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现在欠债实在太多,全日本不吃饭干两年活都还不完

知乎日报 韦嵥 145℃ 评论

日本现在欠债实在太多,全日本不吃饭干两年活都还不完

图片:Yestone.com 版权图片库

日本的巨额国债到底是怎么回事?

韦嵥

随便就我所知的来说说,有误请斧正

1、日本国债总量

日本在二战期间滥发国债导致经济崩溃,因此战后定下铁律,除了特定公共建设发行的国债以外,要发行其他国债必须由国会批准才能发行。前者称为“建设国债”,或者叫做“4 条公债”,后者称为“特例国债”。日本自 1965 年第一次发行特例国债以来,到 1990 年前都没有出现大幅增长,政府债务对 GDP 比率低,处于比较稳健的财政阶段。

到 1990 年,由于日本处于泡沫景气,政府税收大增,甚至有一年没有发行特例国债。但好景不长,90 年代初期日本史上最大的经济泡沫破裂以后,财政收入出现下滑,而日本政府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实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对策,公共建设开支飞速增长,财政支出猛增。而这一增一减,差值全部由国债补偿。因此进入平成年代以后(89 年以后),日本国债的总量就开始像暴增起来。1996 年以前,主要是通过政府投资的公共建设事业来刺激经济,因此建设公债的发行量猛增。而 1997 年以后,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政府不得不出资稳定濒临破产的企业和金融业,加上社会福利负担日益加重,97 年以后特例公债开始飞速增长,至今已经需要每年新发行超过 40 万亿日圆国债来维持财政支出。

可以看出,日本国债问题,是由于日本疯狂增长的财政赤字所引起的。

日本国债规模推移,图来自维基,其中红色的为国债,黄色为短期证券,蓝色为借款和短期借款

日本财政收支状况,来源于日本财务省

2、日本财政赤字

日本财政赤字的由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支出的增加,一个是税收的减少。总体来说,两方面都是在不断恶化的。

先看支出的问题,数据来自财务省

可以看到,日本的支出在 90 年代中后期主要是由于公共建设事业的支出所致。也即是日本当年大规模实施的经济对策。而社会保证费用则从 2000 年以来占到大头,成为政府财政负担的主要来源。

日本的年金和医疗保险是支付转移型的,也即是从现在的年轻人手里拿钱给现在的老年人年金和医疗支出。(相对的是储蓄型,强迫个人储蓄年金进行金融运用,到老了可以从个人账户取钱出来)由于日本老龄人口的逐渐增多,人均寿命不断增长,致使医疗和年金开支不断上升。而企业一直实行 60 岁退休的制度,导致支付社会保障费的人群比例逐渐下降,再加上少子化的倾向,使政府从年轻人手中受到的钱逐渐减少。这一增一减,除去一部分过去留下来的年金资产收益以外,其余全额由一般财政支出。

再看收出的问题,数据来自财务省

日本的税收在 21 世纪初期因为经济好转有所增长,但是随即又陷入了恶化的境地。主要缘由在于,日本原来的税收主要所得来源是个人所得税,而个人所得税只能从有收入的人群中征收,对于吃年金过日子的高龄人群是无法收到所得税的。而日本从 2000 年以后家庭年均收入一直在下降,所得税是不如以前了,甚至主体地位被消费税取代。而消费税虽然能从全体社会成员中征收,但严重依赖于国内消费的状态。经济不景气时,消费需求下降,也是导致消费税收入下降的原因之一。第三个主要来源是法人税,但由于日企纷纷将生产转移到国外,法人税也在下降,还导致就业减少,总体也处于下降的趋势。在所得税、法人税和消费税全面下降的情况下,日本的财政处于非常严峻的状态。

此外,在这期间日本为了应对 08 年次贷危机发动了近 55 万亿日圆的经济对策(按当时汇率约合人民币近 4 万亿,想想中国 09 年的四万亿……),2011 年 3 月 11 日的东日本大地震也给日本财政带来严重的负担,政府发行复兴国债,全部都算在国债总量里面。

3、日本国债问题

日本国债之所以是一个问题,在于它的总量实在是太多,多到全日本不吃饭干两年活都还不完。有人要问了,日本政府借这么多钱,还得起么?按目前的情况短期内当然是还不起的。那么日本政府为什么还能借这么多钱呢?为什么不像希腊那样破产呢?

