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导演出手能否救中国烂片

贵圈 腾讯贵圈 211℃ 评论

腾讯娱乐专稿(文/陆姝 喻德树 责编/子时 禾小夕)想追《星你》导演张太维拍的下部韩剧?没戏,人家要来中国拍电影了!从去年底到现在,中韩电影人之间频频传出合作消息,热度直线上升。这背后自然有习大大访韩签订合拍政策的推动,也有欧巴们掀起的韩流复苏的影响,但最实在的,当然是中国电影市场这块让全世界都蠢蠢欲动的肥肉太!馋!人!

前两期说到韩国电影有多牛【实地调查韩国电影现场篇】、为啥牛【实地调查韩国电影产业篇】,看上去好像跟咱没啥关系。其实不然,《隐秘而伟大》导演张喆洙的新作就是中韩合拍,《辩护人》导演梁宇皙也来中国找项目了……他们能拯救遍地烂片的中国银幕吗?这期《贵圈》,我们带你一起关注正在“渗透”中国电影产业的“韩流势力”。【腾讯视频韩国电影展映:翻滚吧思密达】

"title":"实地探访韩国电影第三期 韩国导演出手能否救中国烂片" />

最近半年,中韩合作电影的消息越来越多了。

周迅、佟大为、钟汉良、张梓琳主演的电影《我的早更女友》将于贺岁档上映,该片的导演就是曾执导过《我的野蛮女友》的郭在容。早在2006年,他便开始和中国影人合作,为香港导演刘伟强的电影《雏菊》担任编剧。2011年釜山电影节,他和范冰冰宣布合作《杨贵妃》,本想借此高调进军内地市场的郭在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在影片开拍后中途出局。直到现在的《我的早更女友》,才是其执导的第一部中国电影。

此外,由池珍熙、陈意涵、陈学东主演的《坏姐姐之拆婚联盟》刚刚杀青,完成了辗转北京、釜山、首尔三地的拍摄,导演金泰均是韩国电影艺术学院(KAFA)导演系系主任,曾凭借《狼的诱惑》捧红了姜栋元。

过去来的都是老导演,现在不乏年轻当红炸子鸡

今年7月份,在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举办的中韩影人交流会上,来中国谈合拍项目的导演名单闪瞎双眼:《辩护人》导演梁宇皙、《隐秘而伟大》导演张喆洙、《监视者们》导演曹义锡(这三部电影都是去年韩国票房top10)、《建筑学概论》导演李容周等等全部在列。

张喆洙的中韩合拍新片《蜜月酒店》已经在6月30号举行了开机仪式,是一部“3D悬疑喜剧”,主演是张静初、何润东,定档明年情人节。

7月,《来自星星的你》导演张太维在中国召开发布会,称自己已向所供职的韩国SBS电视台申请了停职两年,将赴北京筹拍一部浪漫爱情喜剧。中韩两国编剧将携手在未来5个月内共同创作剧本,影片计划于明年2月开拍,9月上映。

据小道消息,金泰勇的新片也是中韩合拍片,女主角当然肥水不流外人田,是自己的老婆汤唯啦。而韩国老牌演员朴重勋的导演处女作《顶级明星》也被国内一家公司买了版权要翻拍。

长腿欧巴成“抢购”对象,除了接广告暂无意演中国电影

市场大了,中国电影有钱了,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继前几年“重金邀请好莱坞大咖出演国产片”的热潮后,新的“韩流势力”再次扑面袭来。随着金秀贤、李敏镐这些长腿欧巴全面承包中国女观众市场,挖角韩流明星成为了国内制片公司努力的新目标。

曾参与策划《小时代》的制片人柯立明,在公布新片《夏有乔木》演员阵容前,曾放话该片的养眼程度、偶像量级比《小时代》还要高一个级别,而且金秀贤、李敏镐都在考虑之中。而据辛夷坞的人气小说《应许之日》改编的电影,很有可能将以合拍身份亮相,目前已确定由韩国导演执导,主演呼声最高的当属金秀贤、汤唯。

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欧巴们也有自己的考量。李敏镐凭《继承者们》爆红亚洲后,首先选择了本国电影公司Showbox的项目《江南布鲁斯》。而金秀贤的下部电影作品还悬而未决,《隐秘而伟大》导演张喆洙也向腾讯娱乐坦言:“如今他身价翻了许多倍,肯定不如以前好请了。但如果有好剧本也很有可能再合作。”由此可见,两位欧巴对于进军中国电影市场态度十分谨慎。

