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为什么特别喜欢烟花?

知乎日报 张艾菲 276℃ 评论

日本人为什么特别喜欢烟花?

图片:Free-Photos / CC0

张艾菲,日本文化.动漫.旅行 I 约稿私信

「抬头看绽放的烟花时,难免会涌起对不凡的渴望,真希望人生也一样。」结伴参加花火大会常常出现在日本动漫里,其实在现实中也是非常有名的活动。今天咱们聊聊日本人为什么特别喜欢烟花呢?


? 经年之花

花火,视觉上好看,但日本人喜欢花火这件事,在历史上早就由来已久。【花火】在日语中发音 Hanabi,相传最早用于观赏的烟花,诞生于 13 世纪的咱们中国。

对于日本自己来说,花火出现的转折点在哪里呢?我们要把时间穿越回,群雄争霸的日本战国时代,那时日本作战多使用刀剑,这种一家独大的冷兵器,在战国时代终于出现了劲敌,这就是著名的——火药。

1543 年,葡萄牙人将枪支和火药的技术带入日本,火药瞬间成了战场上风云变化的决定因素。随着战国时代火药的迅速普及,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居然侧面推进了烟花技术的发展。原本在战争中的杀人利器,在日本工匠的手中摇身一变,成为夜空中的绚烂精灵。

后来,17 世纪初开始,江户(也就是现在的东京),老百姓每逢 8 月 19 号这天,都跑到【两国桥】附近欣赏烟花,夏夜凉爽,附近还云集着大量商贩,跟咱们过年似的,景象好不热闹。日本保存着一幅名为《江戸両国橋夕涼大花火之図》的作品,记录的就是当时情景。这个传统就这么延续至今,成了我们现代人所熟悉的,「东京隅田川花火大会」。


? 陪伴之花

花火陪伴着日本人年年岁岁成长。其实不一定是夏天,日本全年都会有花火大会,只是夏日祭格外多,总的来说关东地区总打上数是名列前茅的,像东京的足立花火,隅田川花火大会,神宮外苑花火大会,都放到起码 10000 发以上。到了花火大会那晚,日本人或少男少女,或全家出动,穿着浴衣扭搭扭搭上街看烟花,幕天席地的再来杯生啤,那体验不能更滋润了。

有人问,日本的花火大会不就是放烟花吗,顶多是规模大点款式多点,现在你只要有钱什么样的烟花买不到,况且跨年烟花每个国家也都有,为什么很多国家的游客还趋之若鹜的专门往日本跑呢?我自己也想过这个问题,我觉得原因可能有两个。

首先是「花火之美」已经成为日本美意识中,一种根深蒂固的认知,日本人自己本身是非常自豪的。其次是日本的花火在观赏的时候,不是单一性的视觉感官刺激,很多时候它是一种多媒体协作表达。比如它是会配音乐的,烟花变化和音乐起伏精心编排,所以欣赏起来更像是一出剧目。

日本人有多痴迷烟花之美呢?花火虽美,但受制于种种客观条件限制,也不是随便能放的。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放!在某购物中心的广场上,就出现过一个临时搭建的球幕影院,观众聚集在小小的空间中,欣赏着绚烂烟花绽放......的视频,让人感叹真的爱的深沉。

我们上面提到了花火与日本人的美意识关系。日本是如何能发展为全民热爱的程度呢,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教育和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小朋友们从幼儿园开始,就在手工课上接触到烟花,老师们绘声绘色的描述这朵超级大超级美的花朵,任谁都会心向往之。

心里有这朵小「花」,再后来家长会带他们去亲眼看「花」,长大一些和喜欢的人约好去赏「花」,这种从抽象到具象,再附加感情价值的事物,对日本人产生的心理暗示能量是非凡的。一代代老百姓经过这样的成长环境,无论从小豆丁还是耄耋老人,对花火的感情成分自然就更复杂。


? 情缘之花

我们剥开花火美丽的外衣,它对于日本人内心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咱们看大量动漫中,会发现花火之下,总是要发生点什么的。因为花火就是一瓶情感催化剂,朦胧夜色 + 绚烂花火让人觉得特别兴奋,所以男女主角告白也就顺理成章。那动漫中演的和真实中一样吗?

首先日本人的确会穿他们的传统服饰,因为更有过节的感觉。这种衣服叫浴衣,是过去平民洗澡之后穿着的便服。浴衣跟和服相比,在功能性上轻便凉爽,价格也便宜,是人们夏天穿着的良好选择。日本女孩子会把自己从头到脚精心打扮,走在街上就是一条漂亮的风景线。

其次除了大型官方烟火可看,日本民间也同样会有店铺销售。咱们中国人买鞭炮烟花,相传是为了赶跑一个叫【年】的怪兽,后来演变为人们祛邪避灾,活跃气氛的方式。但日本人这一点上和我们略有不同,他们买花火的目的除了欣赏娱乐,还有一个目的是为了纪念故去的亲人。

