测组则对自己的投掷情况进行预测,但不进行实际投掷。如下图所示:

结果先是重复了先前实验的发现:人们对于自己习得技巧有较高的估计。同时,如果分析实际投掷组的情况,多次重复观看和单次观看视频的被试表现没有显著的差异。有趣的是,这里还有一个交互效应(interaction)——如果我们把两个白色的柱子之间的差距和两个黑色的柱子之间的差距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单次观看视频(对比多次观看视频)的被试能更准确地预测出自己的实际得分。(这里先卖个关子,后面我们再来聊这个情况)

在实验三中,被试根据视频学习“月球漫步”并拍摄自己的模仿视频,学习者们先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打分,再由 100 名场外的被试根据是否与模仿视频相符进行评判,取 100 人的平均得分为该被试的实际模仿得分。

所有的演示视频均可以在 OSF 网站上进行观看

实验结果与实验二保持了一致:多次重复观看和单次观看视频的被试实际表现没有显著的差异;同时,单次观看视频(对比多次观看视频)的被试能更准确地预测出自己的实际得分。

在实验四中,被试需要完成一项名为“镜像绘图”的游戏。在演示视频中,表演者根据屏幕上方的展示图案“n”,在屏幕下方的区域中镜像作图“u”,游戏程序将自动计算两者重合的百分比率,显示在屏幕左下角。实验分组的处理是类似的,其中一组被试观看视频一次,另外一组被试观看视频二十次;随后对自己分数进行预估,再实际进行一次操作获得实际得分。

在演示视频中,表演者的重合度得分为 94%

实验结果与之前保持了一致:多次重复观看和单次观看视频的被试实际表现没有显著的差异;然而,在预测准确性上,与此前的两次实验不同,单次观看和多次观看都出现了过度自信的情况。因此,我们只能说,比起多次重复观看,单次观看视频的预测准确性更好;但从实验数据来看,也无法完全排除掉过度自信的情况。

实验二到实验四通过更改实验任务(飞镖、舞蹈学习、游戏),以及更改评论方式(客观得分、主观评判),论证了技巧习得“幻觉”存在的普遍性——人们觉得观看别人完成任务,自己就能更好地完成。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在什么情况下,这样的“学习幻觉”会被减弱呢?

在实验五中,作者选择了与实验一相同的“拉桌布”实验。但是这次,作者有意识地将表演者放在镜头之外——也就是说,被试无法看到表演者是如何完成任务的。在这样的实验操纵下,多次观看视频的被试是否还会觉得自己能有更好的表现呢?

表演者出镜组 vs. 表演者不入镜组

实验结果表明,在表演者不入镜的情况下,人们在多次重复观看视频后(对比只观看视频一次),对自己能够习得技巧的估计值没有显著差异。因此作者推测,这种“幻觉”的产生,可能是因为观看他人的演示,能够给人一种根据特定步骤,达到目标的感觉。尽管自己从来没有尝试过,但是看别人做,感觉就像自己做了一样;当表演者不入镜时,这种“跟踪”(track)效应便消失了。

热爱思考的你或许发现了,上述实验中的“学习”跟我们平常学习有不尽相同的地方——被试们没有经过练习,没有经过亲身体会,直接就将别人的“经验”当成是自己学习历程的一部分。因此,作者给出了这种学习幻觉的终极解法——回到亲自动手中来吧(Getting Back in Touch)。

在最后一个实验中,作者简单粗暴地要求被试完成观看 20 次抛保龄球瓶的视频后,马上估计自己掌握该技巧的情况(Time 1)。这次,作者给予一个组的被试真正体验的机会——被试们要求手握视频中所使用的保龄球瓶一分钟(Sensory),然后再次估计自己掌握该技巧的情况(Time 2)。作为对照组的参与者,则阅读视频的解释性文字信息(explanation),或跟投掷保龄球瓶相关的技术细节(Technical),然后再次估计自己掌握该技巧的情况(Time 2)。

作者得出结论:人们在观看别人完成一项任务时,只是“表面上”地认为自己掌握了每一个特定的步骤;而实际上通过亲身实践得到信息,才是更加直观的感受。

大家不妨思考一下,对于我们进行自我评判,究竟哪种信息才是更有用的呢?