吴亦凡、鹿晗转战电影圈,小鲜肉hold住青春片

纯种欧巴虽然没能抢到,聪明的中国电影人,立刻将目光转向了那些有着韩国娱乐背景的人气偶像身上。

《夏有乔木》日前公布的主演阵容是吴亦凡和韩庚,两代超人气中国籍韩流明星同台飙戏的idea,倒也蛮拼的。不仅如此,吴亦凡还是徐静蕾新片《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的男一号,该片在布拉格全程拍摄,一水儿的年轻俊男美女,养眼程度堪称文艺版《小时代》。

和吴亦凡同样受宠的,还有他在韩流组合EXO中的队友鹿晗。今年上半年,由韩国CJ公司出品的《奇怪的她》曾连创多项韩国影史记录,《重返20岁》则是它的中国版姐妹篇。据《重返20岁》制片人告诉腾讯娱乐,在筹建剧组的过程中除剧本来自韩国外,导演、演员等核心主创成员几乎都是中国人,只有鹿晗沾“韩流”的边。

该制片人坦言:“之所以选择鹿晗出任片中的男配角——主人公奶奶的孙子,主要是因为国内年轻演员的选择余地本来就很小。鹿晗的形象除了和片中‘玩音乐的男孩’的角色设定相符外,也考虑到其在90后中强大的号召力。”就在不久前,鹿晗凭借一条微博获得千万留言,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即有韩国偶像的气质和魅力,又能说地道的中文,吴亦凡、鹿晗的存在填补了内地年轻演员的空缺。即使二人以前并没有演戏经验,但hold住青春题材,问题不大。

一个巴掌拍不响,中韩电影人的深度合作,源自于双方“互有需求”。俗话说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韩国本土市场太小,发展受限需向外扩张

先说韩国这边,几乎所有受访者都提到一个共同原因,那就是韩国本土电影市场太小,迫切需要向外扩张。而在距它仅一海之隔的中国,215亿的年票房产量已排名全球第二,引发众人垂涎。毕竟自己的作品能被更多观众看到,这几乎是每个韩国电影人的共同梦想,而且还能赚钱养家糊口。

《分手合约》制片人、新线索电影公司老板齐霁最近几年接触了大量的韩国电影界人士,“他们都希望到这边来看一看。在韩国,一个电影卖得再好,它的观影人次最多也就一两千万——今年的《鸣粱》超过1400万已经创造了历史纪录。”可这个观影人次放到中国,就根本不算什么,随便一个卖座大片就能达到这个数字,“因为你的观众总量是10多亿,人家是5000万,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齐霁说。

不同于欧美市场的文化差异和日本市场的民族对立情绪,中国市场显然成为了韩国电影人走出国门的最好去处,这里不但有相近的地缘文化,还有大得超出想象的合作空间。

除了导演、编剧和演员,大量的特效制作人员、灯光、美术、服装、制片……都在中国找到了工作机会。《大明猩》执行制片人孙长铉,刚来中国时,负责的是冯小刚《集结号》的特效拍摄,后来又陆续接拍了《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大明猩》、《登陆之日》等众多中韩电影,练就了一口纯正的普通话,北京也成了他的第二个家。“对于做电影的人来说,中国是一块新兴市场,这里有无数机会。”他有些感慨,“这是我们之前没有预想到的。”

中国电影不差钱,差的是好故事和专业人才

一边是韩国电影人表示出想进来的愿望,而另一边的中国市场也做出了列队欢迎的姿态。齐霁认为,中国市场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好的创意,另一个就是专业技术人才。

最近几年,电影成了中国的热门产业,大量的业内资金和外部热钱涌入,让它显露出一股“不差钱”的土豪气质。《后会无期》导演韩寒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一段时间他变得非常迷茫,迷茫的不是找不到投资,而是一堆人追着他问“你是要10亿还是8亿?”《老男孩》导演肖央也说,自从同名短片爆红后,经常有人追着给他打钱。“有些人还什么都没让我干呢,就非得先给我打100万,吓得我恨不得找个地方躲起来……”

