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侠,就是以「侠」的名义指着鼻子骂人的人

知乎日报 京师心理大学堂 211℃ 评论

键盘侠,就是以「侠」的名义指着鼻子骂人的人

图片:Taskin Ashiq / CC0

键盘侠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京师心理大学堂,打造最优质的心理科普平台

你被一群人以“侠”的名义指着鼻子骂过吗?

学堂君近期看了@知乎小管家 发的《知乎者耶》,这档节目既讨论了一些有意思的话题,又提到了一些社区规范、互联网社交礼仪,比如,近期比较受关注的“杠精”“键盘侠”,也被 cue 了。

键盘侠是什么?

有人说键盘侠是喷子,有人说当键盘侠是“为了爽”;学堂君觉得,键盘侠是网友的道德狂欢,也是赤裸裸的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一种涉及对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应用,以支持针对个人或群体进行恶意的、重复的、敌意的行为,以使其他人受到伤害。”

——这才是键盘侠的真面目。

但是,学堂君身边的朋友们往往彬彬有礼,我们日常也没见过这么多热爱暴力的人,难道真的像网上说的那样,“路人不上网,网民不出门”吗?

不是的,彬彬有礼的人,在网络上也可能变成键盘侠。

“换个 ID 我就是侠”:匿名让我“不再是我”了

“网络社区”本来就是一个语言攻击遍地的地方,菲利普·津巴多(对,就是做了监狱实验的那个津巴多)提出的去个性化理论似乎可以解释这一现象。去个性化是指一个人的自省和道德水平出现下降,不再顾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所导致的冲动、非理智甚至做出反社会行为的现象。造成去个性化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匿名性、责任分散、过度的外部感官刺激等影响因素。其中和网络这个特殊环境最相关的,莫过于匿名性。匿名用户会认为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论是与现实生活中无关的,根本不会影响到现实生活。事实上,人们甚至说服自己在网上发布恶意言论的人“不是我”。

去个性化究竟都多大的力量?先来看三个研究吧:

01

实验者要求年轻的女被试们向其他两名女性施加痛苦的电击,而透过单面镜,她们是可以看到、听到被电击者的。被试们被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为去个性组,她们将自己的外貌遮掩起来,并且其他人会用数字编号称呼她们而不是她们的本名;另一组为个性组,她们被用自己的名字称呼,并且保留自己的个性特征。

实验结果可想而知:去个性组施加电击的时间是个性组的两倍之多。此外在实验前,研究者让两名“受害者”在所有被试心中分别形成“讨人喜欢”和“令人厌恶”的形象,去个性组对两组人施加了数量相当的电击,而个性组对讨人喜欢的“受害者”施加了较少的电击。

02

安排一群小学生进行一个特殊的万圣节派对。孩子们在派对上玩各种游戏,以赢取可以在结束时兑换额外礼品的代币。游戏有两种,其中一半在本质上没有暴力元素,另一半在内容上和前者相匹配,但是需要两个孩子进行肉体上的对抗。整个派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孩子们照常玩耍;第二个阶段“万圣节的服装送到了”,他们穿上服装开始相当于匿名地玩游戏;第三个阶段他们被要求脱下万圣节服装,像第一阶段一样继续玩耍。

结果与前一个研究类似:在第二阶段,攻击性行为的数量比第一阶段和第三届阶段多了两倍不止——尽管实际上他们在第二阶段赚到的总代币数要比其他两个阶段少。

03

匿名的力量不只在实验中才会体现,人类学家约翰·华生(不是那个行为主义之父)也做了一项研究。他发现,有的部族在战争之前会给他们的战士化妆或戴上面具,改变他们的外貌,而有的则不会;结果,15 个改变外貌的部族中有11 个被描述为“毁灭性的”(根据这些战士杀害、虐待、肢解他们的敌人的程度),而 8 个不改变外貌的部族中只有 1 个被如此描述。

可以看出,去个性化,或者说匿名的力量是可怕的。这些研究发表的年份都较早,当时互联网尚未兴起。而到如今我们却发现,网络的匿名性使得人们更容易作出攻击性的行为。“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正是由于屏幕那边的人一般不会知道你的真正身份,所以你也会更容易克制不住自己,以键盘为武器,爆粗口,侮辱、恐吓他人。

