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救援的正确姿势

易百科 网易新媒体 159℃ 评论

不久前福州水闸桥现30cm缝隙,一名儿童从缝隙中掉入水中,后被好心人救起但已经失去意识。孩子的舅舅没有放弃希望,将他倒着背在背上来回奔跑,想把肚子里的水颠出来,希望能出现奇迹,让孩子苏醒,却未能如愿。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应该如何施救,倒背控水真的有用吗?

溺水是全球非故意伤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

溺水是指被水淹没导致原发性呼吸系统损伤的过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球约38万人死于非故意溺水,使溺水成为全球一个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溺水造成的伤亡将近占全球总死亡率的10%。是非故意伤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占所有与伤害有关的死亡的7%。

全球过半数溺水死亡发生在15岁以下儿童,溺水是儿童意外事故的“头号杀手”,超过该年龄组意外死亡的50%。

溺水救援的正确姿势

溺水救援首先应确保施救者自身安全,尽量利用绳索、救生设施进行岸上救援;团队救援优于单兵作战。特别需注意的是会游泳不代表会水中救援,切勿盲目行事。

救上岸后,判断溺水者的状态采取不同的措施

1、 溺水者清醒,有呼吸有脉搏:呼叫120,陪伴,保暖,等待救援人员或送医院观察。

2、 昏迷(呼叫无反应),有呼吸有脉搏:呼叫120,清理口鼻异物,稳定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密切观察呼吸脉搏情况,必要时心肺复苏。

3、 昏迷,无呼吸有脉搏:类似“假死”状态,患者喉痉挛,无呼吸,脉搏微弱濒临停止,此时仅仅给予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脉搏心跳即可迅速增强。恢复呼吸后,可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

4、 昏迷,无呼吸无脉搏:即刻清理口鼻异物,开放气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胸外按压(Compression),即采用传统的A-B-C心肺复苏急救顺序。切记同时呼叫120,并持续复苏至患者呼吸脉搏恢复或急救人员到达。

溺水者心脏骤停,C-A-B还是A-B-C?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最重要的更新是将复苏的急救顺序从A-B-C改为C-A-B,甚至提倡单纯胸外按压,而为何在溺水心脏骤停者却推荐A-B-C呢?

根本原因在于溺水是窒息缺氧性心脏骤停,供氧是首要目标,因而采用A-B-C顺序急救。而在院外心脏骤停人群中大部分是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心脏骤停前体内尚有充足氧合,部分甚至存在濒死喘息也能提供部分通气氧合,此时维持基本循环供给大脑血供是首要目标,因此采用C-A-B急救顺序。

单纯胸外按压理念的提出正是基于以上心源性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过程,因此单纯胸外按压不适用于溺水心脏骤停者。

溺水者复苏,人工呼吸很关键

由于溺水的根本机制是缺氧,最新的关于溺水的循证医学推荐是先进行5次人工呼吸,再进行胸外按压30次,随后2次人工呼吸,继之30次胸外按压,随后重复2:30循环。不但首先给予人工呼吸,而且将最初的2次人工呼吸增加到5次人工呼吸,目的也是为了在第一时间提供给患者充足的氧合。

溺水后要不要“控水”?

控水法由来已久,花样繁多,如牛背马背颠簸、倒挂在树上,腹部冲击,还有网上流程非常广的“倒背着跑”。

但是网友“急诊夜鹰”,微博注册为美国心脏协会急救培训导师警告,控水可能造成胃内容物返流甚至误吸,并导致心肺复苏延迟。

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武汉知名急救公益培训组织“救护之翼”发起人卢章洪也说,控水就是将误吸入的水排出体外,但新的溺水复苏观念中,并不提倡控水。

研究发现,溺水后气道关闭,肺部不会大量积水,呛入的水主要进入胃部,但这并不影响呼吸;而肺部的少量积水,会快速进入循环,被人体吸收。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友“急诊夜鹰”、新华网、央视网、世界卫生组织网站,特此致谢!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溺水救援的正确姿势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