每逢盂兰盆节到来的时候(日本的鬼节),人们会来到自己家族的墓园中,他们会在亲人的墓碑前挂上带有自家家纹的灯笼,再举家点上几只线香花火(小型烟花)纪念。此外,花火扮演重要位置的活动,还有长崎每年 8 月举行的【精霊流し】

精霊流し】又叫送魂,是指在亲人逝去之后的「首个」盂兰盆节为其送行。这种独特的祭奠形式不仅仅出现在长崎地区,在熊本县和佐贺市也有传承。活动基于一种船型物体,因为过去很多日本人出海打鱼,再也没能活着回来,所以用「船」的方式超度亡灵,就变成了日本死亡文化中的特色。

每到送魂活动这天,人们会为自己故去的亲人制作一条船。无论造价是昂贵还是简单,船都被亲属装扮的特别用心。身着祭半纏的人们,手持一只线香花火随船行进,过程中人们点燃事先准备好的鞭炮。灯笼和鲜花沉甸甸的覆盖在船只上面,乍看之下会被误认为是在花车游行,但承载的却是无尽的悲伤。

其实不仅仅是以家族为单位,在街道上还能看到为学生为老师,医生为病人,还有为东日本大地震中逝去的生命,所准备的精灵船。在日本人的生死观中,花火,船只,河川都是具有灵力的事物,是亡灵通往西方极乐净土的途径。这最后的一程,他们希望陪自己的亲人走过。


? 物哀之花

日本人迷恋花火,从江户时代就很夸张。往往花火大会以后就会着火,因为江户时代的都是木质建筑,缺少现代化救火措施,长屋一烧起来就是连锅端,然后就是整个城区那么烧。不过就算是这么危险,也阻挡不住江户人民的「花火情」,大家依旧会出来凑热闹。

如果我们跳出花火本身,去回忆很多日本人钟爱的事物,你会发现一些共通性——比如花火与樱花。别看樱瓣虽小,但聚集起来的力量磅礴,千鸟渊两旁的樱树枝,被大团大团的花瓣压得垂下来。这和日本社会长期崇拜的集体主义是非常相似的。

一阵风吹过,当细碎的花瓣从树上脱落,像下一场漫天粉雪,又叫樱吹雪。花瓣翻转着徐徐飘落,停在街道,水面,行人的发梢。仿佛时间也在那刻凝固似的,这就是日本人钟情的另一种美——牺牲之美。

越是美的事物,越是转瞬即逝。在日本传统价值观中,存在浓重的物哀情结,物哀本身就是一种对消逝事物的悲悯迷恋。如此想想,烟花腾空后绽放,转瞬消失成一缕烟云,是不是和樱花也很相像呢。

日本人不仅通过客观事物去寻找物哀之美,他们还是这种意识的践行者。1970 年 11 月 25 日,日本近代文豪三岛由纪夫自杀后,闻讯赶来的好友川,同样也是日本文学泰斗的端康成说过一句话。「三岛君,你不应该死在这里,应该是我死在这里,可惜我没这个勇气。」但是仅仅一年半之后,1972 年 4 月 16 日,川端康成也离开了。

他选择在最美的樱季,含煤气自杀,他的离去没有血腥没有狼狈。就像笔下《伊豆的舞女一样》温婉柔美,却让人感受到深深的绝望。川端康成在几位日本文豪中年龄最大,在大家都以为自杀是只可能出现在青年中的时候,这位 73 岁高龄的老人用自己的离开,践行了自己曾说过的话。「死亡是日本美的源头,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死亡的瞬间。」


最后说说

我认为日本的烟花,不仅仅是一种表象美。它是出现在夜空中,却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的,日本人的精神浓缩。是一朵经年久远,岁月陪伴,情缘联结,物哀明灭之花。

当小小的火苗爬升到自己所能抵达的顶端之时,它知道该说再见了,它会耗尽自己全部的能量,燃烧起整片天空,然后会有更大更美的烟花继续盛放,而她自己呢,则化作一缕灰烟,无踪无影。

这循环往复地灿烂,消逝,轮转,来换取地面上观者的惊叹和赞扬。站在观者的角度。除了感叹眼前的绝景,任谁都会涌起对不凡的渴望吧,真希望做一朵灿烂的烟花。无论是烟花,还是小小的线香,大家都是一样拼命燃烧自己的吧。

日复一日的上班路上,年轻人被挤在人流中动弹不得,他可能正幻想着今年花火大会的盛况,一会儿回忆着爸爸妈妈带自己第一次看的情景,一会儿又憧憬会不会有个温柔的姑娘,陪自己一起赏烟花呢?打开手机里的音乐,耳边传来米津玄师的【打上花火】。

那快要消失的光芒一定仍留存在心中伸出手就能触及那温暖的未来

周围越黑,请越要尽情盛放。


我是张艾菲。如果你对日本文化感兴趣,可以阅读其它相关回答

为什么日本流行吃 pocky?

生活在大正时代的日本是怎样的一番体验呢?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日本人为什么特别喜欢烟花?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