Reference: Kardas, Michael ; O’brien, Ed, Easier Seen Than Done: Merely Watching Others Perform Can Foster an Illusion of Skill Acquisi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8

——以下为大坑的分割线——————

这篇文章是在我们学院的 Journal Club 上,跟 UCB 的 Leif Nelson,中欧、上科大还有我们复旦的老师、同学一起讨论学习的。如果你对决策科学的实验感兴趣,不妨继续往下阅读。希望除了一个有趣的结论外,这篇文章能够给你对什么是行为科学实验,以及怎样进行实验设计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在简单复述了实验的结论后,Leif 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研究?

MOOC 的兴起,包括整个自媒体行业的繁荣,对于人们学习掌握新技能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途径。但是 MOOC 的高注册率与低完成率却预示着人们其实并不真正“喜欢”和“擅长”使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学习。

就算对于那些完成了所有视频学习的人而言,怎样证明你真正掌握了这项技术呢?用视频观看完成率来衡量技巧掌握的程度,这样做是否是合理的呢?如果看视频的收效甚微,那应该如何改进呢?

回到实验中。

实验一,作者对比了视频观看,阅读和冥想三种情况的多次重复与单次观看的差异。如果说视频观看用次数进行衡量,那么阅读和冥想单纯使用时长进行比较是否是合理的。从内容上看,视频中是参与者每次都 成功 完成了实验;而在阅读组中,人们只是接收到了跟内容相关的信息,两者的对比也是不对称的。所以,如果在阅读场景提供详细的步骤说明,是否也会有“假性”习得效应呢?

实验二,被试只有一次投飞镖的机会(由于要避免练习所带来的影响),但这样投出来的可以算是这个人真实的水平吗?讨论时我的学姐提出,如果要衡量过度自信,为什么不让被试自己决定需要观看录像带的次数(看 20 次实在是太无聊了)。假设投掷效果跟单次观看视频是一样的,不是更能说明人们看视频学习的过度自信吗?

实验二、三都强调了在两种情境下交互作用是显著的。现在先让我们复习一下这个见过了无数次的图。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比较 12,34 之间的差异;但如果我想知道 13 跟 24 之间是否有区别,要怎么操作呢?

13 进行比较,代表同样观看一次视频,被试的预测得分跟实际得分的差别(两者基本是无差异的);24 进行比较,表示同样观看 20 次视频,被试的预测得分跟实际得分的差别(2 明显高于 4)。这个“叉”的存在,意味着改变了看视频的次数,就改变了人们对于自我估计得分跟实际表现得分之间的关系。

然而,这样的改变是稳定的吗?实验四给出了否定的结论——单次观看视频依然会导致过度自信。但是在后续的实验中也并没有对这个交互进行解释。因此,大家推测可能实验二中出现的交互 p=0.036,可能在其他实验中并不能完全被重复。

实验五和六的设计,给该现象产生的心理学机制留下了很大的讨论空间。大家进行了几个可能的猜测:

  1. 经验宽化(generalization)。因为之前人们都习惯多次学习,抄写错题 100 遍,同一个动作重复 100 遍,因此人们认为所有东西多重复也就好了。这样的猜测,其实实验五已经进行了否定。
  2. 经验对照(comparison)。视频中的人都是普通人,既然他们能做到,为什么我做不到呢;假设视频中出现了游戏失败的表演者,人们是否还会有过度自信的情况。
  3. 整体协调性(collaboration)。视频学习给人一种,各个分离的部分很容易同步连成整体的“错觉”。例如,月球漫步中,你把身体的特定关节弯成特定的角度是容易的,但是同时将多个关节弯成特定的角度那就很 GG 了。

以上这些大坑究竟有没有解,就靠心理学家们多多努力啦。

很多时候,我们总有一个小目标,要一学期不翘课,然后在课室玩手机;要刷完 XX 门 Coursera 课程。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学习聊胜于无,然而其功效却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这也勾起了我不少青涩的回忆:或许当你把 Java 教材翻个遍会有一种学习写代码并没有那么难的感觉;但当你开始写下第一行代码,磕磕绊绊做完第一个项目的时候,你才会体会到,写代码真他喵实在是太难受了(捂脸逃)。

谨以此文纪念上学期超级好玩的 journal club(和半途而废的程序媛生涯)。

感谢你的阅读。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终于知道看了那么多游戏 / 美妆直播,我为什么还这么菜了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