钱虽多了,但有创意的好项目却成了稀有物品。“说白了,中国需要的其实就是内容,好的创意、好的故事、好的剧本。”齐霁说。也正因为如此,最近一两年有大量的韩国电影人带着剧本来中国“闯荡”,包括《王的男人》和《素媛》导演李俊益、《观相》导演韩在林等人。

除了“内容”,中国更需要电影工业各个环节上的技术人才。齐霁说,这种“技术人才”一是职业导演,二是编剧——他们本身也是“内容”的提供者。

“其实你看国内的导演,除了张艺谋、陈凯歌几位大师以外,年轻导演中虽然也不缺乏有才华的,但他们比较注重个人表达。郭敬明、韩寒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创造了奇迹,但说实话,我不认为导演是他们的终身职业。”齐霁认为,对于一个产业来说,光靠个性和奇迹是不能成事的,必须要有大量专业的职业人才方能长久。

相比之下,韩国的导演、编剧可能没那么大名气,但他们比较职业,能完整按照电影工业的生产标准和流程去推出产品。这也正是韩国导演虽然名不见经传,作品却票房大卖的真正原因。他们是按观众需求去生产产品,而不是导演的个人表达和奇迹创造。

习大大访韩,解决合拍政策和国际贸易等问题

除了以上客观存在的因素外,政策利好是中韩合作得以在近期迅速爆发的催化剂。

今年7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韩国进行访问期间,双方签署了12份双边合作文件,涉及经贸、金融、环境、领事等领域,其中包括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和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长官刘震龙在青瓦台签署的《中韩电影合拍协议》(以下简称《协议》)。根据《协议》,两国合拍的电影若获得“中外合作摄制电影(合拍片)”的认可,在中韩两国都将被看作是“国产片”,并享受各自国内对国产电影的保护政策。

《协议》将有效地推动中韩两国电影的交流和合作,但资深韩国电影研究者周健蔚向我们指出,相比之下,这次访问中韩将签署的“人民币兑韩元的直接兑换协议”实际意义更不可小觑。“人民币和韩元直接兑换,将有利于中韩两国企业和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交易,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由此而言,以往合拍片制作中出现的‘往来资金的合法性’、‘资金回笼困难’等问题将能够得到妥善处理。”

既然看上去“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中韩在电影上的合作似乎大有可为,但在展望美好未来之前,我们还是得回顾一下过去到底效果咋样?

吸引眼球的多,赚大钱的只有《分手合约》

这些年不乏吸引人眼球的“中韩合作”电影,由《八月照相馆》导演许秦豪执导、严歌苓担纲编剧的《危险关系》,堪称其中“动静最大的”。该片由中方公司全额出资,号称制作费过亿,并邀请到张东健、章子怡、张柏芝三位大牌明星加盟,豪华阵容备受瞩目。虽然声势浩大,但电影票房最终只卖出6000多万,口碑也不理想,多半投资都打了水漂,这对双方创作者都是一个重大打击。

最惨的大概还是这个月上映的《香气》,该片由韩国明星朴施厚和中国女星陈燃主演,讲述一段跨国恋情。作为朴施厚在“强奸案风波”后复出的首部电影,该片上映首日排片不到3%,没几天就惨淡下线,票房只有区区几百万。

要说真正赚到大钱的,其实只有《分手合约》。据媒体报道,由彭于晏、白百何主演的这部小清新爱情片,凭借2000万人民币的投资,最终却取得1.9亿票房,投资回报率超过200%!而安兵基执导的惊悚片《笔仙》系列虽然已经拍了三部,也基本都是保本赚小钱。

去年,由韩国showbox公司和华谊联合出品的《大明猩》,制片成本高达2000万美元。虽然它在中国区卖出了过亿票房,但在韩国本土却不甚理想。Showbox首席运营官郑根旭分析原因称:“我觉得在看电影这件事上,中国的观众比韩国观众更单纯,只是把电影当作一种娱乐。而韩国观众比较较真、严肃,更看重电影所能反映出的现实意义,所以不太喜欢幻想色彩浓厚的影片。”

大部分是雇佣关系,实质都是国产片

最近10来年,尽管有大量的韩国电影人到中国发展,但两国真正的“合拍片”却少得可怜。《大明猩》执行制片人孙长铉说,最近10多年,真正的中韩合拍片其实只有两部,一部是2000年的《飞天舞》,另一部就是2013年的《大明猩》。