除了匿名,这些因素也在把人推向“键盘侠”

“你看不到我”的隐形性

在网络上更多的交流形式是文字,人们可能通过你的微博看到你的照片,跟你留言互动,但是在你们交流的时候他看不到你的表情,也听不到你叹气的声音。日常生活中,人们谈论个人和情感的东西有时候会避开别人的眼睛,而网上的交流可以提供这样的机会。

“待会见”的不同步性

网络中的聊天并不是实时的,这方便让一些用户能够发出消息之后就离开,很多时候就仅仅是退出这个账号这么简单。人们可能认为,发布在自己“小号”中的东西是安全的被放置在“小号”里,自己无需承担太多的后果。

“这是我脑中的世界”

人们在网络上阅读他人的消息的时候会在脑中擅自为对方描绘一个形象,赋予一个声音,这个形象和声音可能是完全虚构的,也有可能就是现实生活中他们喜欢或者讨厌的人。人们将自己的欲望和内在的需求投射到对方的身上,因此这样的世界可以说是脑补的世界。

“我在扮演一个游戏角色”

在网络上,人们会“创造”出一个存在于不同空间的在线任务,同其他虚拟人物生活在同一空间。艾米莉·芬奇曾在网络空间中研究身份盗窃,她认为有一部分人把在线的生活当作是游戏规则和规范,这些并没有应用于现实生活。

地位差异最小化

在网络上,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来表达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权威人士面前不愿意说出他们真实想法,可能是害怕被报复或者是被否定后自己很难看。但是网络提供了一个让所有权力地位的人都能相遇的平台,让权力差异出现了最小化,人们往往会忽视别人的权威性和社会地位,因此人们感觉更平等,更容易说出想说的话。

万一被键盘侠围攻,你可以怎么办?

找几个好朋友来大声朗读

吉米·科莫尔的脱口秀节目中有一个环节为“恶毒推文”(Mean Tweets)。这个环节青睐一些在推特上被攻击的明星,以 “Everybody Hurts”(每个人都受伤)为背景音乐,大声朗读出那些攻击他们的恶毒的微博。在名人读完之后,他们中地大多数都会发笑,有些则会反驳,而少部分也会沉默面对。

因此,不妨叫上几个好朋友,然后大声用听起来很愚蠢的声音读出来。这样日后再回想的时候愤怒可能就会少一些了。

请保留好证据

如果收到施暴者的包裹或者信件,请不要损坏任何证据,尽量完好的保存下来,最好把物品或者是信件放入塑料袋中保护可能有的指纹。

如果在网上有人对你进行人身攻击或者辱骂,可以考虑将内容截图,提交给相应的管理人员处理。

不要和他们“对喷“

如果一个人对你施行了网络暴力,那么有一个人是“喷子”,但如果你以更恶毒的语言回敬,那么“喷子“便从一个人变成了两个。

我的心愿是…

拒绝网络暴力…希望世界和平…

参考文献:

[1]蒲高兰.(2008). 虚拟社区攻击行为的探索性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西南大学.

[2]Gilovich T.,Keltner D.,& Nesbitt R. E.著,周晓红,秦晨 等 译.(2009).吉洛维奇社会心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Zimbardo P. G.(1995). The psychology of evil A situationist perspective on recruiting good people to engage in anti-social acts.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Social Psychology,11(2),125-133.

[4]Suler, J. (2004).The 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7(3),321-326.

[5]https://zh.m.wikipedia.org/wiki/網路去抑制效應

[6]https://en.wikipedia.org/wiki/Jimmy_Kimmel_Live!#Mean_Tweets

[7]http://www.haltabuse.org/help/respond.shtml[4]http://www.haltabuse.org/help/respond.shtml

作者:无证鱼、 河豚少女

相关原文:

网络暴力不要脸,游戏喷子天天见

我感觉我被整个世界轮奸了一遍 | 关于网络暴力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bnupsychology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键盘侠,就是以「侠」的名义指着鼻子骂人的人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