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里的伦敦

豆瓣一刻 豆瓣: 136℃ 评论

地铁里的伦敦

我年轻的时候有过一个男朋友,他那时候常常跟我科普Time Out有多高端,国内都买不到。那时候我好崇拜他啊,觉得他懂得多。几年过去,我长大了,也来到了Time Out的家乡伦敦,终于知道为什么它买不到了,因为它是在地铁口免费发的。

因为其窄小而别名Tube的伦敦地铁已经跑了一百五十一年了,它又挤又小还没空调,又贵又慢还总罢工,可是它依旧那么可爱迷人,在目不暇接的伦敦地下搭建了一个纵横的世界,长长的电梯深入到地下,斑驳的瓷砖与刺耳的铁轨摩擦声,描画出伦敦日常的另一个剪影。


地铁里的伦敦

由于学校校区很多,我每天都要搭地铁去另一个校区上课,其中有些时候甚至不得不参与伦敦地铁的高峰期,所以有幸得到了细致观察伦敦地铁的机会。

伦敦地铁让我首先注意到的就是人们在地铁上的阅读热情。这一点和伦敦免费的报刊发放不无关系。除了周二发放的Time Out,地铁口还有很多免费的刊物发放。比如同样在周二的Stylist是一本主要介绍高街品牌的时尚杂志,而著名的Evening Standard、Metro、London Lite等报纸也都是免费发放的。再加上伦敦地铁修建之时人类尚未拥有手机,所以地铁内完全没有信号,于是哪怕是高峰时期人挤人的车厢大家都还会坚持不懈排除万难的看报纸。

另一个体现伦敦人民阅读热情的现象,就是地铁里常常有人从硕大的背包里掏出纸质书在看。从推理小说到经济学,从童话故事到数学原理,哪怕是不算远的车程依旧有人在悠闲的看书,到站时顺手把书放进包里融入人群变成一个匆忙的背影。印象很深刻的是一次身旁坐了个看起来萌萌傻傻在咬指甲的欧洲姑娘,她端着书在看我瞥了一眼还想是不是在看青春小说,到站时她合上书,竟然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正如那句老话Never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从此我再也不敢随便靠别人的外貌来断定他们的品味。还有一次是看到两个穿着校服的小学女生,两人在合看一份报纸并煞有介事的讨论着上面的新闻,后来更是一人掏出一本小说来全神贯注的翻看,丝毫不被尖利的地铁噪音影响。这两件事都让人不禁觉得阅读这个习惯在英国算是稀松平常,人们把阅读看作平日里一项再普通不过的活动——总觉得这样一个国家才算得上真正的发达,人们对知识、对文学、对艺术都充满了好奇与渴望,并且不分阶层种族与年龄的在追求着。


地铁里的伦敦

其次伦敦地铁让我觉得有趣的,就是它真的如同伦敦这座城市一样,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人,大家的职业、种族、身份、社会地位、语言等等都不尽相同,却依旧和谐而互相依存、互不打扰的生活在一起。西装革履戴着金丝边眼镜的黑人律师,拿着荧光笔标出合同重要细节的亚裔公司职员,成群结队跟着老师去参观博物馆的小学生,满身油漆刚刚下班的健壮的建筑工人,牵着小狗打扮端庄而隆重的英国老妇人。大家在地铁里相遇,相伴走过一段路而后通过长长的电梯回到地面,各自在自己的生活里有条不紊的前行着,而伦敦这座城市也用它的五光十色与深邃悠远包容、接纳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


地铁里的伦敦

虽然地铁整天delay时不时罢工,搞得整座城市都像世界末日一般。但是人们还是一如既往地爱恨交杂的钻入狭小的地道,听轰隆隆的噪音,忍受着过快的速度带来的耳鸣。地铁里的广告牌时时更新,门口偶尔出现的告示牌上的短短句子,安慰着所有在这座城市里像风滚草一样存活着的人们。你们没有根啊你们在流浪啊,快进来避一避风雨吧。巨大的钢铁怪物沉默着,却向你斜了斜它手中的雨伞。


地铁里的伦敦

最后想说一件让我开始爱上伦敦的事。那是我刚来伦敦不久的时候,各种繁杂的手续与时差让我疲惫不堪,外加语言的不够流利让我几乎有点灰心。那天走出地铁要搭一部长达百米的电梯,人们一个挨一个的站在电梯的台阶上。两条上行一条下行站满了有些疲惫的刚刚下班的伦敦人,整个环境都莫名的沉默与压抑。这时地铁隧道里的一位流浪艺人调整着音响和话筒,几声杂音后她突然开口,是带着点儿南美风情的烟嗓,歌唱水平简直超越专业水准。电梯上的几百人同时愣了一下,随后爆发出翻天覆地的掌声、尖叫、与口哨声。


地铁里的伦敦

我就是在那个时候,在伦敦的地铁里,开始爱上伦敦的。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地铁里的伦敦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