所以与其说是“韩流入侵”,不如说是“人才引进”。过去我们印象中,那些以“中韩合拍”噱头的影片,其实大部分都是由中方出全资,雇佣韩国导演、演员进行拍摄的“伪合拍”。

中影集团合作制片公司总经理张恂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合拍片的基本标准有三条:一、双方共同创作剧本,故事要与中国有机关联,当然这也就意味着要在中国取景;二、中国演员至少占主演的三分之一;三、由双方共同投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按照这三条标准,诸如《神话》、《危险关系》、《晚秋》、《雏菊》、《登陆之日》、《分手合约》、《笔仙》系列等诸多影片,虽然均在一定程度上由两国电影人共同完成,但它们要么是国产片,要么是韩国片,反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拍片”。

“真合拍片”数量在上升,市场打开了

据金泰均导演介绍,从去年开始,中韩一起合作拍摄的情况渐渐多了起来,现在大概有15名韩国导演正在参与中韩合拍项目。

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北京办公室首席代表金妼贞接受腾讯娱乐采访时说,“真正的中韩合拍片时代现在才刚刚开始,过去大部分有韩国工作人员参与的电影,都是中方全额投资的中国电影。符合政策意义的合拍片每年只有一部左右,现在则有两三部,且呈上升趋势。”在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制作的2014中韩合拍片项目洽谈手册上,有10多个项目在寻找中国的合作方,大部分希望韩方投资30%,中方投资70%。

不过齐霁称,在政策大方向利好的情况下:“现在合拍报批的项目还挺多,不光中韩,还有中美合拍。因为国内电影市场已经打开,国外的电影公司都在考量要不要进来。现在正处在一个热闹的时期。”

当然,无论怎样,对于韩国电影而言,能够拿到“合拍”身份是件好事。因为如果按引进片算,不但名额有限——每年只能引进2-3部,票房分成也只有25%;而如果按合拍片算,不但名额不受限制,票房分成也能达到40%左右。

很多人会好奇,像许秦豪、郭在容、安兵基这样曾经拍出不少经典电影的韩国大导,为什么在中国“混”了这么多年,也没拍出什么像样的作品?我们采访了一些韩国导演,从他们的口中,可以大概看出,在中韩合作的过程中都出了哪些问题。

演员太霸道?乱改剧本气走导演

张喆洙的新片《蜜月酒店》现在刚刚进入筹备阶段,谈到自己的心态,他如履薄冰,“我正在小心翼翼地尝试和中国的电影人接触,这边的资源广、信息多、人脉也广。”

为了顺利地在中国拍片,张喆洙特意向圈内前辈们请教过在中国拍戏的注意事项,“虽然还没有正式开拍,但有向别的导演打探过情况。他们说中国演员的权力比较大,有些人还会自己带编剧进组。他们可以在第二天早上,把一个被大肆修改过的剧本直接丢给导演,这种情况出乎我们的意料。在韩国,无论多大咖的演员都不能自己改剧本,如果有不满,可以在开拍前和导演协商,这样至少能让其他工作人员有时间准备。”

张喆洙说的这件事,自然让人联想到“导演郭在容请辞《杨贵妃》剧组”一事。2012年,号称总投资达1亿人民币,由韩国导演郭在容执导,范冰冰、尊龙、王力宏等主演的电影《杨贵妃》,在开机后不久便传出导演请辞的消息。有媒体爆料称,身为电影投资人之一的范冰冰,在开机后第四天,以故事不理想为由要求导演停工,并自己找编剧重新修改剧本。不但大量增加自己的戏份,还擅自删掉了包括日本演员小栗旬在内的其他演员的戏,导致郭在容忍无可忍,带着韩方工作人员集体撤出剧组。

虽然郭在容此后并不愿意多谈这件事,但曾通过助手回应称:“我现在是生气的状态,对这件事不想多说。范冰冰确实有些喧宾夺主了,而且我对中国的电影机制很失望。”

制片人太苛刻?拍摄周期比韩国少一半

谈到在中国拍片的困难,张喆洙表示:“除了演员,还有拍摄周期的问题。因为在韩国一部电影通常要拍三个月,而这边拍一个半月就能杀青。”

我们在采访中也发现,所有韩国导演都提到了制作周期和创作自由度的问题。KAFA院长崔益焕告诉腾讯娱乐:“中国和韩国的电影体制是不一样的,在中国,很多你想要的东西是出不来的,这是限制的一方面。”