日本政府能继续借钱的理由,最主要的理由是日本国债的国内持有比率非常高,使得日本政府能继续发债。2012 年 6 月的市场报告数据表明,日本国债的国外持有比率只有 8%,远低于希腊等债务危机国家的国外持有比率。92%的国债由日本国内资产组成,而这些资产主要来源于日本银行、金融机关、保险业、年金基金等,间接地由日本居民和企业的存款储蓄买单。这部分国债是不可能大量卖出的,因为一旦出现抛售,国债价格将会暴跌,造成资产严重缩水,同时国债利率会上涨,增大政府违约风险,严重危及日本经济,反而使自己蒙受巨大的损失。在如此高的国内持有率下,国外资本很难做空日本国债,使得日本出现了政府穷得要死还能不断发债打白条给人民的奇怪现状。对比希腊等国的情况,海外资本持有量非常高,而这些投资者和发债国没有任何共同利益,该做空赚钱的时候就疯狂做空卖出,引起国债大幅下跌,导致政府违约风险上升。

而维持如此高国内持有比率的基础,在于日本极高的储蓄量和国际收支的盈余。下图可以进行说明

数据来源于日本内阁府统计

可以看出,日本的个人资产还是多于国债总额的,因此可以负担得起日本庞大的国债发行量。但由于日本老龄化加剧,储蓄率年年下降,个人资产增长缓慢。而国债增长速度非常惊人,如果超过了日本居民的金融资产总量,则日本的居民无法直接或者间接地买得起日本国债,就会出现违约的风险。此外,日本从海外所得到的利益也在填充这一黑洞,但由于日本福岛地震以后的能源问题,导致日本现在处于巨额贸易赤字的状态,其海外所得甚至无法填补贸易赤字的总额,使得经常账目也出现了单月最大的赤字,陷入了财政和国际收支双重赤字的境地。

日本政府能继续发行低利率债券的原因之二,便是由于日本长期经济不景气下,国债是一种安全、流动性高而且收益不错的投资对象。因此日本从 21 世纪以来,国债一直处于非常低的利率水准,使得政府能低息借钱,用新债还旧债的额度也不至于太夸张,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国债增长的速度。

因此日本国债目前还不会出现违约风险,不会出现希腊等国的违约问题。但持续下去,有朝一日日本居民买不起日本国债的时候,就会出现国债问题。

4、安倍经济学的问题

安倍经济学的主要手段有三,第一是金融货币政策,第二是财政政策,第三是经济改革。一个个来谈一谈。

金融货币政策,主要是由日本银行扩大负债表,实行量化宽松,增大经济体中的货币总量。手段主要包括在公开市场收购日本政府的中长期国债,还购买一些风险较高的金融资产,以求降低日本长期国债的利率,降低融资成本,刺激社会投资并进入经济正循环。这一政策其实并非安倍首创,事实上在 2000 年左右,日本银行实施过零利率政策,并实施类似的量化宽松政策,到 2004 年规模曾达到 35 万亿日圆,但效果十分不明显。安倍经济学之所以旧策重提,是因为看到了美国大规模 QE 带来的成果,认为原来的量化宽松并非无效,而是规模不够大,因此要实施规模更大的货币宽松政策。其效果,主要是降低利率,降低汇率,刺激投资和出口。负面效果是使得日本能源进口负担加剧,引起贸易赤字和经常项目赤字。

财政政策,主要是由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安倍提出要实行“国土强韧化”计划,加大公共投资力度,由政府牵头带动投资增长。但这一政策在 90 年代曾大规模实施过,效果不甚显著。再次祭出是否能成功,还有待观察。正面效果是政府投资刺激了建筑业的增长,拉动了相关经济和整体经济的增长,负面效果则是政府赤字进一步扩大,加速国债问题的发生。

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放松部分管制,吸引内外资投资到相关领域,增加经济体的活力。这一点是安倍经济学最核心也是最吸引外界关注的部分。放眼历史来看,日本在 90 年代以前实施过多次政府牵头的经济大纲,搞活了汽车、电子、半导体等数个行业,说明制度的力量是巨大的。但 90 年代以后日本政局混乱,到小泉执政时期才有一点突破性的进展。这次安倍政权能改在哪里,刺激哪些行业,达到什么效果,目前还没有十分明确的说法。安倍将在今年之内提出更详细的改革方案,划定国家经济特区,届时再观察。

总体来说,安倍经济学是走在悬空的钢丝上,在日本经济长期处于紧缩状态的时候,如何将这个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推出紧缩的泥潭,是十分不容易的。前景是光明的,风险是巨大的,舍不着孩子套不到狼,舍不得媳妇套不着流氓,这个是全世界通行的真理。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日本现在欠债实在太多,全日本不吃饭干两年活都还不完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