有一个在中国拍片(电影还未上映)的韩国导演曾向崔益焕吐槽:“比如一场戏计划是在两个小时内完成,导演觉得时间紧张拍不完,向制片人申请延长。韩国制片人虽然会在嘴上提醒导演抓紧时间,但在行动上却会帮忙协调各部门准备加班。而中国的制片人会说:‘必须在时间内完成,请不要耽误整体计划。’这就是两国的区别,很多导演因为这些客观因素无法尽情表达自己的艺术追求,非常遗憾。”

朴施厚在中国拍片的经历,也从侧面说明了这种中韩差异:“中国的剧组非常有条理,会按照安排的顺序来进行,工作时间相对固定。在韩国拍片就会压力很大,导演可能会突然改变计划,经常要加班,有时候甚至要连熬好几天。”

信任度低?韩国导演并不只想圈钱

中国电影市场跟风严重,往往一个电影火了,一大批相似的影片就会涌现出来,“叶问”题材被拍烂就是最好的例子。大多数中国电影人都想用最快的速度,赚尽可能多的钱。为达到这个目的,其它方面都可以商量。

齐霁说,韩国人不愿意这么干:“我很尊敬韩国导演的原因在于,其实大家都爱钱,毕竟都是以拍电影为此生的职业,要养家糊口,但他们真的没有把钱放在第一位。为什么现在来中国的一线韩国导演并不是很多?不是说没有中国人去找他们,其实是有的,包括我自己也有去找过,但他们在选择项目时首先考虑的还是电影本身,就是我能不能驾驭、你找的题材对我是不是有足够的吸引力。他们非常爱惜自己的羽毛,不会随便接不靠谱的项目。”

金妼贞希望大家都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合拍:“我们希望两边的电影人可以一起发展成长,这是最重要的目的。韩国电影人很简单,他就是希望能拍自己喜欢的电影,能靠拍电影吃饱饭,大家是不会把‘来中国捞钱’当做第一目的的。”

对于中韩合拍热,我们自然有很多美好的期望。无论是能在电影院里看到令人神清气爽的韩国欧巴,还是看到有才华的导演能拍出真正好看的中国故事,想想都是不错的事情。但除了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美好未来”,双方的深度合作到底有没有风险呢?实事求是地说,有。

政策不够细?

《协议》一度被看作是中韩两国电影交流和合作的全新开端,将出现大规模的合拍热潮。但多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的《协议》还只是一份框架,并没有相关细则,因此与以往相比并没有太大实质性改变,希望相关细则可以尽快公布。

被题材困住?

《王的男人》和《素媛》导演李俊益、《观相》导演韩在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提到了同一个事情,那就是虽然中韩两国地域相近,民众的文化和生活习惯也有颇多相同,但要想真正找到两国民众都感兴趣的题材却非常难。而一旦勉为其难拍了某个“双方观众都不待见”的作品,那就麻烦了。

被审查束缚?

中国的审查制度暂时还不可能取消,这也让不少韩国电影人“望而生畏”。中国人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摸清审查委员会的喜好或部分禁忌,但对韩国人来讲完全就是“摸着石头过河”,难免缩手缩脚甚至自我阉割。这类作品不生产出来还好,一旦生产出来就是失败,让投资方血本无归。

被金钱腐蚀?

还有业内人士担心,韩国电影人虽然有底线、有原则,不想赚快钱,但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在中国这种“拼命赚钱”的大环境中呆久了,任何人都难免被同化。到时候一些大忽悠过来寻找投资、卷钱就跑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出现的可能。同时在电影制作环节,“多快好省”导致电影品质整体下滑的情况也有可能出现。

总结陈词:

韩国导演曹义锡因执导翻拍自香港电影《跟踪》的《监视者们》而咸鱼翻身,对于香港电影在合拍之后的质量下降也看在眼里,中韩合拍片是否会走陆港合拍的老路?曹义锡笑了笑,“香港电影是前车之鉴,我们会谨慎的。”

「 hi,看“贵圈”,请上“微图摘”哦,域名www.weituzhai.com 」

总之,思密达们,你们一定要挺住,千万要做好榜样,不要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给带坏!(责编/zishifeng)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韩国导演出手能否救中国烂片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